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國家若想傲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須要有深遠的文化。我國大力重視文化發(fā)展,同時,對語言文字的研究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漢語言文學在這股知識巨浪下應運而生,展現(xiàn)出了巨大的生命力?,F(xiàn)今,漢語言文學已經成為大學校園中具有極高人文氣息的一個專業(yè),它主要是對中國語言的詞語用法進行研究,對古今詩歌、散文等眾多的文學作品進行評價與討論。語言的出現(xiàn)是人類區(qū)別于其他生物的重要標志,它不是一個個枯燥的符號,而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語言;應用;意境;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4.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對漢語言的研究以及對于意境的賞析是漢語言文學研究中的兩個主要方面。漢語言研究的主要方面是對語言文字以及語法進行分析,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引導現(xiàn)代漢語的發(fā)展方向。意境主要體現(xiàn)于語言之中,歡快的語言展現(xiàn)出作者愉悅的心情,干練的語言展現(xiàn)出作者堅定的意志,悲戚的語言則展現(xiàn)出作者內心的憂郁不得志,這些出自于不同的作者,產生于不同的時代的文字,體現(xiàn)的是那個時代人民對今后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戰(zhàn)亂的厭惡,對離別的無奈和奮起反抗,以及對于荒誕政治壓抑氛圍的郁郁寡歡與不得志。對文學意境進行研究,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了解作者以及同時代人的心里感受,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文學修養(yǎng),提升我們的文化底蘊,使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更上一層樓。
一、漢語言文學研究中語言的應用
(一)語言應用藝術的重性
當今社會,漢語言文學教育已經成為人生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大力重視語言文字教育,為的就是讓我們深刻領會文字的藝術。說的一口漂亮話,會讓家庭關系更加和睦,減少矛盾的發(fā)生,對子女產生良好的教育,同時在工作過程中也能使我們與老板同事相處的更加愉快??梢哉f,語言已經是我們展現(xiàn)自己才華,展現(xiàn)自己素質的一種重要方式。語言是一種基本的人際交流方式,它是一種紐帶,能夠拉進距離,消除誤會,增進了解。不同民族的人,通過相互學習彼此的語言,能夠走進對方的心靈。
(二)創(chuàng)作出具有文化底蘊的文學作品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最好場所,創(chuàng)作的靈感總是源于生活。古人當其郁郁寡歡不得志時會用作詩來抒發(fā)心中的憤慨;當其感慨于民間疾苦,生活不易,而又不能做些什么來挽回局勢時,會寫詞來展現(xiàn)自己的心懷天下??梢姡斣谖膶W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情感時,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總是能帶給人極大的震撼。真實的情感來源于心靈深處對生活的渴望,而反應的體現(xiàn)就是語言文字。通過語言文字,我們總能找到一些心靈的慰藉。
(三)總結語言規(guī)律,團結各民族,使其共同發(fā)展
我國幅員遼闊,土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四橫跨5200多千米,南北縱貫5500多千米。地域廣大的同時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為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每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其中就包含著不同的習俗和語言文字。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深入研究,能使我們對各民族的文化有更深刻的領會。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開始,我們要想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字。文字記錄了社會的發(fā)展,同時體現(xiàn)著文化的差異。學習了解各民族的語言文字,有助于各民族共同發(fā)展,有助于我們更早的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富強社會。
二、對漢語言文學中語言意境的研究
(一)提高我們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我們所學習的語言文字是在五千多年中流傳下來的,它經歷過了歷史的洗禮,盡管中間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難,但這并未阻礙它的發(fā)展,反而使我國的文化更堅強,更有韌性。提高文學鑒賞能力的重要一條途徑就是閱讀古代典籍,古代典籍是世界文化的瑰寶。
我國的古代典籍之所以能流傳至今,是因為它的內涵以及它所具有的歷史意義。先人們用文字將自己內心的感情表達出來,而這些文字中蘊含著深遠的意境,只有當我們充分了解作者表達的意境,我們才能對文學作品有更高的鑒賞能力。
(二)提高我們的寫作功底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在我們對語言文字的意蘊進行研究時,我們能學會如何更好地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境遇。我們學習漢語言文學,通過簡單的漢字排列,表達出深刻的意境,這將大大提高我們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使我們的寫作水平達到更高的境界。
