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勛安
摘 要 家校協(xié)議是家庭和學校的紐帶,通過溝通,強化參與,既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家庭和學校之間的沖突和矛盾,也有助于給孩子形成一個由學校、家庭、社區(qū),乃至全社會組成的全面一體化教育環(huán)境。本文以埃莉諾·帕爾默小學為例,研究英國中小學家校協(xié)議的具體內容、特點和作用,為推動建立全民參與的多樣化和一體化教育模式提供參考,從而為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 家校協(xié)議 英國中小學 教育政策 埃莉諾·帕爾默小學
中圖分類號:G639文獻標識碼:A
20世紀90年代,英國父母與教師在教育領域內進行著緊密的合作,但是與此同時,大量的矛盾和問題也隨之產生。 自1999年以來,英格蘭要求所有中小學都必須擬好家校協(xié)議,在學生入校時發(fā)給家長,旨在確保家長和教師都明確自身及對方的職責。隨后,英國在2010年頒布了《兒童、學校與家庭法案(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Act)》,進一步加強對家校協(xié)議的關注,認為家校協(xié)議對于改善家長與學校的關系有著重要的作用。該法案旨在通過立法的變化,使校長擁有把不遵守家校協(xié)議的家長帶上法庭的權力。同時,法案明確要求家校協(xié)議必須每年簽訂一次,并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個性化的調整。本文以英國倫敦的埃莉諾·帕爾默小學(Eleanor Palmer Primary School)為個案,詳細研究其家校協(xié)議的具體內容、特點和作用,冀以為推動建立全民參與的多樣化和一體化教育模式提供參考。
1協(xié)議描述與說明
埃莉諾·帕爾默小學的家校協(xié)議書是一張可對開折疊的彩色硬紙,包括封面1頁、封底1頁和內頁2頁,3個部分共4頁。具體文字內容如下:
1.1封面:相關說明
家中和學校對孩子負有責任的大人們,都希望埃莉諾帕爾默小學能夠提供一個安全、支持和激勵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中,任何一個孩子、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重視。
我們會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規(guī)范言行,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成就滿懷自豪,富于樂趣。
我們期待著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共同努力,幫助我們的孩子成為自信和熱心的學習者。
孩子姓名:? ? ? ? ? 學校簽字:? ? ? ? ? 家庭簽字:
埃莉諾·帕爾默小學家校協(xié)議書的封面,一方面明確展示了埃莉諾·帕爾默小學的學校特質和教學精神,表示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受教育的環(huán)境;另一方面誠邀家長與學校共同合作,共同促進孩子的進步成長。該協(xié)議具有法律效力,要求學校、家長簽字。
1.2封底:行為守則
我很重要,你也一樣。
不管做什么,都要互相友好。
別人講話的時候,我們要聆聽。
注意對別人講話和行為的方式。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物品。
行為一定要安全。
讓老師教、孩子學。
我們一起愛護我們的學校。
埃莉諾·帕爾默小學行為守則集中體現(xiàn)了該校對小學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為的基本要求,對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正如協(xié)議書封面上承諾的那樣,埃莉諾·帕爾默小學在培養(yǎng)孩子成長上有著具體的準則。值得一提的是,這份涵蓋了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基本要素的行為守則,其語言是如此的淺顯易懂,與我國很多學?!秾W生守則》刻板的避責式法規(guī)條文大相徑庭。
1.3內頁:具體內容
埃莉諾·帕爾默小學家校協(xié)議書的具體內容分為課程、行為、機會均等、家庭作業(yè)、上課與守時、平安與溝通六個部分。
1.31課程
學校會:
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在一個恰當并富有挑戰(zhàn)性的程度內會受到合格老師的教育;
維持一個具備良好材料和設備的育人環(huán)境,教授全部的國家課程和宗教知識。
全校提供專家音樂輔導,1-6年級提供游泳輔導。
我會:
鼓勵我的孩子全面參與學?;顒?
