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雅莉
摘 要:跆拳道是青少年十分喜愛的一項運動,研究跆拳道教學在學校中的實施,對提升學校的體育教育水平有重要意義。本文探討了跆拳道的教育價值,并從“制度、文化、多元發(fā)展、活動開展”等四個方面對跆拳道的教育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對研究跆拳道教育教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跆拳道;教育教學
近年來,跆拳道運動風靡世界,在中國特別受青少年的喜愛,很多中小學校的體育課都融入了“跆拳道”的教育內容。跆拳道學習既滿足了學生身體鍛煉的需要,又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品質,還讓學生從中習得了的禮儀規(guī)矩。作為學校的特色建設項目之一,筆者所在的蓉園小學很早開設了跆拳道教育,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下面結合筆者的實踐,談談關于小學跆拳道教育教學的思考。
一、跆拳道的教育價值探析
(一)跆拳道具有鍛煉價值
“簡單易學、強身健體、防身實用”是跆拳道的重要特點,學習跆拳道可以說是一舉多得之事。跆拳道以“腳法”為技術動作的核心,講求全身的協同配合性。經常學習跆拳道,能夠讓人的力量、速度、耐力和靈敏性都得到發(fā)展,并有利于人的體能提升和腦力開發(fā)。
(二)跆拳道具有文化價值
當今社會,仍然可見大量不文明、不禮貌、不道德的各類行為。如何使國人更講道德、更懂禮儀呢?這主要是從我們的孩子抓起,要從小教育和訓練,培養(yǎng)他們成為講文明禮儀之人。而跆拳道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體育運動,它更蘊含一種精神,它具有以禮化人、以德化人的潛在偉力。例如,跆拳道講究“以禮始、以禮終”的精神,其核心精神是“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它訓練并引導學習者養(yǎng)成謙遜禮讓、寬容之心,它教育我們尊師重道、見義勇為的品德追求,是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支撐。
(三)跆拳道的忠貞愛國觀
跆拳道作為體育項目,其最初的訓練精神卻是“忠、孝、信、勇”,它著重于通過技藝訓練磨練人的意志,鍛煉人的體魂,培養(yǎng)忠誠愛國的戰(zhàn)士。今天,將發(fā)源于韓國的跆拳道體育文化引入中國,我們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成為我們落實愛國主義精神教育要求,培養(yǎng)忠誠勇敢、孝老愛親、愛國愛家的新時代德才兼?zhèn)涞纳鐣髁x接班人。
二、小學跆拳道的教育教學的模式探討
(一)制度先行,注重細節(jié),確保項目推進
任何教育管理工作,都應當先定計劃,確立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商定為實現目標而由全體人員遵照的行為準則。在制度的建設方面,考慮到跆拳道運動的特殊性,應當考慮場地管理、器材管理、人員配備、后勤保障、安全防控、獎懲制度等。只有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計劃,有了工作的制度和規(guī)范,跆拳道的教育教學活動才有扎實的基礎。例如,我校開展跆拳道教育的十多年來,先后制定了包括《跆拳道基地管理實施辦法》、《學校場地、器材管理辦法》等系列管理制度,這為我校跆拳道的教育項目順利開展功不可沒。
(二)以文化人,以武強身,弘揚跆拳精神
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是建設特色學校的必由之路,只有樹立了特色,一所學校才有了與眾不同的文化內涵,才富于發(fā)展性和生命力。跆拳道的精神以“禮義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為中心,它與中華傳統文化的“仁愛”精神不謀而合。在進行跆拳道教育教學時,應當將其內含精神的教育傳承放在第一位,要充分發(fā)揮其在精神品質上“點化人”的重要作用。例如,我校在推行跆拳道教育的過程中,逐步提出了“知禮樂學,美行成習”的校訓,打造出了跆拳道特色校園文化。為促進跆拳道文化傳播的統一性,我校對樓層、文化墻、文化節(jié)等,都進行了統一的文化精神的宣傳布局,使跆拳道文化隨處可見、潤物無聲,在全國都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課程為主,多元發(fā)展,提升學生素養(yǎng)
教育事業(yè)是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所謂百年樹人,就是講教育一個人成長成才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的任務,跆拳道的教育教學亦需要長期堅持、不斷拓展,才能使其教有所功、學有所成。作為跆拳道的教育者,我們應當如何讓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學生將來能夠有良好的發(fā)展,并且能夠影響其終身的鍛煉習慣和人生的幸福期盼呢?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我們主要將跆拳道作為校本課堂,對其進行研究,編寫出專門的地方教材,從課程安排上給予課時保證,并將跆拳道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作為跆拳道教育項目的核心支撐,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使跆拳道作用于人的形體和精神,為人的終身發(fā)展奠基。我校組建了很多與跆拳道有關的社團,如跆拳道小芽社團、跆拳道成長社團、跆拳道精英社團,通過定時訓練、專業(yè)化指導,使學生的跆拳道水平快速上升,幾乎可以媲美專業(yè)跆拳道選手。
(四)活動引領,個性展示,優(yōu)化學習體驗
與語、數、外等學科教學不同的是,跆拳道是一種高度依賴于實踐,兼有理論與精神引領的學科。為了增強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體驗,感受到跆拳道的“力與美”,教育者應當通過多種方式,組織各類有關的學習交流活動、表演展示活動等,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而使跆拳道的學習進入不斷向好的良性循環(huán)。例如,筆者所在學校教學跆拳道時,安排了每天一套跆搏操、每周一節(jié)跆拳道課、每月一次研討會、每期一次學習評價、每年一屆跆拳道運運大會,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掀起了跆拳道學習的一輪又一輪高潮,使一批又一批的跆拳道優(yōu)秀學子在各級比賽中脫穎而出。
總之,跆拳道作為青少年喜愛的運動,既成為學生體魄鍛煉的抓手,又成為學生意志磨練的試金石。隨著學校體育改革和發(fā)展,跆拳道運動項目必將進入更多的學校,發(fā)揮它更大的育人價值。相信通過跆拳道教育者的不斷努力,學校體育教育質量定能更上層樓。
參考文獻:
[1]孫曉冬.跆拳道進入中小學體育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革新,2007(7);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