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修
(廣東省四會市四會中學 廣東 四會 526200)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現實中,信息技術課課時有限,一般一周只安排一節(jié),如果按其它文化課開展教學,課堂時間嚴重不足,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前教育部長陳至立指出,“我們萬萬不能把信息技術教育按照學習一門學科的老辦法去講、去學、去考,那將窒息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苯虒W中,如果我們能改變教學理念,調整教學思路,嘗試運用“翻轉課堂”,定能提升信息技術課教學效益。
所謂“翻轉課堂”,是指把“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yè)”的教學結構翻轉過來,構建學生學在課外,以自主學習為主,伴以同伴、老師參與學習;驗在課內,通過生生、師生間交流進行問題的深入探討,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的教學結構。由此可見, “翻轉課堂”其實是一種基于項目學習的教學模式。它從根本上翻轉了傳統教學結構、教學方式和教學流程,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從而改變教師的角色定位,讓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榇龠M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指導者。如何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有效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面援例略談。
受信息技術課時限制,老師在實施“翻轉課堂”時,常常課前將每節(jié)課要講授的內容做成視頻或PPT放置在網絡相關平臺中,交給學生課后在家,或者在校午休等空閑時間,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中,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氛圍輕松,節(jié)奏自定,進度自控。如,學習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多媒體技術應用》(選修)第三章第二節(jié)“音頻信息的采集與編輯”內容時。課標要求學生使用CoolEdit Pro 處理音頻信息,進一步掌握音頻信息獲取與加工的基本方法,體驗音頻信息在表達、交流中的運用效果。因此,教師根據課標要求,可布置學習任務交由學生課后完成:要求學生參考教材用Cool Edit Pro 制作個人音頻作品。不過,由于信息技術課程本身與互聯網密不可分,網絡世界對高中生來說充滿誘惑,很容易分散學習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同心協力監(jiān)督學生的課外學習,促成學習任務的完成。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時,老師可參與學生學習過程,通過網絡進行實時交互指導,也可示范,做好課件供學生參考。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受學生生理、心理以及學習基礎,自控能力的影響,大部分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很難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這需要老師加強監(jiān)管,有力調控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益。課外學習強調自主,課內檢驗強調合作探究。學生可在課堂交流自己自主學習經驗和體會,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原因,通過討論交流,共同完成任務。如,許多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都遇到了不同的困難,制作的作品感覺不滿意。于是,教師通過演示操作,進一步讓學生發(fā)現問題,對比差距,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可在課堂示范用Cool Edit Pro 制作自己的歌。
第一步:選一首自己喜歡又熟悉的歌曲,如“兩只蝴蝶”;找到它的伴奏音樂,保存到計算機中。如網上找不到,Cool Edit Pro 可以用原唱歌曲來制作伴奏音樂。用“Vocal Cut”(剪切歌聲)功能加上濾波器消除人聲,就得到了伴奏音樂。
第二步:接好話筒,用耳機接聽這首伴奏音樂,在Cool Edit Pro 軟件主界面的左下角有“錄音”按鈕,單擊開始錄音,這時就可以跟著音樂開唱了。唱完保存歌聲文件。
第三步:有了“伴奏音樂”、“歌聲”兩個音頻文件。在Cool Edit Pro 軌操作窗口的兩個音軌中分別插入這兩個文件,就合成到一起了。
第四步,設置效果。在Cool Edit Pro 主界面。我們可以對這兩個波形進行效果調整。比如:調節(jié)音量大小、混響、平滑、波形長短、淡入淡出、音色、音調等。
第五步:效果滿意后,保存文件。用刻錄機刻成CD,就是“個人最新單曲”。同樣的,可以用Cool Edit Pro 來制作各種音頻合成效果。比如配樂詩朗誦、廣播劇等。通過五個步驟再現完整的音頻制作過程,然后再讓學生嘗試完成任務。
合理的評價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在評價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師評和自評,更要重視學生間的互動評價。即由同班級學生,針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相互評價。評價者通過欣賞別人的作品,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出批判及建議,同時學習別人;被評價者在接受別人的建議后,進一步修改作品,借此不斷累積學習經驗。因此,互動評價不只是評價,更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本節(jié)課上,老師最后要求學生呈現自己用Cool Edit Pro 制作的個人音頻作品,并要求學生進行互動評價。老師可提供評價方法和標準,引導學生利用評價表對自己及同學作品進行評價。如,對音色的評價可從是否清晰、明亮、圓潤,人聲是否淳厚、甜美,發(fā)音是否標準等方面考慮;對音質的評價主要從聲音輸出的失真狀況、噪聲狀況、層次感、臨場感等方面考慮。此外,還可從語音、音樂和音響效果評價作品與其他媒體的和諧性,文件長度是否適合使用的環(huán)境及用途等等。 最后,老師根據學生的作品和評價進行客觀點評,評價時,既要肯定學生的成功之處,又要指出學生的不足,尤其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評價,如,今天我們聽到了“未來之星”的演唱,這些歌曲是自己演唱、自己制作的。我們的制作過程擺脫了專業(yè)音響設備,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了“歌星夢”。 我們發(fā)現,學生在展示作品時,不僅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還拓展了思路,使認識和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華。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老師在實施“翻轉課堂”時,常將主要的精力放在視頻的制作和教學資源的提供上,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視頻等教學資源自然重要,但比這更加重要的是,老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通過討論、交流,進行協作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