出席家長會和表演活動,支持孩子的在校學習;
鼓勵孩子在家練習音樂;
為孩子參加學?;顒犹峁┖线m的衣服。
協(xié)議書的課程部分主要關注國家課程、宗教知識、音樂和游泳方面的教育,顯示了學校提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支持、激勵的學習環(huán)境和家長在孩子課程教育上的支持與鼓勵。
1.3.2行為
學校會:
確保孩子熟悉學校規(guī)章制度;
獎罰分明;
確保學校員工一貫維持高標準的個人行為;
尊重孩子和家長的意見,告知異樣情況。
我會:
幫助我的孩子理解和遵循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
鼓勵孩子在校在家都要愛護學校財產;
在學校場所言行得體,做好榜樣。
協(xié)議書的行為部分主要關注孩子的在校行為。它要求教職員工和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共同鼓勵孩子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做遵規(guī)守紀、言行得體的好孩子。
1.3.3機會均等
學校會:
努力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參加所有的活動;
慶祝來自不同背景的文化;
教學中運用不同文化的舉例;
絕不容忍以大欺小、種族主義、性別主義和其它歧視現(xiàn)象的發(fā)生。
我會:
幫助我的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是同等重要的;
鼓勵我的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觀點和宗教。
協(xié)議書的機會均等部分主要關注孩子對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受。學校和家長努力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理解包容。
1.3.4家庭作業(yè)
學校會:
定期布置適量的家庭作業(yè),并保證批改。
我會:
幫助我的孩子按時交作業(yè);
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地點和時間做家庭作業(yè);
小心照看帶回家中的學校財產;
經常一起給(陪)孩子讀書。
協(xié)議書的家庭作業(yè)部分主要關注孩子家庭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家庭作業(yè)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在校所學知識的重要方式,協(xié)議要求家長要給孩子完成學校作業(yè)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
1.3.5上課與守時
學校會:
9點05分準時上課;
維持詳細的考勤記錄。
我會:
確保我的孩子定期、按時地上學;
確保我的孩子能按時接回家;
孩子缺課要及時聯(lián)系學校。
協(xié)議書的上課部分要求家長保障孩子準時、按時上下學,不能無故缺課,保持良好的考勤記錄。守時要求不僅是學校有序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時間觀念和學習態(tài)度。
1.3.6平安與溝通
學校會:
確保孩子在學校場所和旅途的安全;只在書面許可的情況下配藥;
充分、明確地告知課程,還有每個孩子的進步、達成的標準和發(fā)展需求;
經常就學校事務和父母溝通,提前定好學?;顒硬⑼ㄖ改浮?/p>
我會:
教我的孩子注意個人衛(wèi)生;
確保學校一直都有最新的緊急聯(lián)系電話號碼;
孩子不舒服時讓他呆在家里;
如有任何擔心,盡早和合適的人員聯(lián)系;
讓學校知道可能會影響到我的孩子在校健康和發(fā)展的事情。
協(xié)議書的安全部分主要關注孩子的健康安全問題。學校和家長密切關注孩子在校、旅途、在家的健康安全狀況,做好及時地溝通交流,讓孩子健康地發(fā)展。
2埃莉諾·帕爾默小學家校協(xié)議的特點
2.1條款的描述更加具體和詳細
埃莉諾·帕爾默小學家校協(xié)議的內容和條款,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課業(yè)、生活等方面都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劃,對學校和家長也進行了具體的指導。學校方面,學校規(guī)范教職員工行為,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學生熟悉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保證自身和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而家長主要是在督導和幫助方面,除了需要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之外,更需要對孩子的日常行為進行指導,鼓勵學生擁有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家長在形成學生良好行為方面,應扮演積極主動的角色。協(xié)議書的內容清楚地說明了家長該如何支持學校對學生的訓練,促使家長與學校積極合作,維持學生良好的行為及訓練。
2.2更加注重家長對學生教育的作用
埃莉諾·帕爾默小學以簽協(xié)議的形式確立家長應當承擔的教育責任,挖掘出具有巨大潛質的教育資源,體現(xiàn)出家長對學生全面教育的極大作用。在簽訂協(xié)議的前后,家長首先需要加強相互交流,這樣能夠深入家長群體中,了解他們對學校、對學生的需求、意向、建議等。再者,家長十分熟悉當?shù)氐母黜椛鐣洕l(fā)展狀況,能根據需要及時地反饋社會和學校的具體情況,使學校通過家校協(xié)議等方式,更多地與社區(qū)、家長建立聯(lián)系,尤其是在教師和家長之間建立起真正的協(xié)作和信任。而且,作為家長本身,通過多方交流互動,自身教育能力不斷提高,直接推動了該地區(qū)家庭教育質量的提高,從而有利于整體教育質量的提高。在實施家校協(xié)議的過程中,埃莉諾·帕爾默小學充分發(fā)揮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的作用,特別是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社區(qū)教育委員會等多種途徑宣傳守則,協(xié)調社會各方面力量協(xié)助學校全面提升對學生的教育。
3埃莉諾·帕爾默小學家校協(xié)議的具體作用
3.1加強溝通、消除誤解
