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可
摘 要:面對挫折和困難,自信心是一劑強心劑,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面臨的困難也將越來越多,因此對他們自信心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分析了影響小學生自信心的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培養(yǎng)小學生自信心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自信心;策略
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孩子受多方面的影響,早早就感受到生存的壓力。除了關于生命話題的教育,我們更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教育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教育也是為了培養(yǎng)具有積極心理品質(zhì)和幸福感的人。自信心是對自己是否有信心去做、或者說是否有信心去完成的心理狀態(tài)。自信心是表達自我尊重、自我價值,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有著影響學習效果的心理。自信心是一種人格力量,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生,逐漸離開家人的保護傘,是面對競爭、接受失敗的初始階段,幫助小學生插上自信的翅膀,可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是我們教育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影響小學生自信心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家庭影響
(1)家庭環(huán)境
在關系和諧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要比在單親家庭、父母關系緊張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要活潑開朗,面對問題更加樂觀和自信。父母選擇積極肯定民主的教養(yǎng)方式,孩子面對困難就會樂觀積極,對自己充滿信心;父母選擇寵溺的教養(yǎng)方式,孩子遇到困難,就容易一蹶不振,喪失勇氣和自信。
(2)父母評價
許多家長都習慣性地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作比較,時常脫口而出“你怎么這么笨?”“你看看你的同桌,字寫得多好、成績多優(yōu)秀!”等等傷孩子自尊心的話,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真的做不好,感覺自己不如他人,產(chǎn)生自卑感。
2.學校影響
(1)同伴間替代性經(jīng)驗
替代性經(jīng)驗,就是學習者通過觀察示范者的行為而獲得的間接經(jīng)驗。當看到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學取得成功時,覺得自己也能獲得成功,自信心增加;反之則認為自己會失敗,從而自信心降低。進入小學,小學生的同伴意識加強,同伴在學生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通過共同學習、游戲等活動,他們的自信心發(fā)展水平也會受到影響,即受到同齡同伴的替代性經(jīng)驗影響。
(2)教師期望效應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崇拜自己的老師,根據(jù)“皮格馬利翁效應”,如果教師對學生抱有高期望,該學生會激發(fā)自己的潛能,相信自己能夠達到老師的預期;如果教師對學生抱有低期待或不抱有期待,學生也會對自己失去信心。
(3)班主任管理風格
班主任最重要的角色是學生的精神關懷者。民主管理風格的班主任會靈活設計各類班隊活動,給學生充分的機會展示自己的特長,讓學生通過班級管理和參與活動產(chǎn)生自信心。
(二)內(nèi)部因素
1.學生性格特點
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質(zhì),且將人格特質(zhì)具體分為四種類型:膽汁質(zhì)、多血質(zhì)、粘液質(zhì)和抑郁質(zhì)。膽汁質(zhì)和多血質(zhì)的學生性格活潑外向,能夠接受多種批評方式;抑郁質(zhì)的學生敏感脆弱,怯弱多疑,容易將師長的批評視為“厭棄自己”。
2.學生成功體驗
根據(j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學生只有不斷體驗到成功,才能逐漸樹立起自信心。相反,如果學生經(jīng)常在某一方面經(jīng)歷失敗,則自我效能感就會降低,形成自卑心理。
二、培養(yǎng)小學生自信心的策略
(一)教師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
1.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有層次地設計課堂提問
課堂是打開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班級授課制的上課模式,經(jīng)常是一位老師與少數(shù)幾位同學的對話。孩子具有多樣性和獨特性的特點,教師不能用僵化和統(tǒng)一的標準來要求每一位學生,課堂提應是立足于文本的基礎上,結(jié)合班級學生的具體學習水平進行設計,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采取“跳一跳,摘桃子”的策略,讓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發(fā)展,得到成功的體驗。
2.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各有其職
