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黛娜
[摘? ? ? ? ? ?要]? 學前教育學是幼師必修課程,對培養(yǎng)高素質幼師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中職幼師專業(yè)學生對學習此理論知識的熱情不高,學習動機不強,因此選取了某職業(yè)學校13春幼師專業(yè)全級學生為例。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中職幼師專業(yè)學生學習學前教育學的情況及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 ? 鍵? ?詞]? 學前教育學;中職幼師學生;原因;建議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268-02
一、問題的提出
學前教育學是幼師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是學習和研究幼兒時期教育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但幼兒教育專業(yè)的學習卻存在這樣的問題:音樂、舞蹈、繪畫等專業(yè)技巧受重視,而教育能力和指導教育實踐能力薄弱,不會把專業(yè)技巧轉化成為指導幼兒活動的能力。
很多幼師生都不喜歡學習學前教育學,認為這門學科太枯燥、抽象,不好理解,認為沒有學習的必要性。這種認識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幼師專業(yè)的學生唱得好、跳得好、畫得好,但不懂如何科學教育孩子學習掌握知識的方法和技能。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了解中職學生學習幼兒教育學的現狀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議。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某職業(yè)學校幼師專業(yè)13春全級學生為例。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本研究引用自編《中職幼師專業(yè)學生學習學前教育學情況調查表》開展調查工作。該問卷由幾部分組成。研究者通過現場發(fā)放、電子郵件等形式發(fā)放問卷255份,回收239份,其中有效問卷235份。
2.訪談法。本研究的訪談分為非正式訪談和正式訪談兩種。非正式訪談主要是為編制問卷提供一定的參考;正式訪談主要是針對問卷中反映出來的比較突出的問題或者是問卷難以得知的數據進行深度訪談。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中職幼師專業(yè)學生學習學前教育學情況分析
1.中職幼師專業(yè)學生學習學前教育學的行為表現分析
調查顯示,63%的學生上學前教育學課不經常發(fā)言回答問題,54.47%的學生不會很認真地做好學前教育學的筆記,84%的學生不經常去看有助于學習或者擴充有關于學前教育學知識的課外資料,80.43%的學生對學前教育學有不解的地方會積極請教老師,77.45%的學生不經常預習學前教育學的課??梢?,學生學習學前教育學的學習行為不積極,學習沒很強的主動性。而64.47%的學生會完成學前教育學的作業(yè),教授學前教育學的教師也反映大部分學生的作業(yè)還是會交的,只有小部分學生不交或遲點交,因為交作業(yè)一方面是教師的要求,一方面影響到學生本身的平時分,所以布置的作業(yè)學生還是會做的??梢?,學生還是會積極完成作業(yè),對作業(yè)制度和老師的要求還是很看重的。
2.中職幼師專業(yè)學生學習學前教育學的信心分析
調查顯示(見表1),81.7%的學生認為學前教育學的理論知識很不容易懂,81%的學生覺得自己學習教育學的基礎很不扎實,87.66%的學生覺得學前教育學不簡單,學起來不輕松,82%的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可見,學生對學前教育學的學習信心很不足,認為自己學不好。通過訪談得知,大多數中職學生因為初中成績不佳,或沒能考上高中,或家長推薦等原因退而求其次選擇來中職學校讀書。因此,他們對理論的學習學起來比較費力,他們存在習得性無助的現象,對學習不夠自信,常常自我否定。他們在以前的學習中很少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尊重以及肯定,所以不少人內心很自卑。
3.中職幼師專業(yè)學生學習學前教育學的學習思想意識分析
調查顯示(見表2),78%的學生認為學前教育學對以后的工作沒有用,70%的學生對學前教育學不感興趣,63.21%的學生認為學習學前教育學就是為了考試,58.21%的學生認為學習好學前教育是父母的要求。通過訪談得知,學生認為學前教育學的使用性不高,不像舞蹈、鋼琴等技能課可以在工作中面試上使用。此外,學生認為學習學前教育學收獲很小,沒有對自己有多大的提高??梢?,大部分學生對學前教育學的學習思想意識不高,對學前教育學的課程理解不高,缺乏對學前教育學在幼師專業(yè)學習中地位及其重要性的認識,對學前教育學的學習動機不高,尤其是內部動機不足。
