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思琦
(清遠市人民醫(yī)院新生兒科 廣東 清遠 511500)
新生兒在出生后,通常需要對其進行靜脈穿刺,靜脈穿刺時通常會在手部、足跟、額頭處進行采血,由于采血后護士未能對新生兒進行合理的護理,導致新生兒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對新生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為了避免新生兒在有創(chuàng)性操作期間出現(xiàn)疼痛感,應給與新生兒非營養(yǎng)性吸吮方法,該種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早產兒的吸吮能力,強化新生兒的吞咽功能,減輕新生兒的疼痛感。本文將本院收入的200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在新生兒有創(chuàng)性操作中非營養(yǎng)性吸吮的應用價值。
在本次研究中,選擇于2018年6-12月本院收入的200例新生兒。在對新生兒進行分組時,隨機將新生兒分成兩組,分別為對照和觀察,對照組有100例,男50例,女50例,足月68例,早產兒32例,體重1.53~4.12Kg,平均(2.68±1.65)kg;觀察組有100例,男52例,女48例,足月70例,早產兒30例,體重1.50~4.52Kg,平均(2.78±1.63)kg;一般資料比較兩組新生兒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出生時體重需控制在≥1.5kg;②胎齡控制在≥32周;③出生時間為0-28d;④吸吮速度為≥30次。排除標準:①吸氧過及使用過呼吸機的患者;②在實驗研究前48h內使用過陣痛劑、麻醉劑及鎮(zhèn)靜劑的患者。
1.2.1 對照組 嚴格按照靜脈穿刺中的要求和規(guī)定對新生兒進行穿刺,在穿刺期間不可給予新生兒任何的防疼痛措施。
1.2.2 觀察組 給予新生兒非營養(yǎng)性吸吮方法,在對新生兒進行靜脈穿刺時,需要在新生兒的口中放入安撫奶嘴,使新生兒保持鎮(zhèn)定。在對新生兒進行穿刺時,由2名護士共同來完成該項工作,其中一名護士應對穿刺的各個時期的心率、經皮氧飽和度、啼哭時間、疼痛情況做好記錄工作。另外一名護士來對新生兒進行靜脈穿刺[1-2]。
對新生兒心率、經皮氧飽和度在穿刺前、穿刺時、穿刺30min后不同的穿刺時間進行對比;對兩組新生兒的啼哭時間進行對比分析;對比不同穿刺時間,比較新生兒的疼痛情況。新生兒疼痛評分標準:使用NIPS疼痛評分法,評分的內容包括哭鬧、面部表情、腿部、上肢、呼吸類型、覺醒狀態(tài)6個內容,評分范圍為0-7分,評分越高說明新生兒的疼痛感越強。
數據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穿刺前,兩組新生兒的心率、經皮氧飽和度指標無顯著差異,穿刺時、穿刺后觀察組心率低于對照組,穿刺后,觀察組經皮氧飽和度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觀察組新生兒啼哭持續(xù)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新生兒啼哭持續(xù)時間比較(±s,min)
表2 新生兒啼哭持續(xù)時間比較(±s,min)
注:相比于對照組,*P<0.05。
組別n持續(xù)時間觀察組1008.65±1.22*對照組10020.52±2.43
表1 不同時間段新生兒心率、經皮氧飽和度指標(±s)
表1 不同時間段新生兒心率、經皮氧飽和度指標(±s)
注:相比于對照組,*P<0.05。
組別n穿刺前穿刺時穿刺后(3min)心率(次/min)經皮氧飽和度(%)心率(次/min)經皮氧飽和度(%)心率(次/min)經皮氧飽和度(%)觀察組100140.36±1.2893.25±0.48143.25±1.52*91.32±1.83*140.23±2.14*93.24±0.24*對照組100140.25±1.2693.12±0.50151.36±1.5886.24±1.83146.32±2.1790.35±0.24
穿刺時及穿刺后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新生兒疼痛評分比較(±s,分)
表3 新生兒疼痛評分比較(±s,分)
注:相比于對照組,*P<0.05。
組別n穿刺時穿刺后(3min)觀察組863.62±0.32*1.39±0.63*對照組865.46±0.583.54±0.76
在醫(yī)院中接受治療的新生兒為了能夠應對各種檢查及治療,會出現(xiàn)疼痛感,新生兒由于自我感受力不強,當身體出現(xiàn)疼痛等不良感覺時,受自身話語權的限制,不能將身體的感受表達出來。新生兒在出生后,便具備感知能力,對于出現(xiàn)的疼痛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在近期及遠期期間內,對新生兒均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導致新生兒出現(xiàn)諸多的不良癥狀。因此,應重視新生兒的疼痛感,加大對新生兒疼痛感緩解方法進行研究[3-4]。通過對新生兒的相關臨床實驗及治療情況進行了解可知,為了能夠緩解新生兒的疼痛感,非營養(yǎng)性吸吮法作為一種有效的緩解疼痛方法,當將奶嘴塞入到新生兒的口中后,新生兒會立即做吸吮動作,使新生兒的疼痛感明顯減輕,并且不會對新生兒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5-6]。相關的數據研究結果表明,由于大多數新生兒對音樂較為敏感,對音樂的節(jié)奏及旋律均會產生敏感,為新生兒播放音樂,會刺激新生兒的疼痛中樞,使新生兒能夠產生興奮感,以便能夠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7-8]。
非營養(yǎng)性吸吮通常會應用到無法正常進行喂養(yǎng)的新生兒中,奶頭由橡皮制作而成。近年來,新生兒無法正常吸吮受到了相關專家學者的重視,對吸吮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針對新生兒的實際情況,為一些體重較低的新生兒設計出了非營養(yǎng)性吸吮奶頭,將奶頭放入新生兒嘴中,新生兒會不自覺的做出吸吮動作[9],有助于培養(yǎng)早產兒的吸吮能力,提升新生兒的吞咽功能及吸吮能力,使吞咽功能更具協(xié)調性,為新生兒奶瓶喂養(yǎng)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加速分泌早產兒的血清胃泌素及胃排空速度具有重要作用,降低喂養(yǎng)不耐受發(fā)生概率,能夠有效緩解新生兒在靜脈穿刺時所出現(xiàn)的疼痛感,降低早產兒的胃食管反流量,避免新生兒出現(xiàn)梗阻窒息,防止新生兒出現(xiàn)呼吸暫停情況[10]。
從本文的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表1中,在給予新生兒非營養(yǎng)性吸吮喂養(yǎng)方法后,穿刺時,對兩組心率指標進行對比,觀察組低。對經皮氧飽和度指標進行對比,觀察組高。穿刺后,對兩組心率指標進行對比,觀察組低。對經皮氧飽和度指標進行對比,觀察組高。表2中,兩組新生兒的啼哭持續(xù)時間對比,觀察組低。表3中,穿刺時,兩組新生兒疼痛評分對比,觀察組低。穿刺后,兩組疼痛評分對比,觀察組低。以上研究結果又說明,將非營養(yǎng)性吸吮喂養(yǎng)方法應用到有創(chuàng)性操作所致疼痛治療中具有可行性,疼痛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有創(chuàng)性操作致疼痛中應用非營養(yǎng)性吸吮方法,有助于優(yōu)化新生兒的心率和經皮氧飽和度,縮短啼哭時間,降低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