鄭冠儒
摘要:在現(xiàn)代教學理念引導下,小學體育中不僅愈加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xiàn),而且也十分重視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yǎng)。游戲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說極其適用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同時也高度符合當前素質(zhì)教育要求,利用趣味游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并能快速掌握運動技巧,使之在趣味體育教學中體驗快樂、健康成長,并成長為陽光少年,這也是令體育教師感到無上光榮的陽光心旅。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興趣
一、導入游戲設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
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無論是在注意力上,還是在學習興趣方面,都難以保持長時間的熱度。教師應對其心理與成長特點給予高度關注,通過設計趣味性游戲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并產(chǎn)生自主學習興趣,由此奠定良好的體育教學基礎。而這一過程的有效實施,離不開導入游戲所發(fā)揮出的重要作用,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如何能夠快速引導學生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成為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關鍵[1]。
例如,在以往體育教學課堂中總是以整齊的隊形排列開始,小學生深感無趣,且受到一定的拘束限制,教師可以以導入游戲的教學設計,使學生按照各自的編號順序,以“找火車頭”或者是“找朋友”的游戲方式,快速地找到所在隊伍,并確定位置排好隊,看看哪一隊做的又快又好,孩子們在這種自由而輕松的氛圍中,不僅受到好奇心與趣味性的有效驅(qū)動,而且還能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使之快速做好準備活動,并對下一步教學活動產(chǎn)生期待與想象。
二、基礎游戲設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提升
小學體育新課標不僅突出以健康為目標的教學方向,而且更加強調(diào)學生主體地位實現(xiàn)。這使低年級的體育教學中,既要掌握攀爬、走、跑、跳、投等運動技巧,同時還應注重游戲活動有效植入到基礎教學中,使學生在增強運動體能的同時,還能產(chǎn)生足夠的學習興趣,并保持體育運動熱情形成良好運動習慣,促進其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全面提升[2]。
例如,在實施“走步”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動物的行走模仿”、“兩人三足競賽”等趣味性游戲活動,鍛煉并提升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而在“跑步”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更加新奇有趣的游戲教學活動,如“蛇形跑”、“障礙接力”、“跳繩跑”,以及“郵遞員送信”等等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既訓練了學生的身體靈活性,同時也在自由奔跑中體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從而在釋放學生天性下,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使之盡情發(fā)揮潛能,增強其自信心與創(chuàng)造力。
三、過渡游戲設計,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與競爭精神
游戲教學設計還可以起到良好的自然過渡作用,經(jīng)過體育教師的精心設計,不僅能與教材內(nèi)容緊密銜接,而且還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與創(chuàng)新開拓精神。相較于傳統(tǒng)體育教學來說,現(xiàn)代體育教學中既注重引發(fā)學生奇思妙想,使之思維能力與想象力都能得以無限拓展延伸,還能通過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合作探究,使之迸發(fā)出驚人的團隊力量,由此增強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深深為取得的榮譽成就而感到自豪[3]。與此同時,還能在強調(diào)游戲規(guī)則中,要求學生們服從裁判判決,由此既鍛煉了學生克服困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其規(guī)則意識,使之在不久的未來更加適應社會,并能融入社會。
例如,在“投擲”教學中,以“炸碉堡”與“攻守堡壘”等集體游戲活動的形式而實施的過渡教學,是在進行一定距離的區(qū)域劃分后,要求學生在掌握投擲技巧后,實行分組比賽。這一過程,不僅需要學生們積極展開小組配合,而且還存在著為了獲得勝利,而進行小組之間配合,甚至多次打亂分組的情況,這將使學生充分受到集團氛圍的感染,并形成大局意識與合作意識,在強烈的榮譽感與勝利渴望中,不以個人利益與小集體利益的實現(xiàn)為目的,而能展現(xiàn)較強的責任意識與犧牲奉獻精神,為集體爭得榮譽。
參考文獻:
[1]王偉毅.淺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下旬), 2017, 6(6):139-140.
[2]李金枝.淺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軟件:教學, 2015(8):261-261.
[3]張佃玉.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重要作用[J].新課程(上), 2017(8):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