埃莉諾·帕爾默小學家校協(xié)議是家長和學校進行溝通、加強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徑。有效的教育必須積極吸納家長的參與。鼓勵家長參與教育,增加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理解,爭取家長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這對提高教育質量、消除對學校教育的不滿無疑大有裨益;對學校而言,吸納家長參與無異于直接增加了教育資源,增加了直接對學生在校的生活和學習負責的員工數(shù)量。無論是作為學生外出旅行的協(xié)助者,還是作為體育運動教練或課堂上的教師助手,家長都是一種實惠而有效的人力資源。家長參與教育同時可以減緩家長對學校日益增長的高期望對教師造成的壓力,為教師分擔了管理學生行為的負擔,還避免了許多與教學無關的行政工作分散教師的精力,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此外,學校對家長實行開放政策,家長可充分行使參與權和知情權,監(jiān)督和促進學校的教學和管理,拓展學校的教育服務功能。
毋庸諱言,家長的高層次參與對學校教育而言,既是有力的支持,同時也是極大的挑戰(zhàn)。以教師觀念及角色的轉變?yōu)槔?,從單獨工作到與教學助手結成伙伴關系,學校教師的工作方式、內容都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對久以習慣了獨立工作的教師,提高與他人合作的技巧就是第一步要完成的工作。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家長參與層次的提高,學校教育變得更加透明,完全在家長的監(jiān)督之下,無疑要求學校更加虛心地傾聽家長的呼聲,進一步加大學校辦學的開放性和溝通性。
3.2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全面發(fā)展
在與學校的合作方面,家長通過參加學校的工作會議,熟悉學校和教師的主要工作任務,討論和溝通各自工作中的問題。這樣的教學助手能為教師提供學生學習情況的詳細反饋,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具體的建議。在埃莉諾·帕爾默小學具體的家校協(xié)議條款和家校合作內容中,他們參與制定每周的教學計劃,作每天的學生情況記錄,協(xié)助教師準備各種教學資源。教師在上課前往往也幫助教學助手了解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使家長通過和學校進行家校協(xié)議的溝通,能更有效地支持學生的學習和學生日常行為的規(guī)范。
隨著英國學校教育的發(fā)展,學校對學生評價功能的認識也在逐步改善。評價不再是簡簡單單地考試取得好的成績,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兒童”,而是通過評價的診斷和激勵作用,關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家長參與教育的愿望迫切,一些家長希望能幫助孩子提高學業(yè)成績,使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更好及各方面達到最佳效果,為了支持和幫助孩子學習,家長要求參加包括課程輔導、家庭教育信息及聯(lián)合開展活動方面的培訓與教育;還有一些家長希望加強與學校教師的交流,更多地了解孩子的進展,同時希望獲得關于家庭危機的幫助和建議,或想要參加關于家庭教育問題的講座,幫助學生找出發(fā)展中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從而“創(chuàng)造適合兒童的教育”。這種認識的轉變對學校的教育模式的發(fā)展起著重大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成績和全面發(fā)展。而且,對學生的評價,參與的評價主體是呈多元化趨勢的,學科教師、同學、家長、學校管理者、社區(qū)人員、輔導教師等在評價中共同參與的交互評價模式。教育過程的全面融入,教育范圍的全面參與,這樣的全納教育促成了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家校協(xié)議的現(xiàn)象表明,家長和社區(qū)的參與是學校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事實上,英國等發(fā)達國家在此方面的實踐是學校與家長之間共建和諧關系,以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深刻探索。同時,家長對學校事業(yè)的參與也意味著學校和周圍社區(qū)的關系逐漸步入學校向社區(qū)開放、社區(qū)參與學校教育的合作階段。家長通過家校協(xié)議的手段,有效參與到學校的教學和管理當中,其教育角色逐漸從學校教育當中的輔助人員進入到教學及決策的重要作用,并直接對學生的學習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家長與學校的關系已經不再是簡單意義上家長作為相應的教育資源,為學校注入各種有效的人力物力財力和資源,從根本來說,家長的作用不再是一種資源的補充和輔助,二者的合作也不再只是“教育外行”與“教育內行”的牽手,而是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家校合作已經成為全納教育的必然召喚和要求,而家校協(xié)議則是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徑和保障。
參考文獻
[1] UNESCO.Education for All[EB/OL].http://www.unesco.org/en/efa/,2010.
[2] Tony Booth,Mel Ainscow.Index for Inclusion: developing learning and participation in schools [EB/OL]. The Centre for Studies on Inclusive Education(CSIE),2002.
[3] DfE.Home-school agreements [EB/OL]. http://www.education.gov.uk/schools/pupilsupport/parents/involvement/hsa/,2010-11-15.
[4] DCSF.Impact Assessment of “Your child, your schools, our future: building a 21st century schools system” white paper [EB/OL].http://www.dcsf.gov. uk/21stcenturyschoolssystem,2009.
[5] Greta Sykes.Home-School Agreements: A Tool for Control or for Partnership[J].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Practice,2001,17(03):273-286.
[6] 仲建維.全納教育:定義與理念[J].全球教育展望,2003(05).
[7] 劉賢偉.全納教育呼喚中國完善特殊教育政策和教育立法[J].中國特殊教育,2007(08).
[8] 黃河清.家校合作導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9] 吳雪萍.新世紀英國教育發(fā)展的目標與策略述評[J].全球教育展望,2002(04).
[10]? ?劉翠蘭.影響家校合作的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