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的法治政府建設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設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規(guī)范公正文明執(zhí)法。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對于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依法治國 法治政府 公平正義 現代化
全面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而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則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法治政府的涵義及其特征
法治政府就是政府在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法治原則,嚴格依法行政,政府的各項權力都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法治政府主要是對行政機構運行的形而上的理想描摹,強調行政權力運行中側重法律對政府而非公民的規(guī)制,以及政府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一)法治政府的新內涵。關于法治政府的涵義,學者們理解的核心都在于,法治政府就是政府在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過程中堅持法治原則,嚴格依法行政,政府的各項權力都在法治軌道上運行。簡單而言,法治政府就是政府權力的來源、行使及對其監(jiān)督均納入法治軌道。
(二)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法治即良法之治,法治政府首先即要求政府依法行政,這也是依法治國基本國策的必然要求和題中應有之意。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政府作為行政執(zhí)法主體,具有依法履行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各項職能;建設法治政府,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乃是推進嚴格執(zhí)法、建設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的基礎和前提。
二、法治政府建設的基本要求
(一)機構和職能法定。行政機關的所有權力都來源于法律,都是由法律明確規(guī)定。法律沒有賦予行政機關的權力,行政機關就不得行使,這是依法行政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法治政府的邏輯起點。因為政府的權力不是原生的,而是派生的,來源于人民的授權,來源于立法機關的授權。沒有法律規(guī)定,這種權力就不存在,一旦行使就可能是違法無效的。
(二)行政執(zhí)法的規(guī)范化。行政執(zhí)法是行政機關實施的與社會民眾聯系最為密切、接觸最為頻繁的行政活動,行政執(zhí)法的規(guī)范化水平直接影響著民眾對于法治政府建設狀況的認識和感知。因此,對于絕大多數普通民眾而言,行政執(zhí)法的規(guī)范化是衡量法治政府的最重要標準之一。
(三)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不僅意味著行政機關應該依法行使可能侵害相對人合法權益的權力,也強調行政機關要依法提供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實現秩序行政與給付行政的統(tǒng)一。如果一個政府不能高效便民地提供公共服務,那么就很難稱之為現代意義的法治政府。因此,服務型政府的構建既是法治政府的建設目標,也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四)政府信息公開。政府信息公開是“人民主權”這一憲法原則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政府的應有之義。在網絡化、信息化背景下,政府信息公開更具有特殊的法治意義傳統(tǒng)的保密行政早已被各國政府所拋棄,透明政府是現代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與程度也成為衡量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指標。
三、法治政府建設的目標及任務
(一)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規(guī)范公正文明執(zhí)法。治政府建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包括依法進行行政決策、依法制定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和規(guī)范性文件、依法執(zhí)法和依法裁決爭議糾紛。在目前行政立法日趨完善的條件下,相較于依法決策和依法行政立法,依法執(zhí)法在依法行政中具有更為重要的地位。
(二)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方式?!稗D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方式”是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提出的又一重要任務和要求?!稗D變政府職能”要求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員牢固樹立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深化簡政放權”要求各級政府繼續(xù)全面清理行政審批事項,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生產經營活動的許可;“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方式”則要求政府充分發(fā)揮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在行政監(jiān)管中的作用。
(三)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同樣是十九大提出的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任務和要求。“增強政府公信力”首先要求政府依法履職,杜絕亂作為和不作為,其次,要進一步推進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員誠信守法?!敖ㄔO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目標。十九大報告在闡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時,強調我們的一切工作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要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完善國家機構組織法。十九大報告為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提出的另一項新任務和新要求是“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完善國家機構組織法”。關于“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十九大報告是將行政管理體制放在黨和國家整個機構設置和治理機制中進行考慮、謀劃和設計的?!巴晟茋覚C構組織法”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四、結語
我國的法治政府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完備的宏偉工程,需要在黨的領導下、在人民的支持下、在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有步驟、分階段的穩(wěn)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事關黨的事業(yè)興衰成敗、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否順利實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嶄新背景下,在全面以法治治國的戰(zhàn)略布局下,我國的法治政府建設事業(yè)面臨著全新的發(fā)展機遇,同時也面對著新的挑戰(zhàn),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法治政府的宏偉目標必將實現。
【參考文獻】
[1] 關保英.法治政府的新內涵[J].南京社會科學,2015.(1).
[2] 關保英.法治政府概論[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8.
[3] 姜明安.論新時代中國特色法治政府建設[N].北京大學學報,2018.(1).
作者簡介:馬世英,男,漢族,河南開封,上海政法學院研究生在讀,主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