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豐 高登秀
摘 要:近年來,農(nóng)村留守兒童已經(jīng)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由于兒童年齡尚小,個人經(jīng)歷、觀念、性格等方面受到很大影響,從而使兒童們的心理問題日趨明顯。為了解決兒童這一顯著問題,教師和監(jiān)護人應給予微笑,放大優(yōu)點,忽略缺陷,平和對待留守兒童,關注留守兒童的感受。
關鍵詞: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9-016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9.153
在農(nóng)村學校,留守兒童是學校中的一類特殊群體,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開,使得他們在心理上比其他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問題。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有的表現(xiàn)為上課分心,記憶力減退,選擇性思維延遲等,有的表現(xiàn)為抑郁、焦慮、冷漠、自卑、空虛等負面情緒,有的顯現(xiàn)出暴力、偏執(zhí)、孤獨、敵對等性格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和監(jiān)護人首先應當做的是陪伴,即使再忙,也要花時間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并為他們在黑暗中點燃一盞燈,然后通過溝通交流幫助兒童解決現(xiàn)有的心理問題。
一、與留守兒童交往,微笑是最好的禮物
沒有交流的陪伴不算真正的陪伴,與留守兒童的交流要小心謹慎,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到他們,教師和監(jiān)護人要滿臉微笑地與他們溝通交流,并引導兒童,讓他覺得生活是美好的,千萬不可以讓兒童感到壓力重重,缺失安全感。因此,微笑是最好的禮物,幽默是最甜蜜的開心果。教師和監(jiān)護人與留守兒童相處,需要面帶微笑,也可以常常給兒童講講笑話,讓留守兒童在苦悶的時候,感到一點生活的樂趣,這樣兒童的情緒也會慢慢變得積極。
二、放大優(yōu)點,忽略缺陷,逐步樹立自信
每個兒童內心都埋藏著不服輸?shù)姆N子,每個兒童都渴望成功,都想得到別人的認可,留守兒童更是如此。放大留守兒童心理上的優(yōu)勢,將有助于他們建立自信。為了增加留守兒童心理上的優(yōu)勢,教師和監(jiān)護人就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優(yōu)點的眼睛,他們一有好的表現(xiàn),就應該立刻稱贊他們,讓他們獲得成功感,從而建立自信,并成為負責任的兒童。
留守兒童出現(xiàn)心理問題后很容易犯錯,也會暴露出許多缺點,我們需要把他們的缺點縮小來看。留守兒童犯錯多數(shù)是無心之錯,他們也是很自責的,對于兒童們的無心之錯,教師和監(jiān)護人應該更加寬容,淡化他們的自責,安慰他們,然后與他們一起反省。通過這種方式,實際上減少了兒童的挫折感,也鼓勵了他們的勇氣和自信。
三、控制情緒,平和對待留守兒童
很顯然,教師和監(jiān)護人有時會在生氣時說出一些不得當?shù)脑?,傷害兒童的自尊,傷害兒童的感情。對待留守兒童的過錯,要努力克制情緒,在說話時不生氣,在生氣時不說話。一旦破壞了關系,留守兒童的工作就更難開展了,他們就會關閉交往的心門,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再愿意和你溝通交流。
對待留守兒童,一定要避免傷害他們的自尊。要善于退讓示弱,當教師或監(jiān)護人與留守兒童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時,一定要理解和包容。否則一旦鬧翻了,不僅傷害了親情,也阻斷了溝通的橋梁。所以教師或監(jiān)護人要善于退讓和示弱,讓留守兒童在理解和寬容中感受到關愛。
四、善于傾聽,關注留守兒童的感受
快樂的分享可以使快樂加倍,悲傷的分享可以使悲傷減半。教師和監(jiān)護人應該是留守兒童的知己和朋友,分享他們的快樂和悲傷。當兒童有話要傾訴時,教師或監(jiān)護人要在他們愉快的情緒下陶醉,和他們產(chǎn)生情緒共鳴:他笑了,你要笑得更開心,說你比他快樂,這樣他的快樂就會成倍增加。他在悲傷時傷心地對你訴說,你也要表現(xiàn)得更傷心,讓他們覺得你比他們更傷心,這樣他的悲傷可以減少一半。
兒童們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尤其是留守兒童承受的壓力更大。這也是引發(fā)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應對這些問題,首先要確保他們的睡眠時間。其次要豐富他們的課外活動。再次,用愛包圍他們,告訴他們你每天都愛他們,告訴他們更多的人會在他們漫長的人生旅程中愛他們。最后,告訴兒童體驗挫折和失敗是一種很好的經(jīng)歷,并學會尋求朋友、父母、教師和其他成年人的幫助,這被稱為高情商的重要特征,是一種聰明而非軟弱的表現(xiàn)。為了應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陪伴他們長大,教師要用愛關心兒童,走進兒童的內心。
參考文獻:
[1]葉敬忠,潘璐.別樣童年:中國農(nóng)村留守兒童[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2]鄧紅,安曉英.甘肅農(nóng)村留守兒童生存現(xiàn)狀研究[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0.
[3]羅之勇.民族地區(qū)中小學心理與教育問題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4]傅玉球.如何做好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張壽豐(1980.1— ),男,土族,甘肅天祝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留守兒童心理。
高登秀(1979.6— ),女,藏族,甘肅天祝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校管理。
課題項目:本文系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留守兒童主要心理問題調查及成因分析》(課題編號:WW[2018]GH17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