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南寧師范大學 廣西南寧 530001
通過認真的研究和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近幾年來青少年不珍愛生命而輕生自殺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在痛心生命如此脆弱的同時,不禁令人反思:“為什么擁有著如花似玉的年齡,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的孩子們會如此輕易地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青少年自殺現(xiàn)如今已經成為一個令社會大眾、令無數家庭悲痛的現(xiàn)象。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分析這一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探討學校教育該如何教會青少年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顯得尤為重要。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導致青少年自殺的原因有很多,有社會方面的原因,有家庭方面的原因,有學校方面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方面的原因。這些方面的因素往往是綜合起作用導致青少年自殺現(xiàn)象的產生,而不是單方面的作用。青少年自殺現(xiàn)象有些是偶然突發(fā)的,有些則是長期積累計劃已久的。因此,可以說青少年自殺的原因,既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因素。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分析,至少有以下幾個原因值得人們重視。
在中考、高考指揮棒的驅使下,許多學校一直走不出“重智育輕德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怪圈。學校用大部分的時間去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去如何提高考試分數,卻不愿多花點時間和心思去怎樣認識生命、熱愛生命。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的缺失是學校教育的普遍現(xiàn)象。有些學校即便是開展了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方面的課程,也只是停留在淺層階段的,確保學生不出什么大問題便好。此外,在現(xiàn)實的教學環(huán)境下,也時常有著許多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的課程為某些要中考、高考的“重要課程”讓位的現(xiàn)象發(fā)生。
只要留心觀察,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中國教育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怪現(xiàn)象。一種是有傳統(tǒng)的“打是疼罵是愛”教育觀念導致的體罰現(xiàn)象;一種是體罰過重和民主平等意識引起的“教師敢怒不敢管”現(xiàn)象。對于體罰現(xiàn)象,毋容置疑,許多人都容易理解這明顯是對青少年個體生命的不尊重,尤其是在教師體罰過重時。那么教師的“敢怒不敢管”呢?何以理解這也體現(xiàn)忽視對青少年個體生命的尊重。不可否認,反對體罰、提倡師生平等是一種進步。但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當教師連教育學生的勇氣都喪失了,何談“育人”?何談對青少年生命的尊重?另外,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有時會發(fā)現(xiàn)一種情況,有些教師在想管卻不敢管的時候會難抑憤怒地對學生說:“我不敢罵你們,萬一你們想不開,我的職業(yè)生涯就毀了”之類的話。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這不僅是教師的不幸也是學生的不幸。諸如此類的話一說出口,教師不僅僅是在訴說自身的悲哀,也在側面地告訴學生:老師怕我們,我們可以用輕生、自殺來阻止老師管我們。從這個角度思考,教師的“敢怒不敢管”不也是對青少年個體生命的不尊重嗎?如若不認同,我們可以聯(lián)想在家庭中有多少孩子在父母產生沖突時會用絕食、自閉等傷害自己的手段來令父母屈服妥協(xié)的。
學校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在少有的生命教育中生死教育更加匱乏。在生死教育中,學校更多的是告訴學生生命是從何而來,告訴學生要珍惜生命。生命教育更多是停留在為什么而非怎么做階段。而在生命教育中的生死教育,學校告訴學生怎么面對死亡,但更多的不是一種正面的、理性的面對死亡的教育,而是一種在集體主義原則的指導下的以所謂的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對死亡的“蔑視”教育。這樣的生死教育集體主義意味濃重,它告訴青少年別人的生命是珍貴的,要珍愛別人的生命,卻沒有告訴青少年自己的生命也是珍貴的,在尊重他人生命的同時也要珍愛自己的生命。
