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新步小學 吳永輝
《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建議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尤其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想象力,開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比~圣陶先生也說過:“學習語文,無非是‘吸收’和‘表達’兩件事情。吸收和表達都需要分析、綜合比較、抽象與概括,這個過程離開了思維,將無法進行?!币虼?,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成為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課文中所蘊含的創(chuàng)新素材,同時創(chuàng)設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大膽質疑,開啟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教學《凡卡》一文時,我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質疑。文中有兩個地方很值得探討,一個是“回憶”部分,一個是結尾部分。學生在肯定了回憶中的鄉(xiāng)下月夜之美和砍圣誕樹的歡樂后,提出疑問:“孤苦守夜的爺爺怎么會有心情去欣賞月夜美景?難道在嚴寒的冬日到野外砍樹是那么輕松、愉快、歡樂嗎?”我及時表揚了質疑的同學,同時鼓勵學生自己通過思考、理解、討論等方法去尋求答案。學生的思維活躍,大家都各抒己見,教師再引導他們體會“人在痛苦的時候回憶幸福會更加痛苦”的意思。這樣更能襯托出凡卡的孤獨和痛苦,反映出凡卡向往自由和渴求脫離苦海的強烈愿望。
在閱讀教學中,積極誘導學生質疑問難,對催生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至關重要。如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在初讀課文后提出自己有疑惑的問題。有一個學生舉手問:“周瑜為什么要害諸葛亮?”有了這個開頭,課堂上頓時熱鬧起來了,問題一個個出來了:“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要害他,為什么還要立下軍令狀?”“為什么諸葛亮借箭能成功呢?”“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這時我及時對提出質疑的學生進行表揚:“大家都很棒,提出的問題非常好,這些都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解決的一些問題,如果大家都能動腦筋,提出一些自己有疑惑的問題,然后大家一起來解決,學習就能更上一層樓?!彪S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來回答這些學生的疑惑。通過這樣的誘導質疑,更能催生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都配有生動的插圖,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圖來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負荊請罪》一課時,我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廉頗和藺相如兩個角色。我要求學生把自己當作圖畫中的人物,展開自己的想象,說出自己內心想說的話?!傲H”背著荊條,來到“藺相如”面前跪了下來說:“藺大人,都怪我這個人心眼小,不明白您的心思,常常在別人面前羞辱您?,F(xiàn)在我知道自己做錯了,請您大人不計小人過,原諒我吧?!碧A相如趕緊走過去說:“不,不,廉將軍,趕快起來,人非圣人,都有做錯事的時候,現(xiàn)在你明白了我的心思,我真的太高興了。事情都過去了,不要放在心上,趕快起來?!闭f完把廉頗扶起來,兩人手拉著手,坐了下來,親密地交談起來。通過學生的模擬表演,把圖中的無聲語言變成現(xiàn)場的有聲語言,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想象力,同時也加強了語言表達訓練,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閱讀教學中,特別是利用課文中的詞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更有助于學生入情入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金色的魚鉤》一文教學時,我就緊緊抓住課文中的中心句,訓練學生的想象力。文章的結尾寫道:“在這個長滿了紅繡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含義極為深刻,學生不易理解。我并沒有直接把句子的深刻含義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反復誦讀老班長那感人肺腑的話語,回憶他那催人淚下的一幕幕動人的事跡,想象他那揪人心腸的動作和表情,分析他那沉著而焦急的內心活動,讓學生由此獲得真切的感性認識,從中體會“金色”的價值,明確“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一句不是在描寫“這個長滿了紅繡的魚鉤”,而是緊扣課題,象征著老班長對革命事業(yè)高度負責的責任感以及對戰(zhàn)友無限關懷、舍己為人的高尚品德,它將永遠激勵著人們不斷前進。
許多課文出于表達的需要常留有“空白”,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空白”,讓學生憑借語境展開想象進行補充,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如《窮人》一文中:“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些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5 個孩子已經(jīng)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這幾個省略號表示桑娜的內心活動時斷時續(xù),由矛盾到平靜的心理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桑娜對西蒙一家的關心及心地善良的品格。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大膽想象,積極討論,提示這些空白的蘊含,發(fā)掘文章的藝術美和人物的內在美,同時在填空這些空白的過程中使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培養(yǎng)。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途徑多種多樣,這有待于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研究、總結。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就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