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說;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是必要的;并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yǎng)。高效課堂的建設已成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途徑;在正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提問的潛在思維能力;使他們的大腦活躍起來。高效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同時能夠將知識轉化為語言應用技能;并獲得心理思維上訓練。本文對小學高效課堂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效課堂;高效課堂的構建;培養(yǎng)學習習慣
一、 引言
就目前來說,我們國家正緊張有序地進行新一輪的新課程改革,在這個過程中,對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有了更完備的一套理論和方法。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這樣的機遇,更新現(xiàn)有的教學理念,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小學語文課堂打造得更加輕松有趣,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實現(xiàn)個人的全面發(fā)展。
二、 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措施
(一) 分層教學的實施
分層教學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針對學生的語言基礎、學習興趣和個性。學生基礎水平的差異必然導致他們對語言理解的差異。因此,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能力采取一種教學方法,即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條件,將他們分為不同的層次。具體來說,對于那些有良好基礎和高水平的語言理解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分析文章的主要思想和情感。教師要牢固地掌握學生基礎知識,基礎薄弱,語言理解能力低。例如,學生需要仔細閱讀整篇文章,并且不理解標記的地方在課上提出來等。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構建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情境建構教學法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種教學情境,利用所有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針對當前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情境。通過對知識內(nèi)容的深入分析,運用知識和語境化的方法,教師可以形象化、直觀化漢語知識。此時,學生將在受形勢驅動的情況下進行知識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這一過程的主動性,更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學習經(jīng)驗更豐富。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包括多媒體、角色、故事和其他情境方法,它們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三) 尊重學生的主體狀態(tài)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建立有效的課堂,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使課堂活躍起來。只有通過實踐經(jīng)驗和對學生的理解才能獲得知識,這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對于語言課堂的建設,小學生是最重要的受眾和教學對象。因此,教學效果的提高離不開他們的參與。學生的積極參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因素。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要立足于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zhì)量,甚至建立一個成功的課堂。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有效課堂的成功與有效課堂的作用,取決于對教學重點的把握,根據(jù)自身能力實施教學模式,大力改革教學理念,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三、 運用巧妙多變的教學方法。促使高效課堂的構建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育者為了節(jié)省課堂時間,總是采用單一、乏味的教學思路和方式,總感覺每節(jié)課的時間不富裕,而學生只能是被動地接受,無趣地聽課、做筆記,對于所學的內(nèi)容,基本上沒有什么熱情,長此以往,學生漸漸失去學習的動力,課堂缺乏活力,氣氛一片沉寂,變革和創(chuàng)新形式,構建高效課堂,迫在眉睫。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盡快地走出傳統(tǒng)教學的桎梏,不失時機地調(diào)整和變化教學方式,隨時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改變和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步驟,時時刻刻為課堂注入新的力量,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找到自己前進的航向,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真正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比如在教學內(nèi)容中,如果教師仍舊采用自己朗讀課文、分析文本、總結文章中心的步驟,學生幾乎就沒有機會參與到課堂中,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受阻,教與學的關系也不和諧。但是假如教師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留足時間去進行閱讀,然后在結束后,讓學生以小組活動的方式,進行段落的劃分,最后學生進行熱烈的討論,明確文章的寫作思路,引導學生得出,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更能達到課堂教學效率的全面提高。
四、 重情境教學,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對一個老師來說,不但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還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教學語言不同于普通語言、它是在邏輯語言、科學語言的基礎上提煉升華而形成的,是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的基礎,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之一。作為一名教師,你對于學生的關注,必然會有積極的回報。就我剛剛接手的這個班孩子而言,學生素質(zhì)一般,每次考試成績都在全鄉(xiāng)末位。通過多方調(diào)查了解和我上課的留心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文基礎極差,學習習慣也不好,大部分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我決定走進學生集體。課下,我經(jīng)常和學生一起活動,晚上注意經(jīng)常詢問寄宿學生冷暖,經(jīng)常用贊美和鼓勵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熱情,避免說傷害孩子們的語言。課堂上,自己又總是首先進入角色,將無聲的文字,通過豐富、激情,繪聲繪色的語言和朗讀,在學生面前展示出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面,再現(xiàn)那動人的故事和場景,以此吸引學生,啟發(fā)學生的想象,擴大學生的思維空間,引起他們感情上的共鳴,使他們獲得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睹其事的感受。
五、 結語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改革,尤為關注高效課堂的構建,而想要達到這一目標,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僅僅依靠以上三種有效的策略,更要深入到課堂教學中,去主動地研究和探索,發(fā)現(xiàn)知識的難點和重點,以此為突破口,切實有效地解決學生面臨的各種問題,有計劃地開展和實施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深刻地領悟出文本的內(nèi)涵,真正探索出一條更加適合學生的創(chuàng)新之路,促使高效課堂的構建越來越完善,讓課堂的教學各個方面聯(lián)系更緊密,從而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和朝氣。
參考文獻:
[1]周淑敏.新課標下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高效發(fā)展之路[J].小學時代(教師),2018(11):16-17.
作者簡介:
龔明貴,重慶市,重慶市大足區(qū)三驅鎮(zhèn)石桌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