綜上所述,導致青少年自殺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學校對生命、心理教育的不重視,缺乏青少年生命、心理教育;部分教師忽視對青少年個體生命的尊重;學校生死教育中的集體主義意味濃重等等。因此,學校根據多方面的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防止青少年自殺現(xiàn)象的發(fā)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面對青少年自殺問題,學校要給予重視,要認真反思其產生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匆忙處理就可以了。此外,學校還需要懂得防微杜漸,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青少年自殺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學校教育要具有生命性,是指學校要明白受教育的青少年是一個個有意識、有思想的鮮活的生命,而不是一張張空白、簡單、可以任意擺弄的白紙。正如葉瀾教授所說的:學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體現(xiàn)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yè)”。 學校教育應該具有生命性,應該以人為本。同時,學校要重視生命教育,要深入、有序地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要教會青少年如何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而不僅僅是簡單地告訴青少年生命從哪里來回哪里去。
協(xié)調師生關系對防止青少年自殺現(xiàn)象大有裨益。教師作為青少年人生之路的重要引導者,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教師首先要真正用心去關愛學生、用正確的方式教導學生,學生才能體會到來自教師的愛、教師對自身生命的尊重。在現(xiàn)實的教育環(huán)境下,無論是教師體罰學生還是教師的“敢怒不敢管”,都體現(xiàn)了師生關系的不和諧,體現(xiàn)了教師忽視對青少年個體生命的尊重。對此,學校要協(xié)調師生關系,體現(xiàn)對青少年個體生命的尊重。第一,學校要禁止體罰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愛護學生的身體發(fā)膚,防止傷害學生身心健康的行為發(fā)生。第二,學校要善于調解師生之間的矛盾,既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又要維護教師的指導地位。學校要協(xié)調師生關系,使兩者做到相互尊重。只有師生兩者的關系和諧,教師才能更好地在教學中體現(xiàn)對青少年個體生命的尊重。
學校教育要教導青少年懂得關愛他人、為人民服務固然是沒錯的,但同時也應該教導青少年學會愛惜自己、為自己著想。學校生死教育中的集體主義意味濃重教會了青少年該如何以集體利益為重、為大我舍小我,教會了青少年舍己為人,卻忽視了教會他們在為他人的同時也想想自己。正確的學校教育、生命教育應該是引導青少年尊重并珍愛生命,愛他人也愛自己。那么,怎么樣去引導青少年尊重并珍愛生命,愛他人也愛自己呢?學校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學校要引導青少年做到:
1. 學會珍惜
青少年要懂得無論是他人還是自己的生命都彌足珍貴。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能再重來。所以,每個人都要學會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如何珍惜可貴的生命呢?每個人都應該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看成是最后一天來度過。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后一天來過,人們才會倍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時間,認認真真地愛惜自己的生命。
2.做到“不后悔”
做到“不后悔”,是指青少年要好好珍惜當下的生活,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者做過一些不太對的事,但不管怎么樣,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青少年要記?。涸俣嗟睦щy和挫折,只要跨過了就好;犯過的錯誤,改正了不再犯便好。生命如此寶貴,沒有必要花時間在“后悔”上。因此,珍愛生命,青少年要做到“不后悔”。
3.記住“不要緊”
無論是愛他人還是愛自己,青少年都應該記住“不要緊”。記住“不要緊”,青少年才能在與他人的相處中懂得如何處理矛盾,與他人和諧相處,做到更好地愛他人。記住“不要緊”,青少年才能在生活的困苦中提高自身的抗挫能力,勇敢地克服困難,更好地愛自己。總之,記住“不要緊”使得青少年正確面對現(xiàn)實的生活,提高應對生活困境、痛苦的能力,認識與體驗生命的智慧與力量。
總之,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分析青少年自殺現(xiàn)象的產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不乏生命教育的缺失、對青少年個體生命的不尊重、生死教育中集體主義意味濃重等等。對此,學校要做到重視生命教育,尊重青少年的個體生命,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康,引導青少年學會尊重和愛惜生命,學會愛他人也愛自己等等。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場所。學校只有做到正確的教育青少年,維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才能有效地防止青少年自殺現(xiàn)象的再度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