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鳳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qū)第二中學 湖北 武漢 430000)
人類已步入21世紀,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并逐漸走進課堂,促使傳統(tǒng)教學觀念、教學機制、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發(fā)生改變。多媒體教學是集圖、文、聲、像等多功能為一體的一種技術,正以其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促進了教學技術的信息化,使課堂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得到顯著的提高,也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更大程度的發(fā)揮,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那么,到底什么是多媒體教學呢?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老師習慣了運用多媒體教學,但運用多媒體教學,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只有正確認識并解決問題,才能發(fā)揮出多媒體教學的巨大優(yōu)勢,使其更好的為教學服務。以下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學“實戰(zhàn)”中感受到的問題并做出調整的心得體會。
處在教學前沿的教師都知道,現在運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各項教學活動的一個硬性的要求,什么驗收課,公開課,交流課,示范課……是否運用了多媒體是評分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但是不少教師制作課件的能力卻是有限的,所以在需要運用課件的時候,像我一樣的許多教師只能在網上大量下載一些相關內容的課件進行拼接,組合,制作出來的課件要么非常精美,各種動畫,色彩極其吸引學生眼球,要么不很連貫,與老師自己的思路鏈接不上,導致上課時顛三倒四,重復或遺漏,浪費了時間。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做出的調整是一定要認識到多媒體課件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應以實現最終教學目的為宗旨,不能為用課件而用課件;在非要使用課件的時候也不能喧賓奪主,應盡量減少大量使用動畫等的操作,因為那樣會弱化教學主題。
由于多媒體課件可以事先把要講授的內容制成圖片,甚至是上課時要說的話也可以事先備注在旁邊,所以有的教師獲得課件后就忽視對所帶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教學內容的準備,上課時就顯得生疏,淪落為對課件圖片的復讀和解釋。我們曾經聽過這樣的公開課:一節(jié)課教師重復最多就是“同學們,把屏幕上的內容一起讀一遍”、 “同學們屏幕上的這個的意思是……”這樣的課堂因為缺乏師生內在情感的交流和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的動機,所以效果一般。
記得有一次跟領導們一起聽一位資深教師的示范課,突然停電了,事后交流時領導的一席話讓我深有感觸:好的教師應該是以多媒體電腦服務于人,而不能人屈服于電腦,我們應該以在沒有電腦的情況下也可以完成一節(jié)精彩的高效課為目標來要求自己。
使用過多媒體教學的教師都能感受到,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大大豐富教學內容,屏幕的快速投放可以在短時間內播放大量的信息,而且節(jié)省了傳統(tǒng)教學的板書、繪圖的時間,可以在相同的時間里講授更多的內容,所以有些教師熱衷于使用課件,對于傳統(tǒng)教學的 “一只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本書”模式萬般嫌棄,吐槽說:上一節(jié)課弄一身灰、怎么講都懂不了,還不如用多媒體放一遍……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正是因為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太大,節(jié)奏快,所以導致教學重難點不突出,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到教學思考中來,只是盲目的記筆記,從眾心理導致人云亦云,不求甚解。大部分學生需要在課后再花大量時間去消化整理,時間久了問題自然就大了,其實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只是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了多媒體這一特殊工具而已,我們需要處理好現代與傳統(tǒng)教學的關系,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之前,先要問問自己,這節(jié)課是否需要使用多媒體,使用多媒體能否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最好還要思考一下,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時候應該要采用哪些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與之相配合,處理好多媒體聲、光、色與黑板、粉筆、教師的講授甚至是肢體語言間的關系,把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吸引在教學內容上,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正確處理好教學活動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介間的關系,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的感染力??偠灾?,世間萬物都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我們應去偽存真,取其精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但也需要認識其不足,克服其缺點,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真諦“教育是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實現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