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英
【摘 要】義務教育階段對初中生的情感教育提出了準確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為重中之重。教師一方面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要促進學生的情感教育,使其成為有著豐富情感的人,成為一個觀念正確合理,遵紀守法的人。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01
引言
初中普遍存在一些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問題,針對此問題,教師應如何恰當有效的引導學生?社會各界應該做哪些方面的努力?筆者在下文提供了相關對策,希望對教師,學生以及社會各界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本文就初中生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現狀及如何開展教育展開敘述。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現狀
在歷年教學活動中,情感教育必不可少,教師也在努力的持續(xù)改進教學方式,但情感教學中還是出現了一些現實問題:教師難教,學生厭學,家長不理解。這些問題必須亟待解決,否則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二、課前,融入情感教學
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理應重視學生的情感問題。例如:在課前,教師可以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前熱身,活動內容積極向上,形式不限,可以是唱歌、相聲、繞口令,學生可以將自己崇拜的偶像事跡進行分享,最大限度的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更多內向學生樹立自信心。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與學生打成一片,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與碰撞,當好老師的同時成為學生的知己,這樣學生就敢于將自己的心事吐露,教師也能更深入的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感需求,幫助學生排憂解難,讓學生具有豁達陽光的心態(tài),以最好的狀態(tài)面對學習。
三、課中,教師大面積照顧每位學生的情感訴求
對于學生厭學的情況,教師要高度重視。課前要做好大量的鋪墊工作,課中的情感關注更是不容忽視[1]。例如:在學習“青春期的心理變化”這一課時,教師需要慎重講解,在講清楚教學內容的同時,更要照顧一部分內向學生的情緒,切不能以內向學生為例,更不可訓斥因害羞而沒能及時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講解,顯得更加生動,讓學生清楚的知道,青春期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階段,此階段中,種種的身心變化都屬于正常情況,讓學生擺脫害羞等情緒困擾,懂得接納自己。在后期講解早戀問題時,要讓學生清楚的知道,青春期的情竇初開是每個學生都有的事情,不必害羞,也不必說出來,可以給自己一段時間,在自己有一定能力的時候再去表達感情。在學習“依法治國”這一課時,教師應整理出更多的案例來講解,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幫助學生明白法治國家,應當依法辦事,從而防患于未然,減少甚至杜絕初中生犯罪現象。
四、課后,教師積極主動關注學生學習和生活
課堂的局限性,課下可以彌補。課堂大部分是對理論知識的講解,生活實踐中,學生總會遇到一些自己不能及時排解的問題。此時,教師可以深入學生生活,給予學生情感幫助的體驗,同時,將課堂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幫助學生盡快走出問題的陰影,避免學生將問題積攢,長期困擾。例如:一名學生與同班很要好的朋友之間因錢財發(fā)生了矛盾,教師應善于觀察,找同班同學及時了解情況,找出時間找兩位同學進行溝通,如果一方同學暫時沒錢,教師可以先墊付,讓同學有了錢歸還,讓欠錢的同學知道誠信的重要性,也讓另一方明白朋友是有困難,不是不還,幫助兩位同學講清楚,化解矛盾。
五、學校樹立優(yōu)秀學生標兵,增進學生的情感體驗
檢驗學生是否優(yōu)秀不能只看成績而忽略學生的品德[2]。在課堂上,不但要大力表揚熱愛勞動,助人為樂等品德優(yōu)秀的學生,在校園里,學校更應當張貼表揚榜,將品德優(yōu)良的學生寫進榜單,且給予禮品的發(fā)放,鼓動學生提高品德素養(yǎng),使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發(fā)揚自己的長處,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體會到努力的重要性,以此改變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驕傲自大的一面,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樹立自信,改變傳統(tǒng)以成績?yōu)橹鞯膯我荒J健?/p>
六、家庭教育的情感體驗不可缺少
傳統(tǒng)教育里,只注重學校教育,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成績,忽略家庭對學生情感的教育,是極為不合理的。只有在家校生三方共同的努力下,對學生的教育才能產生長遠持久的影響。在家中,父母和睦相處,營造溫馨有愛的生活環(huán)境,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幸福的家是每個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溫馨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不僅利于學生的成長,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更為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有利條件。學生將父母視為自己學習的對象,為學生長遠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的前提。
七、結束語
簡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問題事關重大,不可小覷。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首先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事,擁有健康健全的人格,遵紀守法,依法辦事,遠遠要比只關心學生成績,培養(yǎng)出一批批高智商,擅長考試,沒有道德心的單一人才要重要的多。因此,關注學生情感教育,教師,家長應當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共同幫助學生走向美好而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許誠全.淺析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J].時代教育,2017(8):157-157.
[2]蔡世陽.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新校園(中旬),2017(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