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慶鵬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當前,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中逐步得到了重視。但是,由于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往往忽略了過程的重要性,沒有合理的評價方法,因此,生命安全教育很難用傳統(tǒng)方法對實施安全教育的情況和學生掌握的程度進行評估,也缺乏相對更多的真實情景體驗。拓展訓練恰好能在訓練本身中凸顯安全教育功能,在生命安全教育實踐性表現(xiàn)顯著。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以拓展訓練的形式開展生命安全教育,采取定性、定量相輔相成的方法來對教學活動進行評估。
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系統(tǒng)越來越多地認識到了生命安全教育意義的重大,其研究也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生命安全的內涵,就是教育人重視生命安全以及習得保護生命安全、開發(fā)生命潛力的技能。各個不同階段、不同教育領域對生命安全教育的定義不盡相同,但所呈現(xiàn)出的共同特征是對生命的珍視及在危險、緊急情況下的生存問題的重視。具體說來,生命安全涉及的領域是廣泛的,如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這些都屬于廣義的生命安全教育的大范疇,雖涉及的問題稍有不同但它們有大致相似之處,就是研究對生命的敬畏與珍惜以及緊急避險和救護類的問題。生命安全教育涉及的具體問題十分繁多,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很多突發(fā)情況和外在因素都會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如人的生存離不開水和食物、人的體溫必須保持恒定、火災等自然災害將對人的生命造成摧殘性的毀滅、人體不能承受刀槍暴力等等。所有與生命安全相關的因素和問題都在探討范圍內,各個領域對生命安全的研究都一致地指向于對生命的保護,即盡可能地制造和維持生存條件,盡可能地消除和規(guī)避不利條件。
從實際的教育教學情況來看,學校對學生的生命安全的卻是采取了一些理論教育和實踐指導,如向學生宣講了險境求生知識、消防知識,又如進行了消防演練、地震演習等等。但是,據調查發(fā)現(xiàn),學校的這種教育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安全教育缺乏經常性和深刻性。這與我們所期望的通過生命安全教育切實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自救能力,規(guī)避自然災害、突發(fā)事件所帶的風險相去甚遠,并沒有解決任何實際問題。學生的生存能力是要在真實的模擬環(huán)境中激發(fā)出真實的情感體驗才能得到鍛煉和提升,走形式非但不能起到提前防范和提高素質的作用,反而會讓學生覺得這就是兒戲,而對危險放松了警惕失去了防備,久而久之產生倦怠心理,當真正發(fā)生險情時往往意識不到,容易驚慌失措,從而造成嚴重后果。
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日本做得要比我們好很多,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鑒。其中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認真和執(zhí)著的精神。日本的生命安全教育開始較早,小學就階段就已經開始,并且他們對生命安全的教育已成為常態(tài),嚴肅而認真的避險演習經常進行。其歷史根源在于日本本身是一個多自然災害的島國,這就迫使他們不得不重視災害所帶來的威脅。尤其是地震災害的預防與演練演習頻繁,當?shù)卣鹫嬲l(fā)生時,日本學生所表現(xiàn)的從容和理智讓人嘆服,正是日常的堅持和認真,當他們面對災難時能從容不迫地有序應對,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最有效的避險反映和對生命的保護措施。與日本相比,我國所遭受的自然災害并不少,由于地形復雜,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有發(fā)生,但是我們的生命安全教育沒有跟上,在自然災害面前的自救能力還很弱。據調查了解,我國在生命安全教育過程中缺乏體驗式教育,更多的是口頭叮囑,就是在開班會的時候可能會談到安全問題,但往往是照本宣科,宣讀安全守則、規(guī)章條例,告誡學生遠離危險,這種教育結果是沒有效果的,當遇到危險時仍然是手忙腳亂不知所措,沒有規(guī)避威脅的能力。在我國的學校安全教育中,像安縣桑棗中學那樣能做到日常演習的學校并不多見。
