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余園園
摘 要:高校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存在學生朋輩輔導員的心理咨詢技能培訓不規(guī)范、心理干預方法簡單、學校重視不夠、難以持續(xù)跟進等問題。音樂治療的介入,為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提供了嶄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徑。音樂心理危機干預以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及應用方法,能夠有效幫助大學生改善或保持身心健康。
關鍵詞:音樂治療;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
隨著全球文化一體化的快速發(fā)展,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在學習、就業(yè)、情感、人際關系等方面也面臨更多的心理負擔。音樂治療從改變情緒入手,來影響大學生認知的心理干預形式,同常規(guī)的以語言為工具開展的心理朋輩輔導工作相比,具有明顯的獨特優(yōu)勢。將音樂治療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為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不僅有助于滿足新形勢下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對不斷加強與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當代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現況分析
1.1 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現有模式
(1)班級心理委員模式?,F有的班級心理委員運行模式,即在大學每個班級選出心理委員班干部,以便能及時有效地幫助在身心健康方面遇到問題的同學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其能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學生心理委員在日常生活中,也擔負著配合學校心理咨詢室及相關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
(2)學生心理社團模式。作為在高校社團聯(lián)合會注冊登記的學生,學生心理類學生社團一般依托團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相關學院管理運行。在開展活動中,學生心理社團通過招募對心理咨詢有興趣有愛好或相關專業(yè)或做過類似工作的同學,然后統(tǒng)一進行講解和指導,讓社團的學生再對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做心理知識的宣傳和理念講解,并組織開展各類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動,提供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健康服務。
(3)大學生朋輩輔導工作站模式。相比于心理委員和學生心理社團模式,大學生朋輩輔導站更接近于一般傳統(tǒng)意義上存在的朋輩輔導。它一般遵循朋輩輔導員招募選拔、培訓上崗的機制,運用朋輩心理熱線、朋輩心理輔導面談等形式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有相對專業(yè)、穩(wěn)定和長期的特點。
(4)樓棟(宿舍)朋輩心理輔導模式。樓棟(宿舍)朋輩心理輔導模式作為一種朋輩資源的運用方式,將朋輩心理輔導工作建立在學生樓棟(宿舍)的基礎上,便于近距離實地接近學生和了解學生,能夠確保及時地發(fā)現問題,有效地解決問題,甚至在發(fā)現不能進行輔導的時候,能更快地轉給相關部門,以免耽誤大學生心理治療的最佳時期。
1.2 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現有瓶頸問題
(1)自身能力不足。大部分朋輩心理輔導員都是大學生自發(fā)性參與的,所以在人員選拔、培訓、督導和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以至于朋輩心理輔導員整體素質不高。這些學生大部分都只是對心理咨詢或心理輔導感興趣,他們大都來自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因為學校無法在短期內對他們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業(yè)務素質進行準確的判斷,因此也無法確保他們在輔導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基本原則和倫理道德與咨詢失誤等問題。
(2)工作缺乏連續(xù)性。大學生在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日常學習也比較繁忙且有壓力,就算短期內幫助了身邊有心理困惑的同學,但也不能保證后期持續(xù)穩(wěn)定跟進需要的咨詢技術與咨詢能力。還有就是,因為涉及保密原則,若臨時更換輔導對象又不利于前期和后期的朋輩心理輔導工作。
(3)學校重視不夠。學校忽視了朋輩心理輔導的功能,造成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建設體制較為松散,指導教師不足,輔導水平較低。這主要是因為每個學生或多或少地都會擁有一些不好的情緒和負能量,能真正承擔起朋輩心理輔導員這個身份的人并不是很多;而能指導他們進行輔導的老師也很匱乏,且專業(yè)能力也不敢保證,導致很多學生就算有心理問題也不一定會找朋輩去輔導,很可能直接尋找心理咨詢師。