(二)中職幼師專業(yè)學生學習學前教育學的影響因素
1.思想認識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及班主任可能沒有注意思想認識方面的引導,導致學生對學前教育學的學科地位及作用的認識不正確,有些學生認為只是為了考試。因此,我們需要重視學生思想認識的教育,擺正學生的錯誤觀點,樹立正確觀。
2.活動開展導向
學校部門注重舞蹈、唱歌、鋼琴等技能比賽和表演,但卻很少有理論課的競賽活動,這無形中影響了學生的認識。他們會認為舞蹈、唱歌等技能很重要,而學前教育學、心理學等的理論知識除了上課和考試,幾乎沒多大用處,進而再次強化了加強技能學習削弱理論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因此什么類型活動的開展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影響因素。
3.學生自身情況
(1)學生基礎薄弱,大多數學生表示在中學期間就存在對學習理論偏科現象,興趣不高;(2)重視程度不夠,不少學生還認為,他們來學校是學技能的,從而忽視學習理論知識;(3)缺乏正確的學習觀,缺乏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對學習喜歡看其成效,教育學習是后顯性的,理論學習需要學習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成效,技能見成效的時間比較短,效果明顯,因此導致學生產生學習理論無用論,技能學習是王道的觀點。因此,學生自身情況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4.學前教育學課程自身的特點及教師教授情況
教材的一些內容比較陳舊枯燥,理論性比較強,缺乏時代性。有些教師的學習材料單調,學生的學習材料局限于書本上所提供的一些內容,所附的教學資料和習題等極為有限。此外,有些教師教學方式單一,教師只能以講授為主。因此,按照這種情況下去就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職業(yè)教育改革的要求,制約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促進中職幼師專業(yè)學生學習教育學的建議
(一)多開展有關理論的競賽活動
學校經常舉行鋼琴、舞蹈、講故事等技能性的大賽,這有力地促進了學生技能的學習,卻沒有相應的理論知識競賽或者活動開展,導致學生認為技能才是受到重視的,因此忽視了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學??梢远ㄆ谂e行關于理論的競賽活動或展演活動,通過對專業(yè)理論競賽活動的宣傳、動員、組織,學生會知道理論的重要性,更激發(fā)了學生對學前教育學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和增強學習的動機。
(二)教學方法的針對性及多樣性
1.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綜合運用討論式、啟發(fā)式、情景式、自主式等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而掌握學習的方法。
2.教學更注重與學生實踐相結合。教師除了讓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還應該注重在學生實踐中、實習中去引導理解和感悟,比如,學生去幼兒園見習時帶回來的實際案例進行研討分析及學習,學習后再深入實踐中。
(三)學習項目任務制
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在教學中,可以在學前教育學每章的學習內容中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動起來,提高實踐能力及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不僅是教學的引導者,還是陪同者和輔導者。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fā)現學生的需求及時幫助學生。
(四)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任務,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興趣不高,這大大影響教學效果。針對此種情況,教學中可以把幼兒教學活動的游戲和情境模式搬進幼師教學課堂,教師可以在場景中提出問題和任務,讓學生在場景中完成任務尋找答案,調動學習興趣和熱情,在樂學中掌握專業(yè)技能。
參考文獻:
[1]王杏梅.淺論職校生心理問題及職業(yè)學校教育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1(25).
[2]劉朝輝.新形勢對我國職業(yè)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成功(教育),2011(1).
[3]呂叔湘,丁聲樹.現代漢語詞典[M].商務印書館,2012.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