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陳平
記者手記
《說文》里說“焱”——光華也,有光華、光焰的寓意。記者眼中的王焱質樸而快樂,使用一把上世紀70 年代流行的白色搪瓷缸。40 歲在很多人眼里或許已不再年輕,可王焱跑馬的生涯卻似乎剛剛開始,他在跑馬的道路上追逐著生命的目標,釋放著生命的光華。人生沒有最晚的開始,一切都來得及。
北京昌平區(qū)回龍觀東大街首開廣場,“運動家”體育孵化器2017年成立的同時,也迎來了第一家入駐企業(yè)——北京加恩科技有限公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王焱剛剛結束了河間詩經國際馬拉松的賽事,意猶未盡的他還沉浸在對這場賽事的完美回憶中。如今,加恩正與“運動家”孵化器內的30 余個體育品牌一道,共同為國家體育產業(yè)發(fā)展加油助力。
記者:我們了解到,之前你并不是專業(yè)體育出身,為什么后來做出跨行這個選擇呢?
王焱:起先我是在通信行業(yè),自己還開了一家軟件公司,帶領一支20 多人的團隊,可以說在行業(yè)內還是有一定積累的。但是我個人對運動非常喜愛,從2003 年開始,我陸續(xù)參加了一些徒步、滑雪等戶外運動,2006 年時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馬拉松——北京國際馬拉松,我用了3 個小時跑完全程42 公里。后來又參加了上海馬拉松、美國波士頓馬拉松、香港100 公里越野跑、環(huán)富士山170 公里等世界上比較知名的賽事。
正是出于對跑馬運動的熱愛,我創(chuàng)辦了加恩科技公司,將“愛江山賽事”定位在越野跑上。但起初我的軟件公司依然在運營,跑馬只是作為一項副業(yè)。2015 年3 月,公司在汶川舉辦了首次越野跑賽事,吸引了500 名跑友參加。其中來自深圳招商銀行的一名高級白領奪得賽事冠軍。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媒體隨后大篇幅報道了這名冠軍的成績和事跡,這讓“愛江山賽事”大大提高了知名度。5 月,我們又在北京靈山舉辦了越野跑。因為影響力的劇增,這次賽事吸引了1000 多名各地跑友前來參賽。
彼時,軟件公司的發(fā)展空間令我感覺越來越小,大家的支持和社會的反響讓我覺得不能把辦賽事當作副業(yè)了。那時健康中國戰(zhàn)略和全民健身計劃開始實施,因此到了2015 年下半年,為了實現(xiàn)更大的社會價值,我徹底從通信行業(yè)中退出來,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中。
記者:“愛江山”的名字很有意境,也是你們旗下的戶外運動品牌,它有怎樣的由來?
王焱:跑馬的過程是富有挑戰(zhàn)性的,但是其中能夠帶給人極限運動的樂趣,這是讓人情有獨鐘的主要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我結識了很多跑友,其中有來自中國聯(lián)通公司的。這些跑友在我創(chuàng)辦公司的時候給予了很多幫助。后來我應邀為聯(lián)通成都分公司的員工進行體育方面的培訓。那是2015 年11 月,是在龍山,是一座海拔4000 多米的雪峰。培訓時我發(fā)現(xiàn)龍山半山腰上有多條環(huán)形道路,非常適合當跑道開展越野跑賽事。其實,十余年的戶外經歷已經讓我有了自己創(chuàng)辦一個賽事品牌的念頭。我清楚地記得,那天和幾位商界大佬的跑友一起站在環(huán)形道上,陽光從云層中透射出來,映照著山林異常美麗。面對大好河山,我們心潮澎湃,“愛江山”的名字脫口而出。這也是“愛江山賽事”品牌的由來。
記者:“愛江山賽事”定位于做中國自己的越野跑賽事品牌,當時國內是怎樣的發(fā)展情況?