拓展訓練與一般的理論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打破了抽象的定義和概念等理論設定,直接讓人置身于真實的情景之中,它是真實可感的,促使人直面困境超越自我。在拓展訓練過程中,人所面臨的困境具有明確的指向性,指向未來,直接映射到未來工作和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困境,經過這種拓展訓練,人對困難環(huán)境的應對能力、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等都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當面對生活和工作的險境時,人的潛力會再次被激發(fā),迅速而勇敢地解決問題,這種效果是理論教育遠遠達不到的。究其原因,理論教育始終是間接的,它不能直接轉化成人的能力,甚至很難引起學習者切身的思考和共鳴,然而拓展訓練則是思考問題、全力以赴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認知、有思考、有行動,人的潛力被激發(fā)出來,透過行動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拓展訓練中安全是核心,只有保證參與拓展訓練的人是安全的,拓展訓練的效果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保證安全的前提是增強安全意識,在訓練過程中要防范各種有可能危情的發(fā)生,這就需要在訓練前將各種不安全因素及應對措施考慮清楚。比如,在拓展訓練中有一個經典項目叫作空中斷橋,這個項目要求體驗者爬到9 m高的立柱上,站于斷橋橋面上,兩臂自然平伸保持身體平衡,然后移動至斷橋一側邊緣,之后腳用力蹬,使身體向前躍出,落于斷橋的另外一側,平穩(wěn)走到終點。這是一項危險系數(shù)很高的項目,在體驗之前體驗者需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掛好保護繩等,完全了解整個項目過程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充分地做好安全準備才能開始項目體驗,讓體驗者始終能感受有可能來自外在環(huán)境的危害,將危機意識貫穿于整個項目的始終。在此過程中人們會把這種危機意識不知不覺轉化成為安全意識,從而能夠更加淡定地面對突發(fā)的危機。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即使是心理準備。所以,拓展訓練對提升人們的安全意識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
拓展訓練的項目都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求人們在參與之前要有一定的救助能力。救助能力的強弱主要體現(xiàn)在對救助知識的掌握與否和自身身體素質的好壞。而絕大部分的拓展訓練都是在戶外環(huán)境中進行的,如遠足露營、登山攀巖、野外定向等;在訓練中會利用各種訓練設施,如高架、繩網等。所以,在面對這種復雜環(huán)境時遇到危險情況的概率相對較高。雖然在訓練中更多體現(xiàn)而是心理挑戰(zhàn)而不是大強度的體力付出,但都是以親自參與活動的方式完成的。小到從簡單的趣味游戲熱身,大到高空、水上等項目的挑戰(zhàn),拓展訓練的很多活動都是設想如何逃生、完成救援和搶險等任務的。在此過程中,拓展教師巧妙地將爬行、跳躍、躲閃、鉆過等救助能力引入項目中,不僅鍛煉了參與者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還切實地提升了體驗者各方面的救助能力。
一切教育要入腦入心,要轉化為人的能力都必須具有真實的體驗,間接的學習很難轉化為人應對日常生活狀況的能力。但是,考慮到人身安全保證問題,生命安全教育不能在真實的情況下進行,這樣的情況下,拓展訓練就發(fā)揮出了它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所具有的優(yōu)勢——體驗性強。拓展訓練直接模擬真實的環(huán)境,有很強的體驗性優(yōu)勢,既保障了學生的安全,又保障了學習的效果。一方面,從智力拓展游戲到高空挑戰(zhàn)、搶險項目等所有的拓展訓練,都是要求參與者親力親為,因此,拓展訓練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體驗性;另一方面,基本上拓展訓練的場地都是選擇在戶外,這就直接地以高度的體驗性鍛煉了學生野外生存的能力。并且,拓展訓練直接以生命安全教育為課題和教育目的,比普通體育實踐更加直接,它既對學生的體能和身體素質進行了考驗和鍛煉,又直接教會學生如何避險、如何自救、如何保護同伴。
拓展訓練中的團隊項目種類眾多,且十分重視團隊的作用,這也是校園開設拓展訓練的一個重要原因。拓展訓練將一個個人放置到不同的團隊中,教會了人們如何去協(xié)作、交流、溝通。在拓展訓練中鍛煉的是個人的素質,側重的是團隊的能力,一個人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一個團隊能否成功,團隊的勝利才算最終完成任務。有效的溝通和集體的力量的匯聚直接影響拓展訓練中團隊的戰(zhàn)斗力,這也是社會生活的縮影。社會是由人構成的,我們的工作和學習都處于群體中,怎樣在群體中發(fā)揮作用、怎樣統(tǒng)觀大局、怎樣協(xié)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素質拓展中重視的能力。