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菊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qū)楊集小學 安徽 淮南 232082)
在這種錯誤的教學理念指導下,語文課程實施過程基本框定在文本與教參的范疇,只偏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漠視了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教的死,學生學習方式也過于死板、僵化。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久而久之,學生不僅喪失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失去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動力。
那么,如何提升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呢?保護每一位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使每一個學生能做到樂學、會學呢?在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做了一些探究,愿于同行分享!
上好課前說話課,也俗稱課前“三分鐘”。對愛上語文課的學生影響很大,小學生年紀小,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烈,喜歡展示自我,這是上好課前“三分鐘”的有利條件。三分鐘說什么?怎么說?教師要先安排好??梢宰寣W生自愿報名,然后教師編號排列,每節(jié)課一人,剛開始教師可規(guī)定內容,講一則成語故事,講完了把成語寫在黑板上,聽的同學在本子上記錄積累。時間長了,學生可自選講話內容,如故事、笑話、所見、所聞等等,原則上是說一段完整的話,有教育意義的話。每周進行一次評比,講好的要表彰獎勵。這項活動很受學生歡迎,時間短,收效大,一人準備,全班收受益。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我在每單元轉換時,在每篇課文的銜接時,在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課的開始時,都要設計新穎的,簡明生動的,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如我教《跳水》一課的導語: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叫《跳水》,這篇課文是世界著名的作家托爾斯泰寫的。故事內容是寫一個小孩子為了追一只頑皮的猴子,不知不覺爬到船桅桿的頂端,船上的人看到此景都嚇呆了。因為只要孩子一失足,就直摔到甲板上沒命了。情況危急,場面驚險!說到這兒,我馬上問到你們希望那個小孩怎樣?想知道課文的結果嗎?那么請您自己打開書讀讀《跳水》找出答案吧!然后同桌交流受到的啟迪。我話音剛落,學生就迫不及待的 入情入景,帶著問題進入文本。簡短的幾句,就點燃了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更激發(fā)了他們讀書的興趣!
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脫離不掉“解題、作者簡介、分段分層、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在這樣方式的教學中,教師是居高臨下的權威,學生始終處于壓抑的地位,被動的接受,死記硬背,機械訓練,教師教的累,學生學得累,甚至有的學生對語文產生厭惡的情緒。要想讓語文課堂吸引學生,就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薄墩Z文課程標準》也強調:“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边@也就是說作為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上千方百計的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悄然實現(xiàn)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轉變。要想堂堂課上都充滿活力,教師就要花時間從不同的課型中去尋找不同的興趣點。講讀課是語文課本的“重頭戲”,知識點多,學習任務較重。教學中我不是以教師的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讓學生在主動積極地思維和情緒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如我教《記金華的雙龍洞》,文中具體寫作者參觀雙龍洞,乘小船通過孔隙的真是感受時,我先讓學生讀課文了解孔隙究竟是怎樣的低矮狹窄,小船是怎樣的小,接著請學生上臺表演坐小船過孔隙的情景。這樣既直觀,又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學生感到學習課文既充實又輕松愉快。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始終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自讀課文通俗易學,我給學生提供讀的機會,說的場合。如詞匯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要讓學生朗讀,在讀中感知;有一定情節(jié),篇幅較長的文章,主要安排學生說,復述課文,可以按原文簡要復述,也可以創(chuàng)造性復述,復述清楚了,基本內容也就掌握了。有的課文后設計了寫作訓練,如改寫、續(xù)寫、縮寫等等,課堂上先讓學生口頭作文并進行評議,課后再讓學生寫,這樣這樣聽、說、讀、寫的結合方式,才能使學生產生濃厚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語文課程評價,過分的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用一張試卷按照統(tǒng)一的命題的“標準答案”,而且試卷中考死記硬背得題多,學生不敢做的題多,如天空是________。A、藍藍的B、陰陰的C、黑黑的D、灰灰的。填空題:閱讀說明文首先要________。這樣的題目學生不可能考好,會挫傷絕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語文教學評價試卷命題極其重要。必須改變以往不科學的試卷命題的基本原則,試卷命題要以課標為依據(jù),以三維目標的高度命題為前提,還要樹立大語文觀,體現(xiàn)試卷的開放性、綜合性、應用性。少考記憶性、學生不敢做的題目。這樣絕大多說的學生才能考好,他們才不感到自卑,才能增強自信心,從中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總之,只有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不斷地更新教學方法,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能使語文教學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