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華
【摘 要】古詩詞作為我國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一,對我們的現代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更好的傳承古詩詞文化,小學語文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能夠引導學生從小積極的學習古詩、繼承優(yōu)秀文化,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但是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還不具備足夠的認知能力去更好的理解古詩,這就需要教師深入研究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輕松愉悅的學習古詩。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介紹,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226-01
引言
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小學語文是學生所有學習的基礎,小學語文古詩詞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紐帶,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導致古詩詞教學枯燥乏味,無法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只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古詩詞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
一、適當拓展知識背景,豐富教學內容
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收錄進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都是比較簡單、易于理解的,而且為了方便學生的記憶與背誦,課本中的古詩詞大多都具有明確的節(jié)奏感和整齊的韻腳,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教師只要激發(fā)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就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古詩詞。教師對古詩詞的教學不應只停留在翻譯和講解上,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也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創(chuàng)作背景大多與年代、作者的經歷、思想抱負有關,可以說詩詞是作者的思想載體,因此詩人、詞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往往是古詩詞研究的關鍵。雖然小學生還無法以創(chuàng)作背景為切入點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但是教師可以利用創(chuàng)作背景以故事的形式介紹給學生,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故事中去體會古詩,形成更好的理解,豐富教學的內容,降低背誦和理解的難度。
以教材中的《靜夜思》這首詩為例,這是“詩仙”李白為表達自己身居他鄉(xiāng)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所作。教師要將詩人所處的背景用故事的形式講述給學生,利用故事提高學生對內容的興趣;小學生的年齡小,對家庭的依賴強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想家時候的心情,與詩人產生共鳴,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情感。讓學生感受詩中寧靜、悲涼的氣氛,將這首千百年來燴炙人口的古詩解析的更加透徹,讓優(yōu)秀文化永遠流傳。
二、聯系生活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思維能力
小學生對事物認識的主要方式都是來源于生活,因此將教學與生活相聯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好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由此及彼的方式,將課內所講的知識與課外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課上可以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使課堂的氛圍更加的活躍;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想象力極為豐富,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根據內容進行聯想,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培養(yǎng)學生“活學活用”的意識,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這一課時,詩中對瀑布采用了夸張的描寫手法,讓人體會到瀑布的壯觀、奇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瀑布的景象進行聯想,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描述自己想象中瀑布的樣子,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所想畫下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使語文課堂的形式更加豐富,課堂的氣氛更加和諧,促進古詩詞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加強朗讀背誦,深化古詩詞理解
小學生有著較強的記憶力,接受知識的速度也很快,因此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教師應加強學生對古詩詞朗讀背誦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大多是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這樣體裁的古詩格式整齊、韻律分明,教師可以針對古詩的朗讀方式對學生進行詳細的指導,并且為學生進行示范,讓學生注意朗讀的停頓、聲調等關鍵點,朗讀表達不同情感的詩詞時要帶有不同的心態(tài)和語氣,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詩句的抑揚頓挫中更好的體會詩中情感,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背誦的方式增加對古詩詞的積累,我國優(yōu)秀的名篇佳作有許多,背誦是學生積累古詩詞的最好方式。教師要利用適合學生背誦的方式,讓學生喜歡上背誦古詩,比如詩詞大賽活動等,并且通過許多古詩詞的積累,使學生可以逐步對古詩形成自己的認識,使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古詩的內涵。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古詩詞為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還要注意幫助學生形成積累的好習慣,加強學生朗讀背誦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發(fā)現古詩詞中的獨特魅力,幫助學生建立對古詩詞的興趣。除此之外,古詩詞作為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千百年來源遠流長,更要繼續(xù)的傳承下去,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更要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引導學生學習古詩、體會歷史,使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有正確的認識,使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更有意義。
參考文獻
[1]代小燕.關于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研究[J].南北橋,2017(03).
[2]李明娟、韓先娟.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