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 辰
所謂游戲教學法,就是在開展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為了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和學習環(huán)境,增加語言學習的趣味性,通過開展不同的游戲活動,提高“聽、說、讀、寫”的教學質(zhì)量。而且游戲教學法還可以提高對外漢語的教學效果,增強對外漢語教學課堂的互動性,盡可能消除學生的學習障礙。
游戲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比,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趣味性。運用游戲教學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習到知識。第二,互動性。游戲教學法需要多人共同參與,并且在參與游戲過程中會不斷的交流,通過教師的引導作用,完成教學活動。同時,通過游戲活動,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發(fā)音、詞語搭配錯誤,積極進行糾正和指導。第三,交際性。游戲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不斷的交流過程中增加溝通,讓學生主動說。并且讓學生意識到語言是一項重要的交際工具,全面鍛煉學生的對外漢語運用能力。
教師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為了更好的運用游戲教學法,提升教學質(zhì)量,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簡單性原則。教師應該詳細說明游戲教學法的規(guī)則,尤其是針對初級班的學生,應該使用簡單的語言,保證游戲活動可以有序進行。第二,適用性原則。教師在選擇游戲主題方面應該把握好難易程度,全面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選擇的游戲應該在學生可適應范圍內(nèi)。避免游戲太難而打消學生學習積極性;相反地,不能設置過于簡單的游戲項目,而無法達到對外漢語教學效果。第三,全面性原則。在對外漢語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全面考慮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應該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在游戲活動中得到鍛煉和提升。
知識類游戲主要是為了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改變學生以往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通過不斷的語言交流降低對外漢語的學習難度,常用的方法有“成語接龍”、“猜謎語”等,可以圍繞游戲主題設計不同的游戲卡片。
交際類游戲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交流和溝通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常用的教學方法是道具類游戲和場景類游戲。通常情況下這兩種方法是穿插使用的,設置不同的游戲場景,搭配不同的游戲道具,讓學生可以參與到游戲場景中,充分鍛煉口語能力,教師對學生的語言使用錯誤問題進行及時糾正。
情感類游戲通常采用競賽的方式,以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為原則,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對外漢語的教學質(zhì)量。情感類游戲的分組方式比較隨機,考驗團隊之間的配合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游戲教學法時不應該過多干預游戲項目,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動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對外漢語的實際運用能力。教師應該多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把握好游戲活動的難易程度,切實的幫助學生通過游戲活動學習到漢語知識。
對外漢語教學引入游戲教學,應該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漢語水平,達到鞏固學生基礎知識的目的,并充分運用所學到的漢語知識。教師應該選擇合理的游戲教學方法和內(nèi)容,考慮學生的興趣因素,比如學生的年齡、背景等。在設計游戲教學活動時,根據(jù)學生的漢語水平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盡可能的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游戲中,提升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
必要的游戲規(guī)則是保證游戲活動進行的基礎條件,準則制度可以保證游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游戲中,提升學生的漢語能力。教師應該注意,游戲教學的規(guī)則制定不能過于復雜,應該言簡意賅并且具有趣味性,避免游戲規(guī)則過于復雜而導致學生難以理解,而阻礙游戲正常進行,這樣不僅打消了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而且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游戲教學法是一項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很多人對這種教學方法沒有正確的認識,并且游戲教學法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合理應用游戲教學法,可以營造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寓教于樂,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對外漢語教學的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