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河
摘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普遍不夠,是中職《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廣泛存在的一個現象,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于這個時代,微課和普通的社交工具一樣,可以使信息的交流更加的開放,教師可以根據這個特點來進行日常的教學工作,一方面可以使教學的效率得以提升,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加強。本人針對微課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機械設計基礎;微課教學;主觀能動性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1-0014-01
1.“微課教學”的作用
很多學生不喜歡看一些單調乏味的書籍,但對一些視頻等信息載體的接受程度相對較高,這種授課方式,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授課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還靈活多用,授課內容也可反復回看,不懂的知識點得到突破,完全適應了現代教育的需求[1]。因而,用微課進行《機械設計基礎》教學的優(yōu)勢就顯現出來。在“互聯網+”的驅使下,再加上教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學生的機械設計相關課程的教學就可以得到更加良好地開展。
網絡使教學方式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授課不在局限與一畝三分地,不在局限于特定的時間,不論是學生還是教師,或者忙碌的工作者,都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空閑時間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上課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這個現代化的工具進行多種方式的教學,這樣就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的多樣化和多元化,也可以使學生們更好的接受并理解《機械設計基礎》方面的知識。學生想學什么?不論是學習的難點、易混淆點,還是復雜點,學生都有了眾多的選擇資源,他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對知識點進行強化,可以及時地查漏補缺,提升成績。
這樣,學生在學習《機械設計基礎》時候,就會逐步的樹立信心,通過互聯網這個工具,學生也可以有效的學習《機械設計基礎》及其相關的課程,“微課”產生以后,學生群體對于其接受和喜愛程度遠遠超過預期。學生只需要在課前利用十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對上課內容進行及時的預習,掌握課程內容的大意,提前做好準備,不至于在課堂上手忙腳亂、毫無準備。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時候,僅僅需要集中注意力就可以解決難點,對于教師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在互聯網平臺上,學生還可以在激發(fā)學習熱情的同時逐步拓展自身的眼界,對于《機械設計基礎》以外的相關知識也可以自主的學習。
2.實現微課教學的有效性途徑
2.1 運用PPT進行教學。
運用PPT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對一些概念性的文字進行解釋和批注,同時也可以,對一些機械結構進行動畫展示,這樣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認識。除此之外,在運用PPT進行微課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教師在講解PPT的過程中,可以節(jié)省下來板書的時間,這些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可以更好的為學生講解,機械設計中的基本理念和實際應用,使學生們從枯燥無味的書本中擺脫出來,對于一些有突發(fā)狀況不能來上課的同學,教師也可以將本節(jié)課程的PPT提供給他進行學習,這樣就會避免一些缺課現象造成的掉隊。
2.2 運用視頻進行教學。
教師在進行微課方式授課的過程中,可以事先在講課之前錄制好本節(jié)課程相應的補充內容,這些視頻可以在課前被編輯和整理成一個幾分鐘的核心內容短視頻,然后在正式上課之前事先播放這個短視頻,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程的內容有一個最基本和最直觀的認識,學生也可以在正式上課之前就可以對本節(jié)課程的基本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把握,這樣在聽課的時候就可以避免盲目,抓不住重點。
根據這門課的教學基本內容和教學大綱,教師可以對微課的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目前的情況下完全采用視頻的教學方法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教學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課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機械設計或機械原理的知識點,如計算自由度或輪系的傳動力等方面進行精確的視頻設計,從而實現學生課外輔導的目的[2]。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還應該采用如下方法:首先提出一個案例,然后教師對這個案例進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問題,再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身的看法和意見,教師在針對這些意見進行分析和講解[3]。通過上述教學過程,可以使學生針對這些實際案例背后的現象進行探索。例如老師在進行帶傳動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以實際的皮帶打滑案例為學生進行講解,再通過這些案例引導學生針對傳動帶打滑的臨界條件進行分析。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要求,可以通過分析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得以實現,對其進行強化和推廣,對于現代化的教育理念發(fā)展是極其重要的。論文針對中職院校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為案例對微課的運用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為廣大教師群體提供一定的借鑒。
參考文獻:
[1]徐堯.試論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新商務周刊,2018,(23):211.
[2]張樹平.職業(yè)高中機械專業(y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探微[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8,(32):86.
[3]伍偉敏,趙敏,徐文慶,等.基于微課的學案導學法教學模式及其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9,(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