王焱:隨著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體育消費和體育服務業(yè)的比重是明顯增長的,尤其是近兩年,簡便易行的跑步愛好者逐漸增多,跑步類目迅猛拓展,包括馬拉松、越野跑以及衍生出來的各種戶外運動等。
汾河灌區(qū)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太原盆地,灌區(qū)地跨三個地市,即太原市、晉中市和呂梁市。灌區(qū)東西寬約20 km,南北長約140 km,全灌區(qū)總耕地面積10.5萬hm2,設計灌溉面積約10萬hm2。灌區(qū)的主要農作物包括春玉米、冬小麥等。灌區(qū)年灌溉引水量約2億m3,畝次灌水定額約100 m3[10]。
“愛江山賽事”定位于越野跑。越野跑被視作馬拉松之后跑步領域下一個會“火”起來的比賽類型,因此我們想打造一個越野跑方面的賽事 IP。在B2C 方面,以中產人群為主流,提供包括越野跑、馬拉松、徒步、水上運動、自行車、露營、房車以及少年兒童動植物科普教育等綜合性體育服務。
那時候北京的品牌體育賽事還非常少,除了一年一跑的北京馬拉松外,只有春季長跑節(jié)、TNF100 公里,屈指可數(shù)。對于愛江山來說,是缺乏較有實力的競爭對手。所以在2015 年年底,我們正式宣布把“愛江山賽事”由一年舉辦一場增加到一個月一場,晉級為月賽,正式向國內越野跑第一品牌目標邁進。那時候跑友對我們的調整非常歡迎,有的跑友甚至直接將全年的越野跑門票全部買下。
記者:越野跑目前還是一個細分的小產業(yè),通過幾年發(fā)展,“愛江山”在國內越野跑賽事上的市場占有率較高,算得上小產業(yè)中的大IP 了,你們的運營理念有什么特別之處?
王焱:據(jù)賽事報名平臺“最酷網”的數(shù)據(jù)顯示,僅在2016 年1—11 月,北京地區(qū)共有越野跑比賽35場,其中“愛江山賽事”12 場,占到1/3 的份額。同時,我們的單場賽事參與人數(shù)也是最多的,約占北京地區(qū)參賽總人數(shù)的50%。
我們的標準是,即便在淡季舉辦賽事是賠錢的,在舉辦北京168公里越野跑時賠了50 萬元,有的甚至賠了百萬元,但是我們相應的服務標準絕不會降低,包括營造現(xiàn)場氣氛、咨詢接待、賽道補給等等均保持最佳狀態(tài),這樣很快便產生了良好效果,贏得了跑友的贊譽,原來軟件公司1/3 的員工也加入到加恩公司中。我們首次和第二次舉辦的越野跑賽事產生的8 萬元和50 余萬元盈利,全部作為獎金發(fā)放給了跑友。
記者:可總“燒錢”是難以持續(xù)發(fā)展的。
王焱:正常必須要有利潤,畢竟是市場化的運作,但由于體育賽事本身具有公益性質,因此這中間的平衡特別重要,還是需要憑借一份情懷來做賽事,一般盈利也不會超過30%。在贏得口碑和信任的同時,最大程度地彰顯出體育的公益性。
河間詩經國際馬拉松舉辦新聞發(fā)布會
今年,我們的收入和去年相比有了100%的遞增,而這其中70%的收入來自于政府。相當于政府購買服務,由我們這些專業(yè)運營機構來代行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服務,幫助國家更好地實施健康中國戰(zhàn)略。如今,“愛江山賽事”的品牌效應已經初步顯現(xiàn),每當我們的新賽事消息放到各大跑步賽事的報名網站上,很快吸引高頻次瀏覽。
記者:你們承辦的“河間詩經國際馬拉松”最亮眼的是“詩經”二字,創(chuàng)意獨特,避免了賽事的同質化,那么大賽的出爐過程一定有值得回憶的地方。
王焱:其實早在做賽事初始,我就發(fā)現(xiàn)國內的一些馬拉松賽事比較同質化,只是為了跑步而跑步,與文化是脫節(jié)的,而失去了文化內涵的體育賽事就好比沒有靈魂的人一樣。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呈現(xiàn)自身的獨特性,打造出亮點紛呈的主題馬拉松形態(tài)。
當時我們同河間市政府接觸時建議,這里不光有驢肉火燒,還有流傳千年的詩經文化。2006 年,《詩經》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河間是《詩經》誕生和傳承發(fā)祥地,是當之無愧的“詩經之鄉(xiāng)”。
在我的印象里,很多跑友去過的不少歐洲和美國的酒店,其客房的床頭會擺一本《圣經》。而在河間的酒店中,相應的位置擺的卻是一本《詩經》。馬拉松與詩經相結合,弘揚的是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這不正是一個獨特創(chuàng)意嗎?當時我們起了兩個名字,一個是河間驢拉松,一個是河間詩經馬拉松。經過慎重選擇,當?shù)卣疀Q定采用“詩經馬拉松”的名稱,所以這場馬拉松才有資格冠以“詩經”二字。
