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不僅是語文新課標對語文教師的新要求,還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題中之義。那么,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呢?基于此,本文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對這一話題進行如下幾方面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學能力;情境;小組;微課
在新課改進行地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學校對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給予了格外關注。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主動地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使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盡情享受學習的樂趣?;诖耍疚囊孕W語文教學為例,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如下幾方面研究。
一、 創(chuàng)設生動鮮活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自學熱情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不僅有助于營造一種活潑自由的學習氛圍,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自學熱情。有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設生動鮮活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自學熱情。以《長城》教學為例,對情境教學法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進行分析。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歡迎你們來到語文課堂。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長城》。下面,我們來觀看幾張關于長城的圖片?!庇谑牵處熇枚嗝襟w向學生播放長城的圖片,這能夠有效地創(chuàng)設一種直觀的圖片情境。學生一邊觀看這些關于長城的圖片,一邊感受長城雄偉壯觀的氣勢。其次,教師向學生創(chuàng)設如下問題情境。1. 遠看長城是什么樣的?2. 長城的構造是怎樣的?3. 為什么說長城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跡?4. 長城到底給中華民族帶來了什么?這樣問題情境猶如火花,瞬間點燃了學生的自學熱情。于是,學生們帶著以上問題,積極主動地閱讀《長城》這篇課文。等閱讀結束后,學生們就這些問題進行積極回答。再次,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長城》這篇課文的說明方法。有的學生說:“這篇課文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庇械膶W生說:“這篇課文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還有的學生說:“這篇課文還利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笨傊?,圖片、問題等多種良好的課堂情境充分點燃了學生的自學熱情。
二、 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加強學生自學動力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結合,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小組內(nèi)部暢所欲言,還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自學動力。有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主動地構建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以此加強學生語文自學動力。以《游山西村》教學為例,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進行分析。首先,教師以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為依據(jù),以“分享促發(fā)展,合作才共贏”為理念,把學生分成“彩云組、浪花組”等幾個小組。其次,教師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部就《游山西村》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探討。再次,在彩云組中,有的學生就《游山西村》的首聯(lián)進行發(fā)言:“首聯(lián)從整體上描繪了一幅寧靜、快樂的鄉(xiāng)村圖景。這一聯(lián)中的足字,充分表現(xiàn)了農(nóng)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熱情。莫笑一詞,表達了陸游對鄉(xiāng)村樸素民風的贊美。”還有的學生就《游山西村》的頷聯(lián)進行發(fā)言:“這一聯(lián)寫的是詩人置身山陰道中,緩慢前行,貌似無路,突然又驚現(xiàn)小路。這不僅表現(xiàn)了陸游對前途所抱的期望,也蘊含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道理?!痹诶嘶ńM中,有的學生就《游山西村》的頸聯(lián)進行發(fā)言:“這一聯(lián)展現(xiàn)了南宋的農(nóng)村風俗畫畫,表達了詩人對古老的鄉(xiāng)土風俗的向往,顯示出詩人對吾土吾民的關愛之情?!边€有的學生……總之,各個小組的學生都就《游山西村》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了積極發(fā)言。由此可見,這樣的方法能夠充分加強學生的自學動力。
三、 巧借短小精悍的微視頻,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微課這一新型的教學資源逐漸進入教師與學生的視野。微課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不僅有助于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巧借微課這一短小精悍的資源,提高學生語文自學能力。以《桂林山水》教學為例,對微課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進行如下分析。首先,教師對《桂林山水》這一文本進行宏觀與微觀解讀。其次,教師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依據(jù),設計《桂林山水》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之后,教師依據(jù)《桂林山水》的教學重難點設計出短小精悍的微課。再次,教師讓學生在家里利用《桂林山水》的微課對這篇課文進行自學。最后,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利用微課引導學生學習《桂林山水》的難點知識,并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桂林山水的印象與感受。總之,微課與《桂林山水》教學的融合,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還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鮮活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自學熱情、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加強學生自學動力、巧借短小精悍的微視頻,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等途徑,有效地優(yōu)化了語文教學方法,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豐富了語文教學資源,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柴有婷.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培養(yǎng)初探[J].甘肅教育,2018(10):56.
[2]黃玉平.淺談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7(15):116.
作者簡介:
王小平,陜西省漢中市,陜西省漢中市西鄉(xiāng)縣城北街道辦事處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