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科學課實驗器材改進的常用方法

      2019-12-17 08:03:35張芝杰
      山東青年 2019年10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

      張芝杰

      摘 要: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為了讓實驗服務學生的學習,同時也方便教師的教學,教師有必要對教材中一些實驗器材進行改進。通過改變器材顏色、改用生活用品、重拾閑置器材、動手自制裝置這四個方面進行器材改進,降低實驗操作難度、增強實驗可觀性、便于學生理解及減少教師課前準備時間,從而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科學;器材改進;自制裝置;實驗現象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是重中之重。在十年的教學研究中,我樂于專研科學實驗,通過改變器材顏色、改用生活用品、利用閑置器材、動手自制教具這四個方面對實驗器材進行了改進。

      一、 改變器材顏色 突顯實驗現象

      實驗中,學生觀察到了什么尤為重要。但是小學生的觀察能力不強,所以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實驗材料應盡可能有明顯的實驗現象。教科書中部分實驗的現象不明顯,但如果將實驗器材顏色變一變,明顯度就大不一樣了。

      [例1]新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有一個蒸發(fā)食鹽水的實驗,常用的白色蒸發(fā)皿和白色食鹽顏色很接近,不便于觀察。在2018年湖南省小學科學說課大賽中,一位參賽老師自制了一個黑色蒸發(fā)皿進行實驗,使蒸發(fā)出來的食鹽看得非常明顯。

      二、 改用生活用品 緊貼生活實際

      小學科學課程把探究活動作為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強調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發(fā),解決他們生活中的一些問題。[1]教師在實驗中選擇的實驗器材如果來自于生活,最好是他們生活中感興趣的物品的話,不僅便于學生的理解知識,在課后還能主動利用這些常見的實驗材料經歷動手動腦等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體驗和積累認知世界的經驗,提高科學能力。

      [例2]在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溶解的快與慢》一課中,第一個內容是“哪一個溶解得快”,教材中用到的實驗器材是:燒杯、玻璃棒、水和食鹽。為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上課前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情境:“早上,我們的一個同學由于起晚了沒時間吃早餐便來到了學校,結果出現了低血糖癥狀,現在急需要一杯糖水,你們能幫他想個辦法嗎?”結合教學設計,最終我將實驗器材改成了:杯子、筷子、飲用水和白糖。食鹽、一次性水杯、筷子生活中常用且衛(wèi)生,學生更熟悉、感興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參與度高,而且我相信將來某一天真的遇到類似的事情時,他們也能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解決。

      三、 重拾閑置器材 有效變“廢”為寶

      儀器室中,一些與老版教材相配套的器材一直被閑置,如果不開動腦筋合理利用,它們也就成了擺設。如何將這些“廢品”有效的利用在現在的課堂上,也是我平時關注的問題。

      [例3]在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物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一課中,第二個內容是“觀察白糖的變化”,書中用平時我們吃飯的不銹鋼勺子做加熱工具。實驗器材室里并沒有這個材料,但改用實驗器材室閑置的燃燒匙,它不僅可以用來加熱少量固體粉末,而且勺柄還比較長減少了被燙傷的幾率。所以,我果斷的變“廢”為寶,將它利用起來。

      四、動手自制裝置 提高課堂效率

      1.簡化結構 便于準備

      教材中有些實驗裝置過于復雜,準備起來要花掉教師很多的時間,特別是有學生分組實驗的時候,因此從實驗裝置的簡約性、環(huán)保性及減輕教師的工作任務等角度出發(fā),設計綠色、簡約的實驗裝置是十分必要的。[2]

      [例4]五年級下冊二單元第6課《熱是怎樣傳遞的》中,教材提供了這樣一個實驗:在一根鐵絲上每隔一段距離用蠟粘上一根火柴,用酒精燈給鐵絲的一端加熱。隨著火柴依次掉落,就“看”到了“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的。”利用這個裝置研究“熱是怎樣傳遞的”的實驗除去實驗耗時長、火柴會意外脫落外,一個班的分組實驗要花去老師兩小時以上的準備時間。(圖1是教材提供的實驗裝置圖)

