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短小精悍的形式使得其在教學中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為了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教學效率,使用微課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教學方法。但是對于具體怎么用,教師在微課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處理好微課與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之間的關系,對于任課教師來說至關重要。本文結合微課的使用特點以及初中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現狀,繼而對微課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可行的策略探索。
關鍵詞:初中計算機;微課;教學實踐;師生互動
微課屬于新一代教學課件范疇,通常是以短小的音頻或視頻為核心,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對課堂教學進行補充,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在很多中學課程中都得到了有效運用。初中計算機課程安排的教學課時不算很多,這也就造成學生在計算機學習上一直不夠深入。比如很多學校的計算機課是一周有一到兩個課時,前后學習時間間隔比較長,很可能下星期上課的時候上周所講的內容就忘記了;再加上學生平時課業(yè)忙、住校等原因也無法接觸到電腦等設備,操練機會不多,這就使得很多初中生在計算機課上學到的內容沒有真正化為所用,從而也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微課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的一種新形式,對于解決初中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很多問題都有不小幫助,結合微課的課程特性,能夠進一步探索到初中計算機教學可拓展的廣闊空間。
一、 提高教育技術能力,制作精品微課課程
以微型教學視頻為核心的微課,由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等組成的一個資源應用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具開放性、生成性、發(fā)展性。計算機作為一門與緊密時代接軌的課程,其任課教師也應當具有前瞻性的視野,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技術方式,以最大化的效率來改善當前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們的課堂學習效率。在傳統的課堂上,計算機課的授課時間一般是四十分鐘至一個小時,這個時間對于很多初中生來說都無法完全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再加上有時候老師要管管紀律、安排電腦使用,四十多分鐘有時候也難以完全有效地利用起來。但是微課一般是以視頻的形式出現,一個視頻主要講解一個知識點,因此學生能夠很具有目標性地知道自己學習了什么內容,學習的興趣與成就感大大提升。學會制作微課對于計算機課的任課教師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原先由于座位安排,有時候后排的同學聽不清老師說的什么,還要多問好幾遍,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課堂的時間。而微課的使用,每個學生可以在自己使用的電腦上接收到,然后根據視頻講解一步步操作,不懂的地方還可以回放。傳統的課堂是教師先在總控制臺關閉學生的電腦,學生看老師怎么做,待到電腦開放后自己可以按照老師說的操練,這樣學生很容易忘記之前老師所說的,即使形成文字筆記,與計算機語言仍然有所差別。因此教師要明白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所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微課制作技術,將知識點融入微課之中講解透徹,方便學生理解。將原有課程按照學生學習規(guī)律,分解成為一系列具有目標、任務、方法、資源、作業(yè)、互動與反思等在內的微型課程體系。
二、 開放互動交流模塊,師生互動高效進行
微課作為一種教學的載體,應當是更加方便地來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在觀看微課時一般不能與教師直接交流,但如果在教育條件比較發(fā)達的情況下,可以將微課轉移到教育平臺上進行播放,學生可以通過平臺來跟教師交流,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比如單元教學內容是制作演示文稿,也就是讓學生們通過搜集多媒體素材來運用Powerpoint來制作一個文件,對前面所學的一些網絡搜索素材進行一個鞏固提升。制作一個這樣的文稿要準備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方面的內容,因此要劃分為好幾節(jié)微課來進行講解。不少學生都會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但是這個時候的微課學習是屬于一種課后的學習,學生可以在家使用電腦進行觀看,平臺就成為教師和學生之間聯系的一個紐帶。比如教育播放平臺中可以設置班級,選擇學校、教師和班級號就可以跟同班同學加入一個班級一起學習;還會設置討論區(qū),大家可以在里面結合自己不會的問題來發(fā)帖子,會的同學可以熱心解答,教師也可以根據一些問題進行集中答疑。這種微課平臺的設定使得學生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不會拖到下周上課再去問老師,那時候或許學生對于疑問的理解已經比較陌生,師生互動交流的效率也會降低。
三、 預習復習多維考慮,完善微課教學過程
微課在初中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完成具體知識點的學習,還包括在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完一課后,告知同學們可以回去先預習一下平臺上發(fā)布的下一節(jié)的微課內容,有心的同學在課下提前預習后,能夠在下次課堂上準確把握教學內容,促進自己知識的鞏固。對于復習來說,微課也發(fā)揮著顯著的作用,能夠有效地節(jié)省教師輔導復習的精力,還能夠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系統。比如在學習數據表處理的時候,教學內容難度比較大,教師可以劃分為很多微課來進行具體講解,學生在完成微課學習后,教師還可以專門制作一節(jié)復習課程供學生們復習參考。比如數據表處理中的表格修飾、數據計算、圖表制作是比較難的幾個部分,教師可以劃分一下重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在復習課的最后,教師也要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比如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到一組數據,根據課堂上所舉的例子進行數據處理,然后把作業(yè)傳到平臺上讓老師審閱和評價。這樣就對一個課前的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后的復習鞏固、作業(yè)實際演練等都能夠兼顧到,有助于完善微課的教學過程。學生通過自己做作業(yè)、制作表格,也能夠做到活學活用,對微課所教的知識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梢砸姷茫⒄n的應用能夠比較系統地兼顧到不同學習水平、學習進度的學生,把教學過程的每一步都考慮到,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
四、 及時做好評價工作,促進微課不斷完善
很多初中計算機課程的任課教師在最初接觸微課這種教學形式時,對于其應用的具體方式還不夠明晰,教學過程也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很多教師只把微課當作正式課堂的一個輔助,因此也沒有做好微課課程的評價工作,導致微課的應用效率不是很高,反而對正常的計算機課程教學造成了一種阻礙。比如,很多教師以為學生會被這種短小、快捷、現代化的教學形式所吸引,但是在實際教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并非如此,這就反映了教師所制作的微課課程質量不夠高,沒有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圖片制作和處理軟件Photoshop時,教師一開始就從新建文件、圖層、圖片設置這些開始講,而沒有先談一談這個軟件的應用價值,比如功能有多么強大、應用性有多么廣泛等等。教師通過學生的學習實際來評價自己的教學過程,然后對于不足之處進行策略性的調整。比如Photoshop的強大功能,在微課正式開始之前,出示兩張差別很大卻又有相似之處的圖片,讓學生體會到photoshop的移花接木技術,從而對軟件的學習產生興趣。很多學生之所以沒有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微課所講的內容無法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如果總是一些司空見慣的事物,那么微課教學的效率自然也不會提高。當然,在進行評價時也不能光看教師的個人想法,而是要給學生進行評價的機會,比如學生可以在微課平臺上給教師傳遞私人信息、在評論區(qū)或討論區(qū)提出意見等等,都是改進教師微課教學過程的重要促進因素。教師還應當與其他教師進行積極交流,共同探討微課制作與教學的經驗與方法,促進微課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作用。
微課以其強大的教育功能和課堂應用的便捷度在當前初中計算機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fā)展與社會的飛速進步,初中生要跟上時代步伐,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在實際的初中計算機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大大地縮短了師生之間交流的距離,有助于教學更好地開展,排除了一些影響教學效率的因素,同時也促進了教育信息化的進程。這種應用對于學生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教師專業(yè)技能的發(fā)展以及學校計算機課程體系的完善都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李井輝,鄒龍朱.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激趣教學研究[J].微型電腦應用,2018,34(12):28-29,39.
[2]馮思楊.微課在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3]陸利.基于ARCS動機模型的初中信息技術微課設計與應用研究[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莊秀苗,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達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