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榮
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享年73歲。據(jù)史料記載,在兩千年前我國人均壽命僅有30歲,孔子算是高壽的了。他一生顛沛流離,周游列國,聚徒授教,著書立說,十分辛苦,但孔子常常樂呵呵的,“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在生活中處處發(fā)現(xiàn)并獲得快樂,這是他得以高壽的原因,特別值得老年人學習借鑒。
學習之樂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孔子酷愛學習,一生樂此不疲。他在晚年68歲歸魯以后學《易經(jīng)》,“居則在席,行則在橐(口袋)”,以至于“韋編三絕”。真可以稱得上活到老學到老。正所謂至樂無如讀書。心潤書香,讓靈魂接受知識的洗禮,于瀏覽之中生發(fā)頓悟,在頓悟之中獲得快樂。時代在前進,知識在更新。老年人堅持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使自己頭腦常新、永葆青春。
交友之樂 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個人的快樂讓眾人分享更快樂。與朋友相聚,握手言歡,說古道今,樂趣橫生。和朋友交流,能開闊胸襟。生活中難免遇到不高興的事,有些事一時想不通,讓朋友一解釋、一剖析,立刻茅塞頓開。與老友交談,切磋技能,暢談人生,可收獲友誼和真經(jīng)。
歌舞之樂 孔子一生對音樂癡迷,與音樂相伴一生??鬃釉f自己“成于樂”?!墩撜Z》中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边€說:“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笨茖W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唱歌、跳舞、聽音樂,可以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快樂情緒,提高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fā)生。還能增強記憶力,消除疲勞,有助于睡眠。
山水之樂 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笨鬃酉矚g登山臨水。當孔子聽高徒曾晳說出自己的志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泳而歸”,馬上為之喝彩。踏遍千山人未老,飽覽風光樂無邊。游歷名山大川,可以了解各地各民族的風土人情、文化藝術、飲食習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美麗的湖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樂而忘憂。旅游既鍛煉了身體,滋養(yǎng)了心靈,又增加了人生的厚度和廣度。
飲食之樂 孔子是個美食家,十分注重飲食養(yǎng)生。論語記載,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他還提倡“八不食”,其中“食鈕而蝕,不食。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這些飲食標準到現(xiàn)在也有指導意義。正確的飲食是保證老年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物質(zhì)基礎。老年人在飲食上應格外講究,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新鮮應時的蔬菜、水果,少吃肥膩油炸和多糖多鹽食品。要注意粗細搭配,營養(yǎng)均衡。
精神之樂 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提出“仁者壽”,意思是懷有仁愛之心、道德高尚的人容易長壽。很多老年人由于關愛別人、助人為樂,因而德高望重、心情愉悅、健康長壽。由于有著高尚的精神追求,即便平凡的生活也有無窮的樂趣。良好的心態(tài)是保證健康快樂的一劑良藥。老年人應該胸襟寬闊,豁達快樂。遇事不攀不比,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常想別人長處,忘記別人的短處,感恩別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