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興科
【摘 要】 目的:研究溝通技巧在骨科臨床骨折治療中的作用。方法:選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我院骨科門診收治的96例急性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處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溝通技巧,對比分析兩組的處理技巧。結果:觀察組患者認知良好、依從性好、處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有效的溝通技巧在骨科門診骨折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 溝通技巧;骨科診所;骨折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225-02
由于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由于施工事故和交通事故和其他事故引起的骨折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增加的趨勢,并接受骨科手術臨床急性損傷患者的骨骼和關節(jié)損傷逐漸增加,但往往由于醫(yī)患溝通不足使病人未能完全理解他們的疾病,治療和康復的情況下,如治療依從性差,容易產(chǎn)生各種并發(fā)癥,可能由于醫(yī)療糾紛造成的不良影響,對醫(yī)院形象影響較大。選取96例骨折患者的目的是探究溝通技巧在骨科門診中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情況。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骨科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6例急性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女性38例,男性58例。平均年齡42.3±3.65歲。骨折類型:尺橈骨骨折16例,脛骨腓骨骨折10例,內外踝骨折28例,髕骨骨折8例,肱骨頸骨折2例,Colles骨折32例。將所有病人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為觀察組一組為對照組,每組54例[1]。比較分析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處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溝通技巧,具體化為:(1)接受患者的溝通:對于嚴重疼痛,患者產(chǎn)生恐懼、焦慮和抑郁等心理,所以醫(yī)務人員必須加強溝通和耐心,注意心理咨詢和冷靜,相關知識和耐心在骨折治療病人護理過程中,安撫病人,為了改善病人的醫(yī)療行為。努力傾聽和回答患者的關切和問題,客觀交換意見,尊重患者的選擇,增強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獲得理解和充分合作。(2)治療中的溝通:在對患者進行手法康復和石膏固定時,要耐心傾聽患者的想法,從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的消極心理反應,認識患者哭泣、跺腳等心理應對方式。(3)康復指導:告知患者正確體位,避免肢體屈曲;闡述術后早期功能康復訓練對患者及其家屬的重要性和方法,讓患者主動開展早期功能鍛煉;此外,應指導患者不要負重行走,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1.3 溝通方式
1. 3.1 治療前溝通
患者進入治療室后,操作人員(醫(yī)生或專職重建固定護理)根據(jù)受傷部位,協(xié)助患者躺在治療床上或坐著在進行閉合操作和石膏固定前,觀察和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用安撫的語言安撫患者,以消除除了患者受傷后由于缺乏心理準備而產(chǎn)生的恐懼反應。使用簡單的語言對損傷情況、治療方案、術中及術后結果作簡要描述目前身體不適、恢復時間、重點突出等。
聽并回答有耐心的問題存在的顧慮和疑問,客觀交換意見,尊重病人的選擇,增加患者對操作者的信任感,獲得理解、信任和充分合作。
1.3.2 治療過程中的溝通
在操作和石膏固定的過程中,外科醫(yī)生要有耐心傾聽患者的內心,了解患者的擔憂、恐懼、緊張等心理反應應與患者的心理應對方式一致,治療環(huán)境安靜整潔,適宜的溫度,安全有序的治療,閉合手法和石膏固定技術熟練、準確很少有病人感到緊張和擔憂。使用語言和非語言交流來減少病人的緊張和壓力。如術中指導病人有節(jié)奏地張口呼氣抽吸;適當時輕輕捏住病人的肩膀或上臂。主動掩蓋病人隱私體位,協(xié)助病人擺姿勢及脫衣;連續(xù)和間歇減少手動牽引時間應根據(jù)病人對疼痛的耐受力,并以一種和緩的方式進行調整用語氣與病人交談,觀察和了解病人的一般情況,鼓勵和引導病人術中協(xié)調等。這些體貼和安慰的行為能給病人帶來積極的感覺合理響應,提高復位效果。復位外固定后,應給患者一次一個友善的眼神,一個微笑。這給了病人動力和溫暖,增加對醫(yī)務人員的信任和依賴。
1.3.3 治療后康復指導的溝通
