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訫
浮出水面
95后的王鏘性格安靜慢熱,可能與他幼年經歷有關,90年代初,浙江人多去自營生意,賺錢養(yǎng)家,他父母也如此,無暇照顧王鏘,他便早早自立,7歲時獨立住校照顧自己,學得懂事,17歲時獨自前往上海上學,閑暇時做平面模特。自那以后,他再沒有問家里要過錢。
王鏘第一次接觸大熒幕,便是在影片《陽臺上》做男主角和周冬雨搭戲,那是部文藝片,導演是電影《鋼的琴》那個張猛。《陽臺上》講述了一個整日無所事事,一直被父母溺愛的上海男孩,其父親因為與拆遷工作人員發(fā)生沖突忽然離世,他決定為父親復仇的故事,這是王鏘作為演員的首次試煉。
一開始他生疏,入不了戲,顧慮和焦慮的復雜心情每日摻雜在一起。導演教他,這里要這么想,那里要如何詮釋,經歷人物心路歷程,然后如何傳達,他極其認真地聽著,沉默著,在心里反復回味。終于,某個時刻忽然抓住了那把金鑰匙,開啟了角色。
說到成功,他實實在在地說道:“我覺得有能力賺錢是可以衡量一個人成不成功的點?!?/p>
他希望,作為演員,在26歲前他能被觀眾記住。
面對很多磨難才夠?迎頭上吧。他說。
他說自己愛跑去游樂園玩,并不是因為在那里可以放飛,可以無憂無慮,而恰恰是由于恐懼,害怕高處墜落,也害怕玻璃棧道。但恰恰是這些令人緊張刺激的項目,人們常常在嘗試去做時,感覺到走出舒適區(qū),在新鮮領域獲得微妙平衡的體驗,那種感受很深刻。
穩(wěn)然花開
說起自己的戀愛觀,王鏘眼神明達,“最重要的是熱戀期過了以后,剩下你要過的生活?!彼⒉幌嘈呸Z轟烈烈,你死我活那樣能夠合適,反倒是細水長流更合心,“兩個人必須得互相尊重,三觀必須得非常相同,不然是很難相處下去的?!?/p>
長久中有驚喜,而不求短暫卻刺激,在感情方面,王鏘單純而容易知足:“就是處于一個平穩(wěn)期的狀態(tài),但是兩個人之間能互相偶爾給對方一個驚喜,送送禮物啊,在空閑時可以去旅旅游。”
他與《戲夢巴黎》中馬修何其相似,入世而知現(xiàn)實,知現(xiàn)實而更熱愛真實。
幼年,他過早獨立,反而更珍惜溫暖。譬如聊到愿望,他說,希望一年里,花11個月在工作,留下一個月不做什么,就和家人一起環(huán)游世界,去跳跳傘,還是要克服恐懼,然后多感受感受親情和陪伴。
青春期總以為不平靜才算活過,最后發(fā)覺太有些“過火”,而王鏘現(xiàn)在所追求的即是心下安然。
貫徹所愛
從模特轉行做演員,期間所需下的功夫無需贅言,但王鏘卻不怎么提起這段轉行的不易,只是更傾于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前做模特的話,它主要是為了展示衣服和飾品,說實話是沒有什么靈魂的。但做演員拍這些,它是一個塑造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比如說我演戲的時候就是在創(chuàng)造角色,但是我拍攝雜志時,我是在塑造自己,我要拍出感覺來,我的臉部不會像以前那么死板,我更多的是想要用眼神來告訴大家,我這張照片是特別有味道的?!?/p>
當初電影《解放·終局營救》導演也在采訪中談到,之所以選王鏘出演,是因為覺得他眼神特別干凈。
演藝之路并非說說那么簡單,于是在生活里,他開始了一番“自我鍛煉”。拉著朋友去影院看電影,通過觀察對方反應來自我矯正,在家大量拉片,補充吸收。在拍攝《解放·終局營救》時,他看出鐘漢良等這些優(yōu)秀演員自有一套表演體系,成熟而不失個人風格,便向他們請教學習。鐘漢良說,這些需要經歷和經驗錘煉。他便抽時間常去旅行,去各處看風俗、觀人相,找尋更多啟發(fā)。王鏘漸漸懂得:“你想拍攝好一個角色的話還是得有對生活,對好多人物的理解?!?/p>
當某人講著他如何狂熱地愛什么,卻未真實去做,大概就是駁論。而王鏘的性格則屬于,不會整天叫囂要做什么,而是要做時悶著頭就去做了,然后忽然有一天把結果“啪”地丟在你面前。
問及他對流量怎么看待,他脫口而出道:“如果做明星,你需要參加各種活動,去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在這個行業(yè)里發(fā)展的好,你是需要流量的,你沒有流量的話或許就接不到一些更好的工作。但是你要做好演員的話就得從專業(yè)出發(fā),要先把專業(yè)做好?!彼嘈胖灰约簩I(yè)夠好,就不怕。
在私下里,他肯定反復思考過這個問題,孰輕孰重,怎么掂量,他思考得透徹。
近期王鏘骨折,讓眾多粉絲心都揪了起來,在拍攝《穿越火線》時,一段戲被反復拍攝時突發(fā)意外,導致他手臂受傷。他倒是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笑笑:“近身格斗的時候拿手臂用力過度了,所以有輕微的骨折,不過現(xiàn)在已經快好了?!?/p>
演員行業(yè)辛苦而有風險,他知道自己選擇了這條路就得面對,他不會多抱怨,因為“我是想要好好做演員,”他說,“所以我必須先把我的專業(yè)研究透了,起碼先把演戲搞明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