在表現(xiàn)詩經的主題上,河間馬拉松也有許多特殊安排。比如在出發(fā)儀式上,先有孩子們誦讀《詩經》,再有歌詩表演;比賽中設置了Cosplay 環(huán)節(jié),許多選手身著漢服參賽,令賽道古意濃濃、詩意盎然。
傳統(tǒng)的獎牌設計都是采用生肖圖案,缺乏文化內涵和時代創(chuàng)意。對于河間詩經馬拉松獎牌的設計我思考了很久,深入研究之后設計了12 塊獎牌,分別沿襲代表了我國12個統(tǒng)一的歷史朝代,獨具匠心地設計成打開一半的竹簡,狀如瓦當,典雅質樸,并運用篆、隸、楷、草等四種代表性書法字體,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賦予了體育賽事濃郁的文化內涵。
記者:這場賽事為河間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王焱:這次賽事極具特色,體現(xiàn)了“京南首府、千年河間”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得到眾跑友的點贊。賽事為這座城市帶來的改變實在是太多了,當?shù)卣畬iT投入1000 萬元改造城市,讓多年未通過的“清潔衛(wèi)生城市”稱號今年落地河間。賽事當天,有20 萬人走上街頭觀賽,為馬拉松選手加油,大大提振了凝聚力、提升了城市形象。才舉辦兩屆的馬拉松儼然成為當?shù)孛癖娕瓮氖⒋蠊?jié)日,民眾獲得感得到提升,路燈亮化工程得以完善,這都是馬拉松為這座小城帶來的切實改變,是百萬河間人的驕傲。
大賽同時吸引了銀龍企業(yè)的熱情贊助。這家企業(yè)專門從事高鐵路柵地基水泥板的生產,其利用馬拉松賽事很好地展現(xiàn)出了大國工匠的風貌。企業(yè)領導熱愛跑馬,也是河間人,還專門組織了“銀龍跑團”為家鄉(xiāng)助威。
另外,吃住等消費也大大拉動了當?shù)亟洕脑鲩L,形成了一條產業(yè)鏈。CCTV—5 錄播、人民網全程長達10 小時的直播也創(chuàng)下了人民網直播的紀錄。
可以說,“河間詩經國際馬拉松”的成功舉辦獲得了多贏,不僅是政府踐行責任的體現(xiàn),而且與優(yōu)質的合作伙伴相協(xié)作,帶動了當?shù)伢w育事業(yè)和產業(yè)經濟的發(fā)展,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稱得上是丈量詩經故里的大手筆。
記者:當前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中存在哪些瓶頸,你認為該如何破解?
河間詩經國際馬拉松獎牌設計獨具匠心
王焱:我認為首先是定位要有差異化,結合當?shù)貧v史文化和經濟特點尋找到優(yōu)勢亮點,通過立體式的城市營銷活動使賽事成為展示城市內涵的閃亮名片。因為這些資深的跑馬選手不僅是前來參加比賽,更是舉辦地獨具價值的潛在客戶。他們在參賽期間的一切消費包括飲食住宿等,不僅會拉動當?shù)氐慕洕?,而且也會也成為當?shù)卣故境鞘忻慕^佳渠道。比如有名的北京金融街“馬幫”,都是由熱愛跑馬的金融行業(yè)資深白領組成的,參加河間詩經國際馬拉松的人數(shù)由去年的17人增加到今年的70 人,這其中口碑和宣傳起到的作用非常明顯。
目前國內還是缺乏專業(yè)化體育賽事的運營人才,導致現(xiàn)在很多賽事最基本的服務不能做到位,對于舉辦賽事的定位缺乏有創(chuàng)意的策劃,沒能很好挖掘出舉辦地的獨特優(yōu)勢和亮點,同質化的狀況歸根結底也是由于人才缺乏造成的。就國內目前情況看,我覺得當今無論是國家還是民營資本都傾向于促進國民健康事業(yè)的發(fā)展,政府的文明理念在不斷更新和進步,多種考核機制不斷完善,服務意識在進一步增強,但是如果不能提供更獨特更有競爭力的創(chuàng)意,就不能很好地推動這項事業(yè)的深入發(fā)展。
記者:“愛江山賽事”近期有什么動作?
王焱:我們已經是2022 年冬奧會的服務商,作為國家體育總局下屬中奧集團的合作伙伴,作為體育產業(yè)鏈上的一名供應商,能夠為2022 年北京冬奧會提供場館服務,這是一種榮譽,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將全力以赴,以最佳的品質當好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