骨折復位石膏外固定后,骨折復位符合要求,患者總體健康身體狀況較穩(wěn)定,可指導家庭定期門診復診。普及語言教育后患者與家屬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項,家屬觀察及護理方法,石膏固定期;使用常規(guī)門診會診時間(如有必要電話咨詢)及時溝通并解決康復過程中患者的存在問題心理問題和問題。具體來說,骨科醫(yī)生需要做以下工作及時向3例患者逐項發(fā)送了外固定石膏術后注意事項的通知口頭解釋,特別是對老年患者的理解和記憶不良回答問題,并要求病人或家屬重復答案。在家養(yǎng)期間,書面指導自我觀察和護理,及時回訪等知識;強調患者聽從醫(yī)生的建議,及時定期門診會診,確保石膏適形固定效果因此,可以盡早發(fā)現(xiàn)并避免外固定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功能鍛煉的知識和方法,如在不同的骨折恢復期通過醫(yī)生的準備治療性鍛煉或運動時,同時進行必要的講解和演示,引導患者進入進行適當?shù)墓δ苠憻?,包括正確的肢體位置、活動范圍和運動程度;要求每位患者回家后能夠在家屬的配合和監(jiān)督下完成治療作業(yè),在下次參觀時給予效果評價;被動依賴的心理狀態(tài)做好患者咨詢工作,鼓勵工作,并指導患者家屬做好陪護工作工作中,為了消除患者的孤獨感,提高治療的積極主動性;采用組織患者康復交流小組的形式,指定合適的患者同時回復,診斷時,也讓家屬參與,相互溝通、支持、鼓勵;引導合理的語氣營養(yǎng)豐富的飲食有助于早日康復。
1.4 觀察評價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對骨折知識認知、依從性行為及處理服務滿意度。采用我院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骨折相關知識認知共10項。合規(guī)行為包括5個項目,良好的合規(guī)意味著掌握3個以上項目。處理服務滿意度主要分為滿意、一般和不滿意三個標準。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與分析,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認知狀況及依從性行為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良好認知和良好醫(yī)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處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處理滿意度為97.92%,對照組為77.0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9.321,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骨科門診接受骨折患者大多有特性隨機性和觀察等不便,大多數(shù)的醫(yī)務人員在醫(yī)療保健在單調乏味的任務通常只注意自己的技術的實現(xiàn),忽略和病人疾病,康復和心理條件,和其他重要的信息溝通,指導病人和缺乏耐心、努力和簡單,溝通意識較弱,使患者按醫(yī)療行為不良減少。護患溝通技能是指護患之間的一切信息交流,能夠顯著提高患者對骨折相關知識的掌握和認知,此外,該方法的應用可顯著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調動患者的積極性,促進醫(yī)患關系和諧發(fā)展。本研究通過溝通技巧在我院骨科門診骨折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取得了滿意的應用效果,充分滿足了患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顯著提高了骨科門診的治療和處理質量。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認知良好、依從性好、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將溝通技巧應用于骨科門診骨折患者的治療可以取得顯著效果,可以顯著提高患者與治療護理的合作程度,改善醫(yī)患關系,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4]。
4 總結
精通交流溝通能力能夠在給患者治療的同時減少一些醫(yī)療糾紛,對于醫(yī)務工作來說有不能代替的意義。因此,醫(yī)務人員員應及時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的基礎上建立正面的形象,根據(jù)病人的護理、心理情感特征和注意傾聽當時患者的心聲,善于用肢體語言,從而達到最好的效果節(jié)省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參考文獻
[1] 劉彩宏,孫碩,戎清,等.骨科集體門診的效果評價[J].中國病案,2018(1):18-20.
[2] 盧彩霞,黎慶衛(wèi),莫菊英.淺析影響骨科門診護理滿意度的原因及對策[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7(32):122-123.
[3] 田發(fā)秀,陳湘玉,陳麗萍.骨科護理門診高級護理實踐現(xiàn)況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8,33(14).
[4] 梁啟玲,陳照坤,黎裕萍.柔性管理對骨科門診預檢分診準確率及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7,24(2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