(4)服務對象單一。在大學里面,心理朋輩輔導發(fā)生在同輩的同學之間,咨詢師與被咨詢者都是單一的學生。當問題超過了學生能夠解答和承擔的范圍之內時,那有問題的學生就很難得到及時的治療,并且當不專業(yè)的朋輩進行輔導時也未必一定是有幫助的,或許會適得其反。
2 音樂治療融入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中路徑與方法
2.1 音樂治療融入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中的路徑
(1)閨蜜互助。適合以男閨蜜或女閨蜜為團體,兩個人可以即興演奏,比如簡單的打擊樂,像拍打桶、盆、杯子等生活用品,讓拍打與心跳和情緒共振,從而達到釋放壓力、忘記煩惱、愉悅身心的目的。
(2)寢室活動。以寢室為團體,每周進行一次集體關于音樂療法的娛樂活動,如“聽歌識曲”的歌唱比賽,這有益于增進感情,促進友誼,緩解矛盾關系。睡覺前放一些幫助睡眠的背景音樂,可在寢室營造良好溫馨的氛圍,緩解學習疲勞,提高睡眠質量,同步入睡時間。
(3)社團實踐。以社團為抓手,開展關于唱歌或表演的同學聯(lián)誼會,或舉辦集體生日會,在融入音樂的同時,學生能放松心情,緩解學習壓力,傳遞正能量;還有利于提升和加強學生的組織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交際能力等。
(4)班級活動。以班級為團體,舉行大合唱活動,使學生們在這種比較大型的音樂活動中能敞開心扉、卸下包袱、轉化情緒、增進友誼交往,從而快速提升語言溝通能力與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的積極樂觀和大膽自信的態(tài)度。
2.2 音樂治療融入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的方法
(1)聆聽療法。大學生在學校難免會遇到學習、考試、戀愛、家庭、師生關系等方面的問題和壓力,在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很多生理及心理的問題。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可以通過聆聽音樂方法,組織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聆聽的音樂內容,以此方法來調節(jié)同學們的心理壓力,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2)音樂冥想法。在進行朋輩心理輔導的過程中,可以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播放學生熟悉且喜歡的音樂,使其在保持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專注于音樂冥想中。通過音樂的引導,讓學生通音樂靜心活動,充分釋放焦慮、緊張的情緒負能量,放松自己。
(3)音樂同化法。音樂同步的治療方法,是讓音樂與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保持同步狀態(tài),以便引導學生向預期的方向達到心理療愈的目的。為了順利激發(fā)學生的情緒,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心理情況,把握合適的時機,選擇對應的音樂曲目,使學生從音樂中獲得更多的感悟和轉變心態(tài),增強同理心和對他人的理解、尊重。
(4)音樂心理減壓法。當同學們遇到緊張、焦慮、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時,朋輩心理輔導員可以運用音樂引導想象中的肌肉漸進式放松技術,在舒緩的音樂引導過程中,緩解被輔導者的身心壓力,釋放其不良情緒,放松壓抑緊繃的肌肉狀態(tài),從而達到音樂心理減壓的目的。
(5)歌唱療法。朋輩心理輔導員通過組織大學生分別演唱自己喜好的歌曲或教唱勵志的歌曲,讓同學們充分釋放自己內在的負面情緒,借由同學之間的語言溝通、交流,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同時也有利于同學之間相互了解、相互融合,幫助同學們建立自信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 張勇.音樂治療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6-138.
[2] 劉取芝,閆明,趙東偉.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應用現狀、問題及展望[J].教育教學論壇,2014(49):277.
[3] 潘洪珍.高校朋輩心理輔導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7(4):129.
[4] 周曉博,李曉東.音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音樂,2019(19):119.
[5] 溫梅琴,張建新.關于音樂治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藝術評鑒,2018(05):164.
[6] 侯艷.論音樂治療的基本方法及其操作[J].黃鐘,2013(2):168.
作者簡介:張勇(1971—),男,山東汶上人,副教授,武漢科技大學藝術治療與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音樂療法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研究方向:音樂治療。
余園園(1995—),女,湖北武漢人,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