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管理后, 兩組患者糖尿病藥物認知程度評分均高于本組管理前, 且觀察組糖尿病認知程度評分(90"/>
劉民 關建民
【摘要】 目的 探究臨床藥師主導的慢性病管理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藥物認知程度與治療依從性中的作用。方法 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 依據(jù)管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慢性病管理方式, 觀察組患者采用臨床藥師主導的慢性病管理方式。比較兩組患者管理前后糖尿病藥物認知程度與服藥依從性。結果 管理前, 兩組患者糖尿病藥物認知程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 兩組患者糖尿病藥物認知程度評分均高于本組管理前, 且觀察組糖尿病認知程度評分(90.52±1.64)分高于對照組的(75.37±1.48)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服藥總依從率為97.50%,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開展由臨床藥師主導的慢性病管理, 可提高患者對治療藥物的認知程度, 進而提升服藥依從性,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臨床藥師;慢性病管理;老年糖尿病患者;藥物認知;依從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065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ist-led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in improving the drug awareness of elderly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 LIU Min, GUAN Jian-mi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Leling Peoples Hospital, Leling 253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ist-led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in improving the drug awareness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elderly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Methods ? A total of 80 elderly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management method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pharmacist-led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The cognitive degree of diabetes medicines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before and after managemen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 Before manage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gnitive score of diabetes medicin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management, both groups had higher cognitive score of diabetes medicines than those before manage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cognitive score of diabetes medicines as (90.52±1.64) points than (75.37±1.48)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total medication compliance rate as 97.50% than 75.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 Clinical pharmacist-led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in elderly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can improve patientsawareness of therapeutic drugs, thus improving medication complianc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ist;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Elderly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Drug awareness; Compliance
糖尿病作為中老年群體的多發(fā)病與常見病, 雖然近些年該病發(fā)病率的日益上升已加大了臨床的關注與研究力度, 但研究表明我國糖尿病防治工作中仍存在患者依從性低、藥效欠佳等問題[1], 經相關學者深入分析發(fā)現(xiàn), 患者缺乏對藥物的認知以及依從性較低是影響療效的主要因素, 在臨床藥師不參與疾病管理的情況下, 極易導致患者缺乏對服藥治療的重視, 因此患者經相應治療后仍存在血糖水平居高不下的現(xiàn)象[2]。本院為提升糖尿病老年患者對藥物的認知, 在收治的40例患者中開展由臨床藥師主導的慢性病管理,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①經糖耐量與血糖等相關檢查確診為糖尿病患者;②自愿加入并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患者。排除標準:①因合并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無法配合或完成研究者;②合并傳染性疾病患者。依據(jù)管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6例, 女14例;年齡56~70歲, 平均年齡(63.15±
3.18)年;病程1~6年, 平均病程(2.63±1.24)年。觀察組患者中男25例, 女15例;年齡56~71歲, 平均年齡(63.20±3.26)年;病程1~6年, 平均病程(2.48±1.76)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應用常規(guī)慢性病管理方式, 即臨床藥師結合患者各項臨床資料, 其中包括年齡、血糖水平與服藥情況等制定治療方案, 每隔2個月組織患者入院開展臨床教育, 主要講解服藥方法、飲食原則等相關知識。
