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輝 蘇銀娜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社會發(fā)展的步伐逐漸加快,漸漸形成了目前的“地球村”的格局,由于國際間的交流越來越多,造成國內對高素質、高水平翻譯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但實際情況卻顯現(xiàn)出國內這方面人才的匱乏。針對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對翻譯人才的需求,教育界對案例教學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對案例教學法在筆譯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筆譯人才;特色應用
【作者簡介】胡亞輝(1977.03-),女,漢族,河北承德人,河北傳媒學院國際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教學;蘇銀娜(1978.01-),女,漢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傳媒學院國際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英漢翻譯和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受2019年河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研究課題科研合作項目重點課題《案例教學視閾下筆譯人才培養(yǎng)研究》(課題編號:JRSHZ-2019-01043)資助。
一、案例教學法概述
案例教學法從20世紀20年代由美國哈佛學院首先倡導的,它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共同對案例或疑難問題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宗旨是鍛煉學生在任何條件下做出決策的能力。從字面角度來看,案例就是用具體實例對某一案件進行說明,它具有真實性、典型性以及啟發(fā)性三大要點,而一個成功的案例必須同時具有這三個要點。案例是案例教學過程中的基礎,其實例的真實性不但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提前感知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而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案例教學應用于筆譯教育時,要把握好案例教學與筆譯教學的關系,在傳統(tǒng)的筆譯教育中側重于使教學對象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強調的是對知識的灌輸與記憶,從而忽略了實踐性。而案例教學則是主要以強調實踐為主,能夠針對性地使學生的實際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比如,案例教學中主張學生從大二或者大三時,就可以到對口的翻譯公司或者出版社等進行實習。在案例教學中還要求對網(wǎng)絡和現(xiàn)代化技術的充分運用,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和實戰(zhàn)平臺,另外還要加大師資力量的針對性的培養(yǎng)和聘用,以及加強學校和相關企業(yè)之間的相互合作等。因此,在具備了這些認知環(huán)境和實踐平臺的基礎上,案例教學可以更好地彌補傳統(tǒng)筆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二、案例教學法在筆譯教學中的特色應用
在筆譯教學的過程中,案例教學從確定教學目標、案例選擇、案例布置、案例討論以及教學評價和反饋等方面加以應用,從而更新筆譯教學的傳統(tǒng)觀念,使筆譯教學在筆頭訓練和口頭傳授的基礎上將實踐資源融入教學過程,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
1.針對性選擇案例確定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分析,進而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因為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在此基礎上組織教學材料。在傳統(tǒng)筆譯教學的過程中,對文學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較為側重,在講授時以人文素養(yǎng)為主,從而忽略了與社會需求的對接;其次,教師的專長、教師的興趣、教授課程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點以及一些不足,因此教師應提前準備一個詳盡的教學計劃,在明確課程目標的基礎上將案例與理論緊密相連,教師在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述時,同時還要尋找一些具有專業(yè)性、權威性、時新性、豐富性、代表性、疑難性的案例進行說明,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多視角地看待,可以對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激發(fā)的作用。
2.針對合適的案例加以布置并討論。在案例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基于學期教學進度和周教學計劃的前提下,將案例的全部或是部分提供給學生,并且明確各項要求,促使學生對案例進行自我學習或小組討論,而這是案例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討論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還可以促進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筆譯能力,這種課上課下的互動與交流方式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對認知的主動性,從而在學生構建新知方面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教師在布置案例時,要從大量的翻譯實踐材料中對合適的案例進行重新組織,使其能夠和教學進度相適應,在案例不是很恰當?shù)那闆r下,還需要教師親自動手進行編寫,從而給學生展示出一個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在這個過程中,由于一般的翻譯材料中的語料通常使用獨立的句子或是短篇的形式出現(xiàn),相互之間不但缺乏整體性,而且每個語料還缺少了必要的背景闡釋,因此,在布置的過程中教師應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從而通過提升“整體性”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3.針對案例教學評價和反饋。在確定教學目標并選擇適當?shù)陌咐M行布置與分析之后,最后的評價與反饋是案例教學的最后一步,也是對學生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的一個總結。就像教師的教學效果是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反饋以及學生的成績進行客觀評價一樣,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以教師的評價、學生之間互評以及自我評價來呈現(xiàn)的。在案例教學過程中,仍舊在評價體系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價方式不夠科學,從而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難以得到提升。案例教學法評價體系的構建除了學校的研究外,還需要通過校際聯(lián)合與校企合作等方式來進行構建,這不僅有利于構建出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而且對于案例教學法在筆譯教學中應用程度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呂冰.翻譯教師筆譯教學實踐性知識的個案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