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應斌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新會鎮(zhèn)學校,四川 遂寧 629000)
引言:當今時代飛速發(fā)展,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廣泛的滲透到了各個領域之中,作為教育工作者也要與時俱進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為教學增添生機和活力,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展示個性,并提升學生的朗讀、空間思維整合運用等各種能力,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課堂上的工作強度并提高知識傳輸?shù)男剩@也恰恰彌補了傳統(tǒng)教育的缺陷,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使之真正服務于語文課堂教學,從而開創(chuàng)語文教學嶄新的格局。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從根本上增強了語文課堂的表現(xiàn)形式,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課堂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在現(xiàn)代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只需要利用備課時間去收集相關資料并加以處理,就可以把課文中復雜文字所表現(xiàn)的出來的內容以一個直觀、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利用視聽結合把課堂“講活”,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豐富表現(xiàn)形式,使之更加有利于調動課堂氛圍讓學生專注與課堂,并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能夠取得更高的實效性[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的學生的一個特點就是對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一旦對于所學內容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而且教師對于課本知識的傳授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寓言《亡羊補牢》的教學之前教師應該意識到課文中所講述的是一個年代久遠的故事,文中又涉及到一些如“羊圈”等特有的名詞,這對于學生尤其是城市中的學生來說應該是十分陌生的,如果對課文進行傳統(tǒng)方式的講解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各種疑問并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這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的時候先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播放一段《喜洋洋與灰太狼》的動畫片段,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動畫片中的“羊村”來給學生解釋“羊圈”的意思,還可以讓學生直觀的了解狼與羊的天敵關系,在此基礎上課文教學也更容易開展,更重要的是學生們都比較喜歡看動畫片,合理的課前導入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之中,并對接下來所學的內容產(chǎn)生了興趣。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思想還處于萌芽時期,課文中有大量內容和知識點是他們這一年齡段無法去理解的。而教師在傳統(tǒng)語文的授課中,往往都是用一些成年人的語言和思路去教學,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的教學是十分低效的。因此在教學中可以恰當?shù)氖褂枚嗝襟w技術把課文中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活的東西,加大對學生感官的刺激,使學生能更加輕松的接受老師所表達的內容,避免了教師與學生無法達成思維上共鳴的尷尬,因為相較于枯燥的文字表達,感官上的刺激更容易使學生去理解相關的課程內容[2]。
例如在《火燒云》的教學中,大綱要求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火燒云顏色變換頻繁、形狀豐富等特點。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簡單直接的語言進行講述火燒云的形狀特點的話作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很難產(chǎn)生一個空間上的概念,但是如果將課文中的內容通過幻燈片等多媒體技術展現(xiàn)出來,那些像馬、像狗、像獅子的火燒云就會變得栩栩如生,這種通過刺激學生視覺上感受,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課中,課文中雖然對我國西部的自然環(huán)境有細致的描寫,但對于遠在萬里的學生們來說這里是一塊陌生的地域,不僅無法體會到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也很難理解鐵路修建所面臨的重重困難,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如《航拍中國》、《最美公路》這類的影視資料,先讓學生了解當?shù)靥厥獾淖匀画h(huán)境,然后再去理解建設者們的執(zhí)著精神,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把課文內容以更直觀方式傳輸給學生,讓學生對于課文中所提到的內容有了空間和思維上的認知,同時也降低了學習難度還提高學習效率。
結語: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已經(jīng)成了新課改的基本要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教學技術已成為教學模式改革的新契機,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輔助語文課堂是一種高效率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它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tài),它對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有著事半功倍之效,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為我們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產(chǎn)生了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