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審美心理學首要采取的試驗方式是實驗心理學。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音樂審美心理學的首要鉆研對象是中小學生,這對于祖國下一代的培育尤為重要。從一個中小學老師的角度來看,該如何在教學中運用音樂審美心理學,成為研究音樂審美心理學當中的一個尤為重要的問題。文中從音樂審美的心理特征的角度來論述音樂審美心理學在教學中應用的問題。
關鍵詞:音樂審美心理學;中小學生;音樂教學
如何進行中小學生的音樂課堂教學,這是一個困擾這很多人的一個難題。音樂審美心理學給我們音樂教師打開了一扇大門,隨著音樂審美心理學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音樂課堂也產(chǎn)生非常重要的變化。
一、音樂的感知
在音樂的課程講授中,音樂的感知是課程講授的一部分,感知就是在感受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跨越了感受,是一種更高級的感性現(xiàn)象,感知所反應的是音樂直接作用于我們感覺器官的對象的各種特點的總和。
對正處于兒童期的學生來說,音樂的感知對于它們就顯得很坦然。例如:聽到動感的音樂會自然地隨著音樂擺動和跳躍。聽到悠揚緩慢的音樂會漸漸睡去。由此可見,對于正處于兒童期的學生來說,對音樂的感知多數(shù)是出于外在的感覺。對于正處于少年期的兒童來說他們對于音樂已經(jīng)有了一點自己的想法了。
對于處于少年期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們所感知的音樂也大多來源于生活,例如:新近流行搖滾樂,中學生們就會去追星,會瘋狂地愛上搖滾,但對其他形式的音樂并不感興趣。由此可見,處于少年期的學生,對聲樂的感知處于初級階段并未形成屬于自己的對于美的感知能力。對于處于初級青年期的學生們來說,對音樂的感知已經(jīng)趨于成熟。他們不再隨波逐流,而是有甄別的喜歡一些音樂,對其他的音樂又不排斥。由此可見,高中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是趨于完善的,也是最接近于成人的。
人在成長到6至12歲的時候是對音樂的好奇心最重的時候,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正處于兒童期,在這一時期培養(yǎng)兒童的感知能力是再合適不過了。對于兒童來說,他們的感知往往通過行動來體現(xiàn),他會挑選自己所感興趣地去學習。與之相反的是,如果與兒童所在的經(jīng)驗不符的情況下,兒童的選擇往往是不予理睬。教師在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利用學生認知能力的不同發(fā)展階段來進行組織教學。
二、音樂的情感
學生的情感在教學設計中應該是由老師把握的。每個人都有著情感生活,情感是一個人對于來自外界的刺激所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音樂中的情感在音樂審美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音樂審美活動中特定情緒活動和感情上的共鳴,即音樂情感是個體對特定的音樂和與其搭配的音響所產(chǎn)生的在人內(nèi)心的態(tài)度以及體驗。
學生的生活中不缺少音樂。音樂生活具有很強的情緒感染能力。人們的情感是豐富多樣的,在感知音樂的時候這種感覺也就是豐富的。在兒童學生群體中,當音樂所表達的思想與學生自身的成長經(jīng)驗產(chǎn)生火花的時候,學生會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會很開心地去接受。當音樂所表達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隔閡的時候,學生的消極情緒就會起來,就會產(chǎn)生不良的情緒。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活動范圍的增加,少年學生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意識也越來越增強。正處在這個時期的學生們的情感波動增大,有了感情生活的沖動,這種感情上的沖動由于社會條件和生理的限制變得很不穩(wěn)定。表現(xiàn)在音樂的情感上的就是喜歡聽情歌,對音樂里面的愛情向往不已。老師應該把握住學生的這種情感波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以傳播正能量為主,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三、音樂的興趣
音樂是一種愛好,現(xiàn)今很多的中小學生都愛好流行音樂。在兒童階段,學生的音樂興趣是需要被培養(yǎng)的,這是一種長期的愛好,也是一種持久的興趣。
到了少年時期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有了一定的音樂愛好和感情渴望。音樂老師對這一階段的學生加以培養(yǎng)就稍顯困難。這一時期學生多顯叛逆,男生喜歡搖滾音樂的居多,女生有了感情傾向,喜歡韓星和歐美男歌星的居多。對于他們興趣的培養(yǎng)需要老師加以引導,如:組建合唱團、組織文藝演出等等。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戶外的活動也很重要,是培養(yǎng)中小學生音樂興趣的關鍵一環(huán)。老師可以通過組織小學生郊游等方式讓學生們增加相互之間的信任,培養(yǎng)集體主義的精神。音樂中有著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老師可以通過課堂的分享來達到一個同學間的合作過程。
四、結(jié)論
由以上三點分析得出,音樂是一門外在情感表現(xiàn)的藝術。在中小學的授課中,加以運用音樂審美心理學的科學方法進行教學活動。要尊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不同發(fā)展期,要做到分層次的教學,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
音樂審美心理學在教學中的運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僅僅屬于教育心理學的范疇。還沒有真正獨立成為一門學科。通過音樂審美心理學特征的概述,希望能對中小學的音樂教學起到一點點的作用,還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認可。
參考文獻:
[1]王小波.新時期流行音樂對我國中學音樂教育影響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
[2]繁曉.高中生音樂審美心理與音樂鑒賞教學[D].南京師范大學,2008.
[3]黃奇美.運用情感教學實施初中音樂審美教育的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13.
[4]魏坤.關于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審美教育中應用的探析[J].科普童話,2014(02):47.
作者簡介:盧文琦,河北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