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紅麗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所,遼寧 阜新 123100)
宮頸炎是臨床婦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以白帶異常、月經(jīng)不調(diào)和痛經(jīng)等婦科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常伴有尿路感染,好發(fā)于育齡婦女,多由念珠菌、滴蟲、葡萄球菌等內(nèi)源性病原體和沙眼衣原體、淋病奈瑟菌等性傳播疾病病原體侵襲子宮頸管及宮頸陰道部黏膜引起,臨床主要用青霉素和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和左氧氟沙星來進行抗菌治療[1]。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到我所就診的宮頸炎患者120例,隨機分為阿奇霉素組和左氧氟沙星組,每組各60例。
阿奇霉素組患者每日口服1次阿奇霉素片,每次1.0 g;左氧氟沙星組患者每日早晚口服左氧氟沙星片各1次,每次0.3 g,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0 d,治療期間不使用其他治療宮頸炎的藥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洗澡選擇淋浴,注意防寒保暖,暫停性生活[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白帶增多、尿路感染、性交痛、下腹墜痛、外陰瘙癢、灼熱感等臨床癥狀和陰道分泌物病原體檢查結果,以及治療期間發(fā)生的不良反應。
白帶增多、尿路感染、性交痛、下腹墜痛、外陰瘙癢、灼熱感等臨床癥狀無明顯緩解,陰道分泌物病原體檢查結果仍呈陽性者判定為無效;尿路感染和下腹墜痛減輕,婦科癥狀有所緩解,陰道分泌物病原體檢查結果呈弱陽性者判定為緩解;臨床癥狀明顯緩解但尚未完全消失,陰道分泌物病原體檢查結果呈陰性者判定為控制;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陰道分泌物病原體檢查結果呈陰性者判定為治愈。
收集的臨床資料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以百分率(%)表示,用x2檢驗比較,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阿奇霉素組和左氧氟沙星組的60例宮頸炎患者中,分別有50例(83.33%)和54(90.00%)治療有效,二者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阿奇霉素組和左氧氟沙星組的60例宮頸炎患者中,分別有16例(26.67%)和4例(6.66%)在治療期間出現(xiàn)頭暈、皮疹、肝功損傷、消化道癥狀和腹痛等不良反應,二者有明顯差異(P<0.05)。
由表1可見,左氧氟沙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阿奇霉素組患者(P<0.05),說明左氧氟沙星治療宮頸炎的抗菌消炎效果比較阿奇霉素好,這主要是因為阿奇霉素作為臨床常用的廣譜抗生素之一,雖然能夠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zhì)合成來發(fā)揮抗菌作用,但只有高血藥濃度才能有效殺滅病菌,而口服途徑很難維持血藥濃度的穩(wěn)定,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左氧氟沙星作為一種喹諾酮藥物,能夠通過阻礙細菌的DNA和RNA的合成來控制病菌的繁殖,進而徹底殺滅病菌,且生物利用度高,口服效果好。此外,左氧氟沙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阿奇霉素組患者(P<0.05),說明左氧氟沙星治療宮頸炎的安全性比阿奇霉素高,這主要是因為阿奇霉素主要通過肝膽系統(tǒng)代謝,長期服用容易增加肝臟功能負擔,且其半衰期較長,代謝產(chǎn)物長期滯留在體內(nèi),容易影響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左氧氟沙星只有在初期血藥濃度較高時才容易引起不良反應,血藥濃度下降后不良反應即消失。
總之,在宮頸炎的治療中,左氧氟沙星能夠有效殺滅病菌,緩解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較少,與阿奇霉素相比具有高效、安全的優(yōu)勢,可作為抗生素的替代和輔助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