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強
【摘 要】在正式探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自學能力的形成,對于學生來說到底有什么意義。首先,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學能力,有利于落實課前的預習工作。對于整個教學活動來說,課前預習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通過預習工作,可以達到教學效率提升。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把握。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畢竟是自己的事情,如果學生自己不能夠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那么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說的再好的也沒有意義。因此,本文將立足初中物理課程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對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自學能力;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78-01
所謂的自學能力,實際上是學生學習能力和品質(zhì)的一種。在初中的階段的學習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適當給學生進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自學能力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種。特別是對于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學習來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物理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抽象難懂,所以單獨依賴教師進行講解是不夠的,必須需要學生經(jīng)過一定的分析,從而才能保證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實現(xiàn)更好的課堂教學。因此,本文將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相關教學內(nèi)容,對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
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想要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就需要從實際的課堂教學情況出發(fā),明白課堂教學的狀況,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教師才能夠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設計中,選擇合適的對策來展開相應的教學設計。只有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下,學生才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qū)崿F(xiàn)自學能力的發(fā)展。
1.課堂教學進度緩慢。
第一,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整體課堂教學進度緩慢。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對于物理課程來說,其主要讓學生發(fā)揮的是理性思維,需要讓學生進行一定的邏輯思考。但是對于初中剛進行課程學習的學生來說,學生在進行課程知識積累的時候,不一定能夠很好地、融會貫通的掌握相應的課程知識。這樣一來,也就意味著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對知識點進行細致的講解。但是如果說,學生已經(jīng)養(yǎng)成自學能力,從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整體課堂教學進度就會得到質(zhì)的提升,學生也能夠在課堂上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2.學生對課程不投入。
第二,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學生對于課程學習并不是很投入。按道理物理課程是學生到了初中階段才開始正式接觸的課程,學生對于物理課程應該具有一定的興趣和好奇心。但是學生在物理課程的好奇心,卻不足以支撐學生完成整個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的學習。再加上,教師在給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所選擇教學方式,如果不太恰當,自然也達不到該有應該有的效果。而通過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學生能夠?qū)τ谡n程知識形成一定的自我的感悟,通過感悟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喜愛,加強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投入,以此實現(xiàn)更好的課程教學。
二、自學能力在課堂中的培養(yǎng)
正是因為在現(xiàn)在的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存在著上述所提到的教學問題,而這些問題,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都能夠得到很好地解決與利用,所以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養(yǎng)成,以此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1.重視課前預習工作。
首先,作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師,教師應該要重視對學生的課前預習工作。對于課程學習來說,一個完整的課程學習過程,需要讓學生懂得課前預習,并且一直以來,課前預習都是教師所強調(diào)的教學任務。但是作為學生來說,哪怕是初中學生,在針對課前預習工作來說,學生都缺乏一定的主動性,絕大部分學生都是隨手翻一下課本,就當自己是預習過了,更多是等待教師進行講解。這樣一來,學生不僅不能形成自學能力,而且還會拖慢整體課堂教學進度,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推進。
例如,教師在教授《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的時候,這節(jié)課程主要是要讓學生知道聲音是如何產(chǎn)生,并在什么情況或者條件下,聲音才能夠被傳播。針對這一教學內(nèi)容,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平臺,為學生制作一個教學微視頻,并將微視頻上傳到教學平臺中,讓學生根據(jù)課本中的相關知識內(nèi)容,從而進行視頻內(nèi)容的解答,以此來實現(xiàn)對血神的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更好的課程教學。
2.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
其次,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結合物理實驗,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對于物理課程教學來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于課程知識形成更好的感悟和了解,所以經(jīng)常需要通過一定的物理實驗,從而幫助學生進行課程知識的理解。而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相關實驗內(nèi)容的感受與探究,從而實現(xiàn)學生自學能力的發(fā)展。除此之外,通過讓學生在物理實驗中進行課程知識的感受,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更好的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例如,教師在教授《我們是如何聽到聲音的?》的時候,這節(jié)課程主要是要讓學生能夠判斷人們聽到聲音的方式。針對這一教學內(nèi)容,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是時候,可以讓學生思考在什么方式下,可以讓聽到相關的聲音。并設計出相應的實驗方案。雖然說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不一定能夠設計出完整的實驗方案。但是學生還是能夠提出相應假想,而假想的提出,實際也是學生自學能力和物理思維能力的體現(xiàn)。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在一定情況下鍛煉學生的思維意識,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學生自學能力的發(fā)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進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掘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在立足問題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展開對學生的課程教學,以此實現(xiàn)學生自學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勝.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中學生數(shù)理化:學研版,2012(11):36-36.
[2]朱軼佳.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中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理科考試研究,2013,20(24):58-58.
[2]靳順利.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旬,2017(01):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