(三)有助于我們了解傳統(tǒng)文化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明的文化大國,而語言文字是對文化最好的傳承。對語言意境進行學習,使我們充分了解不同時代下各個作者的寫作風格,從而體現(xiàn)當時國家的社會習俗。我國具有深遠的文化,對語言文字進行研究,能夠使我們更好地傳承經典,傳承中華文化。
三、提升語言學習和意境分析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強閱讀練習
閱讀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為通篇默讀,另一方面為大聲朗讀。要提高語言學習和意境分析能力,我們就要從閱讀的這兩方面入手。好讀書,讀好書,我們要培養(yǎng)閱讀興趣,并且邊讀邊做筆記,邊進行分析,在通篇默讀時,不要只追求速度,在閱讀過程中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而要學會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在默讀時,不懂的地方要認真地多讀幾遍,把不懂的地方劃出來,在網絡上或者是在書籍中尋找答案。要注意作者的遣詞用句,我們在讀時,如果遇到一些好的句子,可以將其摘抄到一個專門的本子上,過一段時間再次讀一遍,看看是否會有新的理解。在閱讀中,我們學了提取有用信息,形成判斷思維,在我們提取信息的同時,我們的思維再一次得到了鍛煉,這樣往復循環(huán),最終我們對語言理解能力會再上一個臺階。我們可以通過大聲朗讀來理解一些深奧的句子。默讀瀏覽是我們掌握知識的一種方式,但這種方式是較為低級的。真正高效學習語言文字并掌握其內涵的方法就是大聲朗讀,朗讀可以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并且使我們對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還能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文化中平仄的魅力,讀起來朗朗上口。朗讀是我們與古代典籍的一次深入的對話,通過朗讀,我們能更好地讀出作者的心理路程。
(二)加強背誦,多背一些好文章
德國作家托爾斯泰曾經說:“背誦是記憶力的體操。”可見,背誦能夠增強人的記憶力。實踐證明,記憶力和肌肉一樣,只有不斷地重復,才能變強。背誦是將知識儲存于我們大腦的一個過程,只有我們的大腦中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才能使我們在寫起文章時能夠旁征博引,博聞強識不僅取決于天賦,更取決于后天的努力。一個人如果背得多,記得牢,在運用時就會比平常人更有優(yōu)勢,當談及理解時,也會優(yōu)于常人,這對于我們學習漢語言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在進行研究時,如果我們對某段有深刻的記憶,當我們再次提及這段時就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而且,越是熟悉的語言越會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很好地幫我們領會作者當時的所思所想。深刻的記憶力也會使我們在做一些文章練習時能夠寫出優(yōu)美深刻的語言。
(三)運用現(xiàn)代網絡技術,通過聲效、意境對語言進行深度處理
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教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體技術主要是用電腦、電視、投影儀等現(xiàn)代工具對文字、動畫、聲音等進行復合處理,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種方式現(xiàn)今主要存在于教育教學中,它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和信息交流方式。教師們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課堂上,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們更積極向上地學習。同時,千家萬戶已經裝上寬帶網絡,這使得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能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在家庭中也能自己進行學習,領會語言文字的魅力。
四、結束語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從古老的甲骨文,到小篆、大篆,再到隸書、楷書、行書,中華文字經歷了一次又一次革新。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文化雖曲折卻未中斷,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換代,同時也經歷了鴉片戰(zhàn)爭、辛亥革命等,越是艱辛,越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使我們的國家變得強盛,而文化的保護能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我們不能只追求經濟的發(fā)展而忽視對語言文字的研究,這同時也是在對我們國家的文化進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民族自信,展現(xiàn)我國大國的風采,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參考文獻:
[1]李樹茂.試論漢語言文學中語言的應用與意境[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7):72+74.
[2]李新.關于漢語言文學的語言意境研究[J].漢字文化,2017(23):43-44.
[3]潘家珍.解析語言在漢語言文學中的應用意境[J].文學教育(上)2015(2):136.
作者簡介:于潔(1981-),女,漢族,山西長治人,講師,本科,長治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