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雯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銅山實驗小學 江蘇 徐州 221100)
實際教學中,為提高講解示范教學的質量,我們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及教學理念,要深挖講解與示范中的細節(jié),突出其內在的聯系性,進而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體育學習環(huán)境,最終實現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質量的全面提升。
首先生理要素。單從運動生理方面的理論分析,學習體育動作應當屬于建立運動條件反射并鞏固的過程,該過程中主要是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在發(fā)揮作用。小學生“第二信號系統(tǒng)”的發(fā)育尚不完全,因此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一直是其學習、探究的“短板”,他們對于體育動作的理解很容易會出現偏差,所以教師在講解示范時的動作要盡可能做到準確無誤,講解也應當做到清晰、突出重點。日常教學中,正確的講解示范可以對小學生的大腦皮層產生刺激作用,具體表現為學生將產生強烈的興奮感。雖說“興奮感”只會在短時間內產生作用,但依舊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教師的講解之中,進而在教師的專業(yè)指導下掌握特定的知識點并最終建立起運動條件反射。其次心理因素。正確的示范講解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產生誘導,我們其實經常會聽到學生喜歡哪一門課或不喜歡哪一門課的看法,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并沒有存在本質性差異,只是某些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學生要更容易接受。綜上,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精煉的示范與講解來培養(yǎng)起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最終實現小學體育教學的良性發(fā)展。[1]
以“隊列和體操分布”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這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相對基礎的一部分內容。其中涉及到了整齊報數、集合、排隊以及隊形變換等諸多內容,雖說相對繁瑣,但卻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基礎。對這部分內容展開教學時要做到精準的講解與示范,尤其涉及到報數、集合以及解散等內容時,要用“聲情并茂”的方式激發(fā)起學生的參與興趣。報數時要做到連續(xù)、鏗鏘有力,隊形變換時要做到快速、安靜,切忌交頭接耳、左顧右盼。教師只有直觀的將這些要求展示出來,才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進而讓其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做到嚴格要求。
2.1 講解 。首先語言精練,抓住重點。小學體育教學要做到“精練多講”,盡可能用最簡潔的語言將知識點傳遞給學生,還要做到多講。室外上課不比室內,主觀外界因素很容易會對學生的聽課注意力產生干擾,這其實也說明了抓住關鍵講解的必要性。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深入挖掘教材、明確教材目標,在把握教學技巧以及教學理念的前提下仔細推敲,從而保證自己在課上的講解能夠滿足上述要求。將復雜的體育運動原理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出來是體育教師教學技能的重要體現,再者,每一項技術動作也都有其側重點,所以若能夠抓住重點進行講解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在講解“跳箱分腿騰躍技術”時,我們可以將其技術原理使用如下語言進行概括:“跳起時兩臂伸直,含胸、提臀并收緊,推手頂肩時要快而脆,急振挺身落地穩(wěn)”,在概括的基礎上配合專業(yè)的示范便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筆者在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首先用一套標準的動作贏得了學生們的關注,當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筆者的示范之上時再使用專業(yè)的語言進行講解便在現有基礎上實現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其次講解要做到由易到難,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接受與獲取是一個循序漸進地過程,由易到難展開講解能夠避免學生在后續(xù)練習中出現動作失真、反應遲鈍的問題。
2.2 示范。首先示范目的明確,動作準確合理。在進行示范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動作準確合理,使學生能夠在最開始學習時便可以建立起對于特定動作的主觀印象?;緞幼?、慢動作的分解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再者,示范的本質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看清特定的動作要領,因此目的明確也是十分重要的。其次示范還需要抓住主要矛盾。特定的運動技術動作之間往往存在內在的聯系,所以切忌人為割裂技術環(huán)節(jié)的構成。教師需要做好示范教學的主要矛盾,明確示范什么、為什么示范、怎樣示范等問題。在此基礎上配合特定的講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示范時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盲目展示一些高難度的技術動作可能會達到提高課堂活躍度的效果,但卻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以“推鉛球”這一動作為例,教師在示范時需要將滑步、蹬地、轉體、頂髖、挺胸以及推手等動作結合起來,如此學生才能夠在腦中建立起 “如何將鉛球推出去”的主觀映像。在示范的過程中需配合語言強調,主要環(huán)節(jié)是在頂髖、蹬地以及推手之上。
總之,講解示范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經常會用到的一種講解方法,把控好其中的細節(jié)以及技術要點是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這一教學方法作用的關鍵。以上筆者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的優(yōu)化落實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