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水平情況,為每一組的每一位成員都標上編號,每一堂課都會針對每一組編號的學生設計學習任務,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通過參與獲得成就感。
(二)班主任設計豐富的班隊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
根據(jù)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每個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都有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小學生除了學習任務以外,還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班隊活動發(fā)現(xiàn)自己、展現(xiàn)自己。首先,學生通過親自參與設計班隊活動,可以提高主人翁意識,促進班集體建設,同時學生也得到鍛煉,管理能力得到培養(yǎng)。其次,許多學生通過班隊活動,向大家展示了自己不一樣的一面,得到大家的贊美和認可,孩子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舞臺,也變得更加自信了。例如:筆者班級的一個女生小李,學習成績在班級靠后,上課時常搗亂,是一個讓老師頭疼,讓同伴不敢靠近的學生。一次,班級舉辦“我是小畫家”藝術(shù)展活動,小李展示的圖畫讓大家大吃一驚,獲得了老師和大家的贊美,在區(qū)里面也獲得了獎項,小李抱著獎狀的同時也收獲了一群和她一樣愛畫畫的小伙伴。
(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1.利用檔案袋進行縱向比較,讓學生關注自己的進步
海明威說過:“優(yōu)于別人,并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yōu)于過去的自己?!比说淖员案写蠖鄟碓从谕瞬磺袑嶋H的比較,當一個人過度關注他人,對自己的關注就會相應減少。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檔案袋,利用具體的過程性資料對學生進行縱向比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從而讓學生樹立信心,不斷努力和進步。例如:筆者在教室的后墻給每一位學生貼上自己的檔案袋,將每周的硬筆字、檢測的試卷以及獲獎作品等等裝進去,學生逐漸養(yǎng)成時刻監(jiān)控自己的習慣,筆者也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檔案資料進行近期評價,促進學生的進步。
2.針對問題設計表格,讓學生學會正確面對問題
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面對學生的問題,教師簡單直接的說教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將問題具體化,讓學生抽離自身,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問題,不僅可以穩(wěn)定孩子情緒,而且可以促進問題的解決。威廉·詹姆斯提出:“個體在完成任務和達到目標中的成功將決定自尊,同時學生將成功歸因于他們自己的行為,而不是運氣或特別的幫助,有助于建立自尊。”筆者利用表格,將孩子的問題具體化,通過具體措施,讓學生可以時刻監(jiān)控自己的行為,及時強化正確行為,在改正問題的過程中,孩子不僅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學會正確面對自己的問題,通過糾正自己的行為改正問題,從其中獲得成就感。下面以“小陳同學一個月改掉上課不遵守紀律的問題”為例,詳情見表—1:
(注:1.每天一共15個○,第一周和第二周每天至少獲得10個○,10個及以上即可獎勵小蘋果貼紙一枚;2.第三周和第四周每天至少獲得12個○,12個及以上即可獲得小蘋果貼紙一枚;3.一周小蘋果貼紙累計到五枚,即可獲得小獎品一個;4.如果一天○數(shù)量沒有達到最低要求,即相應增加一天。)
(四)家長通過培養(yǎng)孩子的特長,讓其插上自信的翅膀
根據(jù)多元智力理論,每位孩子都是各有所長,魏書生也說過揚長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差異,在學習過程中,與那些學習時常拔尖的學霸相比,總會有距離,日積月累容易產(chǎn)生自卑感。但是,家長與教師共同挖掘?qū)W生的優(yōu)勢,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方向,心理不僅容易得到滿足,而且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可以讓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五)教育孩子正確歸因,學會正確評價自己
面對失敗和挫折許多學生會感到喪氣和挫敗,但失敗教育是學生成長之路中重要的一環(huán),學生步入社會后是否能夠接受失敗,戰(zhàn)勝困難,離不開教師對孩子的挫折教育。面對小學生,要教會孩子正確面對失敗,結(jié)合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要讓孩子知道失敗只是暫時的,原因是自己的努力還不夠,與運氣和其他的沒有關系。
當一個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時,可以坦然地面對挫折,充分發(fā)掘自己的潛能,去實現(xiàn)自己所確立的一個個目標,最終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因此,作為老師,我將不斷尋求為孩子插上自信翅膀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徐小琴.基于特長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信心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
[2]齊學紅,黃正平.班主任專業(yè)基本功[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