因此,拓展訓練對充分弘揚團結精神、提升團隊的戰(zhàn)斗力起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生命安全教育對體育教育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體育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生命質量,體育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是生命能夠保全,生命安全教育是體育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學校要將生命安全教育納入體育教育的理論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在理論課堂上潛移默化地向學生灌輸生命的意義及價值,推崇生命活力,將這種理念融會在整個體育理論教育中,使學生從道理上明白生命的可貴。另一方面,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展現(xiàn)生命力量和美的視屏、音頻資料,引導學生樂觀、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使學生懂得欣賞生命之美,形成對生命的熱愛。以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激發(fā)學生對運動的熱情,使學生得到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在此基礎上,體育教師提醒學生要愛惜生命、重視安全問題。通過理論的熏陶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重視生命安全,達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
生命安全技能教育可以融合在體育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首先,實踐訓練課項目的選擇上,以青年學生的興趣為主,并融入生存技能的教育和培養(yǎng)。在體育訓練方面,戶外訓練應受到重視,拓展訓練是對學生進行生命安全教育的絕好時機,如攀巖、游泳等。拓展訓練可以讓學生有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體驗生命的原生力量,習得最真實的生存技能,并從中學會自我防護,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體育實踐課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自我保護在體育運動中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可以定期開展安全演練和安全項目實踐教學活動,來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應急、應險能力。
生命安全教育的方式較多,拓展訓練可以作為其中一種教育方式,拓展訓練中的項目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關于分類和從生命安全教育的技能角度來分,拓展訓練可大致分為逃生技能類、珍愛生命類和生活安全類這3大類;從生命安全教育的風險性角度來分,拓展訓練大致可分為較高風險項目、一般風險項目和較低風險項目3類。
拓展訓練的分類與體育教材中對體育項目的分類是不一樣的,也不能用傳統(tǒng)的方式去量化其層次和水平,因為它訓練的是一種逃生技能,表現(xiàn)為一種綜合素質。只要能夠達到提升生存技能、開發(fā)人的潛力,可以采取不同項目的多種搭配,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分類。拓展訓練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學生、家長和老師的重視??上驳氖?,基礎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越來越多地教職人員都已經重視到了推展訓練對學生的積極培養(yǎng)作用,紛紛指向了素質拓展訓練的研究和實踐。教師和學生都對拓展訓練有著很高的熱情,并盡可能地在利用校內外環(huán)境、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拓展活動, 有條件的學校甚至還專門建設了拓展訓練場地。隨著學校和教師們的不斷努力,拓展訓練將會越來越多地進滲透到體育教學活動中,為學校生命安全教育的開展釋放出越來越大的能量。
本文對生命安全教育的實施狀況以及拓展訓練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的價值等進行分析,擴展訓練是一門實踐能力強、應用范圍廣的課程,因而在開展研究時需要豐富的實驗案例支撐,將科學合理的理論研究切實運用到社會實際中,同時用多樣化的實踐成果進一步敦促理論研究的不斷發(fā)展,探究了拓展訓練與生命安全教育的辯證關系,生命安全教育是拓展訓練的前提條件。
學生應加強自身身體素質的練習,多了解拓展訓練與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論知識;學校應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教育學生掌握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識和技能,科學合理開展多樣化的拓展訓練活動;國家應加強宏觀調控,加強拓展訓練活動基地建設,培養(yǎng)生命安全教育及拓展訓練方面的專業(y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