      我將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將濕水泥均勻地涂抹在金屬棒上,就成為了一根“水泥棒”!濕水泥棒呈深灰色,加熱后,水分蒸發(fā),變干后它就呈淺白色的。加熱、濕水泥變干的過程就幫助學生觀察到了熱在鐵棒上的傳遞方向。這個裝置的準備時間只要十幾分鐘,并且實驗后只要噴點水又能重復使用。(圖2是自制裝置“水泥棒”在實驗過程中的使用效果)

      2.替換材料 方便操作

      教師準備的實驗裝置是為了讓教師或學生操作的,它們應該方便學生操作,讓學生在簡單的實驗操作中節(jié)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例5]在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做一個擺鐘》一課中的實驗,教材設計了這樣一個鐘擺(圖3):在一根30厘米的木條或塑料棒上面用圖釘固定一金屬圓片,通過在木條或塑料棒的10厘米、20厘米、30厘米處固定這一圓形金屬圓片來改變木條或塑料棒的重心,從而改變擺長,進而研究擺長與擺的快慢的關系。這個實驗裝置實驗室里面并沒有,需要老師給學生準備好。而10條30厘米長的條狀物和易拉罐蓋準備起來不容易,于是我改用鐵尺加環(huán)形磁鐵(如圖4)代替。鐵尺上有刻度,磁鐵和鐵尺可以相吸引方便調整位置,操作更簡單。

      3.全新打造 突破難點

      小學科學課雖說較為基礎,但一些知識仍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學生難理解。通過實驗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抽象的科學知識,能突破重難點。當教科書中沒有提供實驗裝置時,老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親自全新打造一個。

      [例6]“熱水上的‘白氣是什么”這是小學科學教學的一個難點知識。即使是問六年級的學生,絕大多數的學生會錯誤地回答,“是水蒸氣”或“是熱氣”,而很少有學生會正確地說“是水”。

      我通過自制裝置“白氣觀察桶”,突破了這個教學難點。這個裝置就是黑色垃圾桶里面裝一個手電筒,并在桶子上開了一個“觀察孔”。學生們只要打開燈,將觀察桶罩在熱水上,通過觀察孔,就能看到“白氣”就是許多的小顆粒,并通過進步的實驗證明了這些小顆粒就是小水滴。(圖5是自制“白氣”觀察桶,圖6是通過“白氣”觀察桶看到的“白氣”)

      總之,實驗是學生學習科學的基礎,作為科學教師要立足于課堂效益的提高,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改進實驗器材,提高實驗活動的效率,真正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3]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03

      [2] 曾黎.小學科學實驗創(chuàng)新的認識與問題[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3(01)

      [3] 賀勇,顧恩甲.創(chuàng)新實驗器材 優(yōu)化實驗設計——談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J].教學儀器與實驗. 2010(10)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湘府英才小學,湖南 長沙 410000)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
      小學科學探究活動教學策略探析
      關于小學科學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探討
      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科學教育發(fā)展現狀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30:15
      淺析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
      讓有效交流彰顯小學科學課堂的精彩
      以“問”發(fā)展小學生科學學習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的探究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文理導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临城县| 莒南县| 徐汇区| 大邑县| 淄博市| 临泉县| 阜新| 蚌埠市| 五原县| 南涧| 葵青区| 临沧市| 连城县| 涿州市| 湘阴县| 建湖县| 铜川市| 定远县| 呈贡县| 慈溪市| 安化县| 东乡族自治县| 唐河县| 万荣县| 平阴县| 资源县| 克拉玛依市| 沽源县| 福鼎市| 大石桥市| 桃江县| 厦门市| 武乡县| 调兵山市| 灌阳县| 松阳县| 南靖县| 正镶白旗| 新兴县| 得荣县| 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