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艷波 朱秀章
摘 要:眾所周知,玉米在我國的種植十分廣泛,不僅影響著農業(yè)的發(fā)展,也制約著工業(yè)的生產。本文主要針對玉米的高產栽培技術展開探討,從選種、播種和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為有關人員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種植;病蟲害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930029
引言
玉米種植面積的逐漸擴大,對我國農業(yè)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也使得提升玉米產量及栽培質量具有的重要性越來越高。于此,針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開展深入研究和分析,對各種高實效性的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有效的應用十分關鍵,不僅能夠促進玉米產量大幅度提高,也有助于為種植戶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1?選種
為了保證玉米高產,需要從選種工作做起,一定要選擇優(yōu)質的玉米品種,比如選擇具有“省審”或者“國審”標記的品種,并且認真閱讀關于玉米品種的介紹,比如種植區(qū)域、株高、穗位、淀粉含量等,最重要的是,玉米品種的包裝內一定要包含質量合格證、生產許可證等證件,必要時可以聯(lián)系生產廠家,或者是與批發(fā)商聯(lián)系,了解關于玉米品種的詳細介紹[1]。選種是否科學對玉米的產量及種植質量具有直接影響,因此,需要盡可能的選擇高質量的品種。實際選種過程中,應注重如下幾點:選擇抗病和抗倒伏的品種;選擇成熟期適宜的品種;選擇抗旱性高并且耐密性好的品種。
在選擇玉米品種時,應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因為不同品種的玉米種子對于土質和土壤肥力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必須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平崗地種植天農九,低洼或坡地種植先玉335,有助于確保玉米高產。
通常情況下,建議統(tǒng)一使用實施過包衣處理的種子,針對個別未經過包衣處理的種子,可挑選相應的藥劑開展拌種操作,有助于提升種子的病蟲害抗性,確保玉米產量。農民在購種和選種過程中,要多聽取農業(yè)專家的意見,并且做好對比,找到適合的玉米品種,以往一些農民不懂得科學選種,結果導致玉米大幅度減產,所以一定要重視種子的選擇。
2?播種
對于不同的地區(qū),玉米播種時間有很大的區(qū)別,以長春市為例,地處東北平原,是玉米種植的黃金地帶,基本上每年的五月上旬全市范圍內就會陸續(xù)展開玉米的播種工作,這時地表溫度在10℃以上,而且晝夜溫差不大。具體開展播種操作時,應重視在充分考量相應種植區(qū)域氣候及土壤條件的基礎上,實施合理的早播操作,有助于更好地保證玉米產量,但是需要注意,如果播種時的溫度過低,可能導致種子萌芽慢、長勢弱,而且大面積的缺苗,如果播種時間較晚,雖然溫度達到了播種標準,但是由于玉米生長時間較短,可能造成營養(yǎng)不良,最終也會導致產量過低。播種方式主要是單粒播種為主,目前已經成為長春地區(qū)培育壯苗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過單粒播種實現(xiàn)全程機械化,省工省時,節(jié)約成本。
在控制玉米播種的密度時,為了保證成活率,需要認真分析土壤的肥力以及環(huán)境條件,如果植株過密,就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導致植株生長緩慢,如果植株過稀,就會浪費土地資源,達不到高產的效果,所以種植密度一定要保證合理。通常情況下,以667m2為單位,在播種緊湊型玉米品種時,可在每個單位面積內種植4000株左右;在播種半緊湊型玉米品種時,可在每個單位面積內種植3500株左右。近年來,隨著機械設備的應用,玉米播種的效率有了極大的提高,而且播種效果良好。在使用機械設備進行播種時,要注意行距、株距以及播種深度的問題,一般而言,行距為60cm,株距為16cm,播種深度為6cm。
