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裕兵 劉小兵
葉圣陶先生豐富的教育思想和語文教學經驗,對教師開展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滲透葉圣陶教育思想與理論,不但能夠推動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素質教育的推進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基于“三步讀書”,培養(yǎng)閱讀習慣
葉圣陶先生曾提出這樣的問題:到底為何教育?教育的真諦與意義又是什么?在其教育理論中,葉圣陶先生強調了習慣的養(yǎng)成與教育之間的緊密關系?!叭阶x書”策略,是葉圣陶先生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而制定的教學方法。顧名思義,“三步讀書”就是將讀書的步驟分為三步,分別是“初讀”“復讀”以及“最后一遍讀”,其中“初讀”又包括“求疑、答疑、復核”等。初中語文教師應意識到“三步讀書”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并將其引入語文課堂中,幫助學生在“初讀”“復讀”和“最后一邊讀”中深化對文本的認知。
例如,在教學《我愛這土地》時,教師就可以采用“三步讀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葉圣陶認為,學生只有在有疑惑時才會自主進行讀書,也才能夠從讀書中獲得一些內容,才能“不白讀”。因此,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基于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詩中是通過什么樣的形象來表達這種愛國激情”“在詩中的‘鳥都歌唱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又有什么樣的象征含義”等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對這些問題進行逐步解答和復核。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復讀,并了解全篇的脈絡結構,以及文章的中心和要點。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文章展開最后一遍閱讀,使學生將能夠記憶的記憶起來,將能夠感悟的感悟出來,從而深化對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提高讀書的收獲。
綜上,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語文課堂的語篇,踐行“三步讀書”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初讀”“復讀”以及“最后一遍讀”的良好閱讀習慣。
二、基于“學習流程”,引導溫故知新
孔子提出“溫故而知新”;葉圣陶也指出,教師應引導學生鞏固舊知,從而基于舊知進行對新知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的復習舊知識的時間,讓學生在鞏固復習中,逐步強化新的語文知識。
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時,教師可在正式教學前引導學生對《春》這節(jié)課進行回顧,使學生鞏固散文分析方法,從而能夠更好地學習《濟南的冬天》這一課,提高學習效果??梢姡n前溫故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落實教學政策,為教師講授新的知識做好鋪墊。
三、基于“自得理論”,提升學習能力
所謂“自得”,強調的是“終身教育”。葉圣陶認為,從受教育者的角度進行學習過程的思考,可以分析出,學習是為了能夠讓人類更加客觀地認識世界與社會現象,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的能力與力量。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教師應選擇恰當的方式開展教學?;谌~圣陶“自得”教育理論開展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與成長規(guī)律來選擇教育方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學技術手段的進步,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會運用多媒體手段來開展教學,以使學生更加客觀、直接地了解所學知識。在此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技術應運而生。微課的運用尊重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有效引導了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充分滿足了“自得”理論對語文課堂的要求。
如在教學《沁園春·雪》這篇課文時,教師首先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以及教學大綱對本節(jié)課的要求進行了分析,將本節(jié)課中的生字詞以及文章的主要內涵等知識點融入到一節(jié)2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中,闡釋了本節(jié)課的基本框架和內容,并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投放到教師的個人空間中。在課下,教師引導學生找到教師制作的《沁園春·雪》總體框架微課視頻,并通過觀看視頻,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內容,以及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從而為學習這一課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同時,在微課視頻中還要呈現課程流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課堂節(jié)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微課的有效運用將“自得理論”更好地滲透到初中語文課堂中,使學生能夠提前充分了解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效率。
四、基于“直觀思想”,實現德育滲透
葉圣陶曾說,學校生活對人一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它是社會的縮影,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鑒于此,教師除了要講授教材知識外,還要注重對學生的道德教育,讓學生學會從客觀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與社會現象,為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在實際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對閱讀文本進行深入挖掘,找出蘊含于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例如,在教學《敬業(yè)與樂業(yè)》時,教師可以基于文本中“敬業(yè)”與“樂業(yè)”的差異、影響以及它們所具有的重要性這一內容,進行德育教學。在實際生活中,敬業(yè)與樂業(yè)也是不可忽略的思想,它們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完成一件事情并更加享受完成事情的過程,充分感受并體驗潛藏于日常生活中的美好,鼓足勇氣,樂觀地面對生活、挫折與磨難。
綜上所述,葉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是現代化背景下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優(yōu)化教學結構的重要依據。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基于語文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材中的知識點,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成長規(guī)律與認知水平,充分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與多元化教學方式,逐步對當前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體系進行調整、改進與創(chuàng)新,完整地將葉圣陶教育思想滲透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體系中,從而促進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持續(xù)深入,有效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責任編輯? ?姚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