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要:科學課程要求教師帶領學生開展各種活動,需要為學生準備大量的活動器材和實物材料,自制教具、學具等探究資源。但目前存在著科學教師缺少合理的探究資源供學生活動或空有資源而教師沒有合理利用等問題。筆者通過改造遺留舊儀器、收集生活廢舊物、重用冷落舊材料、自制教學新儀器、拓展校內外資源等途徑,合理利用身邊的資源,豐富探究材料上好科學課,讓學生學會科學方法,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資源;再利用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1-0185-01
小學科學儀器資源在經(jīng)歷多年的裝備更新、規(guī)范化創(chuàng)建之后,每個學校設施設備基本齊全,包括完小,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儀器裝備。但細細觀察,卻存在:有些材料使用管理不當或多年沒有更新,出現(xiàn)殘缺不完整等現(xiàn)象;有些材料由于不太好用等原因,出現(xiàn)冷落或原封不動現(xiàn)象。而現(xiàn)實教學中,實驗器材不太配套、配套材料質量太差、教學編寫意圖師生自己準備材料等因素,師生無合理材料可供探究。筆者從平時的發(fā)現(xiàn)與思考中,積極嘗試以下做法,不斷改進存在的問題。
1.改造資源——遺留的廢舊儀器再利用
儀器室有許多原來常識課程時配置的實驗器材,多年使用,已成廢舊儀器。但這些廢舊儀器經(jīng)過整理、拆取有用零件、重組等簡單處理,并與科學課相關單元裝盒存放,還能用于科學探究活動中。如教學教科版五下《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一課時,教師可以整理原來常識課時的沉浮實驗盒中有用鐵塊、銅塊、塑料塊等材料,與科學課中的回形針、橡皮泥、泡沫等,配成一套。教師上課時,只要從儀器中取出,分發(fā)給各小組,就可進行科學探究。又如教學教科版三下《磁鐵》單元時,整理原來常識配套材料磁性實驗盒中的各種磁鐵、鐵粉、小車等材料,與我們科學課相關材料,整合成適合我們日常教學的探究資源。這樣既可省去師生去準備這些材料的精力,又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探究材料。
2.收集資源——生活中的廢舊物再利用
教材每一冊都安排了一定數(shù)量的制作活動,這些活動是對本單元教學內容的總結和應用。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學以致用,而且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大有益處。如教科版五上《做個太陽能熱水器》一課,需要費礦泉水瓶、鋁箔紙、泡沫、紙盒等,這些都是生活中容易找到的物品。讓學生收集好相關的材料,可以是小組或個人,認真設計,不斷嘗試。教師適時開展評比和評價。又如《設計制作小賽車》一課時,讓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各類瓶子、盒子、四驅車比賽后的各類零件、初級橡筋的各類零件、學生自己的一些玩具零件等,并積極動手制作各類小車,通過競技比賽,進行評價。這些物品是我們忽視的東西,要用的時候再去收集就比較費時了,教師在平時要培養(yǎng)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讓他們參與到收集材料的活動中,這也是對他們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3.重用資源——使用率較低儀器再利用
在許多學校的儀器室,存放著一些平時不太好用、不太常用或已經(jīng)不用的儀器,往往放置在儀器室的角落,無人問津,有些甚至原封不動,這樣既占用空間,又浪費經(jīng)費。
4.創(chuàng)造資源——教師自制儀器再利用
科學教師平時教學由于課時多,任務重,課前準備一般都比較常規(guī)。但在參與公開教學活動時,從備課到探究材料的準備會化較多的精力,會制作適合教學需求的儀器設備以及改進現(xiàn)有儀器。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很多教師上完課后,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教學儀器忽視了,隨意丟棄或置于儀器室角落,很少問津。如教科版五上《我們的小纜車》一課時,李老師作為協(xié)作組代表參加市級優(yōu)質課評比,精心準備了這一課實驗材料,跑了多家五金店,制作十幾套能滿足學生探究儀器。課后,李老師也沒與同事做太多介紹,放入儀器室,至今沒有再用。又如六上《抵抗彎曲》一課,張老師送教到農(nóng)村學校。制作了一套距離固定的橋墩作為學具,在學生使用中,效果非常理想,不但節(jié)約學生探究時間,而且提高了實驗準確性。另外我們科學教師還會參加各類自制儀器的設計評比,往往為評比而制作,事后沒有合理去使用。作為科學教師,我們要保護自己的專利,有心收藏,以便自己和同事今后的使用。如果有推廣價值的,還應積極推薦,在區(qū)域中廣泛使用,節(jié)省其他科學教師課前準備的精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理的探究資源。
5.拓展資源——校內外各類資源再利用
現(xiàn)在學校都注重校園文化建設,許多學校都設置了科學探究室、實踐基地、溫室,甚至個別學校有特色陳列室或科技館等,這些功能教室的設置為學生科學探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探究空間。但有許多學校僅僅作為擺設或亮點,空置在哪里,供學生、領導、兄弟學校同行參觀,沒有很好的利用。這就要求科學教師,用心挖掘,合理安排時間,精心設置活動內容,讓學生參與其中,獲得探究的樂趣。使這些功能教室真正發(fā)揮功能??茖W教學要讓學生接觸生動活潑的世界,去田野樹林、山川湖泊,了解花草樹木、蟲魚鳥獸,感受生命的豐富多彩,去城鎮(zhèn)都市、科技場館,感受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科技發(fā)展的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科學知識的樂趣。這就要求科學教師積極開發(fā)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用心挖掘,拓寬課堂教學時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探究資源。
科學教學要立足于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學會科學方法,體驗成功的樂趣。作為科學教師,我們一定要合理利用身邊的資源,豐富探究材料上好科學課。讓學生知道科學里有許多的秘密,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不斷去發(fā)現(xiàn)、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皮列云.巧用資源 實驗導學[J].科學課,2013(6):70-71.
[2]李艷艷.開發(fā)與利用農(nóng)村課程資源[J].科學課,2013(6)43.
[3]趙忠.結合地方實際 探索兒童的科學[J].科學課,2013(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