3?管理
為了保證高產,需要進行合理施肥,常見的施肥方法有一次性免追施肥和底肥加追肥,由于種植土壤可能存在后期肥力過低的問題,所以通常選擇底肥加追肥的方法,在播種的同時施肥,然后在玉米幼苗生長階段追肥。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期施肥過程中,要避免化肥與種子接觸,防止種子受到破壞,而在后期施肥時,要注意施肥時間和用量,確保肥效正常發(fā)揮。一次性免追施肥施用量是每667m2施肥60kg左右,底肥加追肥的一般是施用底肥40kg左右,追肥施用氮肥20kg左右。具體情況視土壤肥力增減。
玉米播種以后的7~10d,需要開展有效的田間檢查工作,以便于適時了解玉米的出苗情況。倘若田中出現(xiàn)缺苗斷壟等問題,應及時、合理地進行補苗,以保證植株的數(shù)量[2]。玉米植株具有個體形狀以及葉片寬度較大等特點,通常需要以大量的肥料和水作為支撐,因此,在具體針對其開展田間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重視為其供給足量的肥料和水,以確保其可以良好的生長發(fā)育。在實施澆水操作以前,應對種植區(qū)域土壤的水分含量進行檢查,因為玉米植株對水的需求較大,但耐澇能力卻相對較低,澆水次數(shù)過多或者過于頻繁,會對其生長造成不良影響。此外,種植期間倘若遇到連雨天,或者降雨量相對較大,應及時開展田間排水操作,以確保植株正常生長。
中耕的主要作用為疏松土壤,能夠提升土壤內部的通氣性,可促進玉米植株根部的發(fā)育,同時,也可以起到保墑保水的作用,促進地表溫度的提升,此外,可發(fā)揮預防病蟲害的作用。除中耕以外,有效開展除草工作也十分重要,具體而言,在玉米的幼苗期,適當?shù)拈_展除草操作,可防止雜草吸收幼苗養(yǎng)分,使得幼苗更好的生長發(fā)育,為玉米高產提供保障。在選擇除草劑時,一定要具有針對性,根據(jù)田間雜草的種類,合理進行選擇,并且控制噴灑的量,而且盡量選擇晴天噴灑,如果雜草數(shù)量較少,可以使用人工除草的方法。
對玉米生長存在較大危害的病蟲害主要包括螻蛄、金針蟲、地老虎、大斑病等,在具體開展玉米病蟲害防治操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田間巡查工作,仔細觀察玉米的生長狀況,對其長勢變化進行有效記錄,一旦懷疑玉米植株存在患病可能性或者發(fā)現(xiàn)其出現(xiàn)患病癥狀,應立即采取有針對性的生物、化學及物理等手段對玉米進行病蟲害防治操作,避免病蟲害大面積擴散,對玉米植株的生長發(fā)育造成不良影響,導致玉米的質量和產量大幅度降低[3]。以大斑病為例,典型特征是玉米植株的葉片變黃,植株枯死,減產幅度在36%以上,所以在進行田間管理時,如果發(fā)現(xiàn)玉米植株出現(xiàn)大斑病,需要及時噴施甲基托布津加鏈霉素2~3次,或者是配置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在玉米開花期噴1~2次,間隔周期10d左右,這樣才能有效治療大斑病,保證玉米的產量。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積極利用多種高實效性的栽培技術,促進玉米的種植質量及產量提升,對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在具體應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良好的選種,也應重視開展科學的施肥和澆水操作,有助于確保玉米良好的生長和發(fā)育,使得農民收獲更多高質量的玉米果實。
參考文獻
[1] 李吉軍,師偉杰,張南冰.河西灌區(qū)春玉米“一穴多株”高產栽培技術試驗初報[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19(06):13-14.
[2]郭海斌,張軍剛,王成業(yè).高產優(yōu)質多抗玉米新品種駐玉216典型性狀及配套栽培技術規(guī)程[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8(11):225-227.
[3]魯俊田,陳曉旭,劉日尊.高產優(yōu)質高抗玉米雜交種丹玉212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8(11):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