1. 2. 2 觀察組 患者應用臨床藥師主導的慢性病管理方式, 具體如下。①成立管理小組:由本院內分泌科幾名資深臨床藥師成立慢性病管理小組。在小組成立后, 全面收集此次入組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建立相應的健康檔案, 其中包括患者服藥種類、服用劑量與方法等, 對患者既往服藥情況進行評估后, 結合其具體情況對治療方案進行針對性的調整。②開展健康宣教:由管理小組每月定期組織患者開展健康宣教。健康宣教內容均為管理小組經過討論分析、查閱資料等方式設計出相應的宣教內容, 其中包括糖尿病發(fā)病機制與藥物藥用原理、服用方法與注意事項等。同時, 臨床藥師定期在醫(yī)院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糖尿病的相關知識, 便于患者瀏覽與了解, 進而促進藥物認知程度與服藥依從性低提升。③藥物應用指導:由于糖尿病患者服用的藥物種類較多, 并且藥用機制存在差異性, 臨床藥師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應重點分析患者的各項情況, 做到針對性、個性化給藥。同時, 管理小組每周定期通過短信、微信與上門拜訪的方式, 詢問并了解患者的治療情況, 作為調整治療方案的依據(jù)。此外, 管理小組在隨訪過程中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積極進行解答, 觀察患者服用藥物保存情況, 針對出現(xiàn)異?;蚴墙咏Y|期的藥物, 提醒患者盡快更換, 并且重點告知患者服藥期間的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告知患者不良反應的處理方法, 必要情況下盡快回院復查。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管理前后糖尿病藥物認知程度與服藥依從性。①糖尿病藥物認知程度:由護理人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 評估患者是否了解藥物名稱、作用、服用方法與注意事項等相關內容[3], 該問卷滿分為100分, 評分越高表示患者對藥物認知程度越深。此次研究問卷由本院內分泌科資深護理人員與用藥經驗豐富的臨床藥師經討論后制定。②服藥依從性可根據(jù)患者治療期間的表現(xiàn)分為3項標準:若患者全部遵醫(yī)囑做到按時按量服用藥物, 無忘記服藥或是更改藥物劑量的現(xiàn)象發(fā)生, 視為完全依從;若患者部分遵醫(yī)囑服用藥物, 但出現(xiàn)忘記服藥或是更高藥物劑量的情況, 視為部分依從;若患者不遵醫(yī)囑服藥, 并且感覺服藥困難, 視為不依從??傄缽穆?(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管理前后糖尿病認知程度比較 管理前, 兩組患者糖尿病藥物認知程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 兩組患者糖尿病藥物認知程度評分均高于本組管理前, 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2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患者服藥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慢性病管理是臨床醫(yī)療工作者針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病情進行管理與抑制的常用方式, 在管理過程中有助于臨床醫(yī)療工作者了解患者病情[4], 進而針對性提供管理服務。現(xiàn)已有研究表明, 臨床藥師因臨床理論知識并具備大量的用藥經驗, 是慢性病管理順利開展的關鍵。同時, 由臨床藥師負責開展慢性病管理, 可結合給藥、治療經驗以及患者實際情況, 在向患者提供藥學服務前首先幫助患者了解糖尿病藥物的相關知識, 例如藥物種類、作用機制與服用方法等, 幫助患者對服用的藥物有個深入的認知, 促使患者真正認識到按時服藥對抑制血糖水平與延緩病情進展的重要性, 在增強積極服藥的意識的同時提高服藥依從性[5-7]。此外, 每周定期由臨床藥師通過隨訪了解患者的服藥情況, 在隨讓過程中不僅可讓患者向臨床藥師反饋治療情況, 而且便于臨床藥師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提供指導[8], 或是將患者反饋的信息作為治療方案的調整依據(jù), 從整體上改善患者的療效與依從性。此次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管理前, 兩組患者糖尿病藥物認知程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 兩組患者糖尿病藥物認知程度評分均高于本組管理前, 且觀察組糖尿病認知程度評分(90.52±1.64)分高于對照組的(75.37±1.48)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服藥總依從率為97.50%,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開展由臨床藥師主導的慢性病管理, 對提高患者藥物認知程度與服藥依從性均具有積極影響, 值得加大應用力度。
參考文獻
[1] 張志剛, 王華. 臨床藥師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與探討.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7, 17(6):927-929.
[2] 計成, 葛衛(wèi)紅. 利用慢性病管理系統(tǒng)提高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水平. 藥學與臨床研究, 2017, 25(1):87-89.
[3] 王翠捷, 廖國杭, 羅振, 等. 臨床藥師參與社區(qū)慢性病管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7, 12(4):153-155.
[4] 門超, 周玉剛, 馬國庫. 臨床藥師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藥及健康管理的效果.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8, 15(12):169-172.
[5] 董婷, 劉素珍, 李繼平. 四川省2931例社區(qū)老年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及影響因素分析. 護理學報, 2017, 24(9):7-10.
[6] 武丹威, 韓爽, 施楠楠, 等. 臨床藥師主導的慢性病管理在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對藥物了解程度方面的作用. 中國藥房, 2018,
29(23):88-91.
[7] 劉建明, 楊宇秀, 趙璐. 臨床藥師參與社會藥房糖尿病慢性疾病管理的效果評價.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8, 13(7):102-105.
[8] 臧貴亮. 臨床藥師深入臨床開展藥學服務對促進合理用藥的作用探討.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7, 33(17):11.
[收稿日期:201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