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明 李嬌娥
441300湖北省隨州市婦幼保健院,湖北隨州
目前,對于婦科腹腔鏡手術(shù)大多選擇全身麻醉方式,但是會增加拔管時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且給身體帶來不舒適的感覺[1-2]。本文旨在分析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的效果,報告如下。
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行婦科腹腔鏡手術(shù)的患者104 例,遵守隨機數(shù)字表法的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2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麻醉方法:①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者行全身麻醉:在麻醉之前的15 min時行0.05 mg/kg咪唑安定靜脈注射,時間超過10 min,并在手術(shù)過程中實時監(jiān)測平均動脈血壓(MAP)、心率(HR)等各項生命體征指標。行3 mg/(kg·h)丙泊酚、0.05 mg/(kg·h)維庫溴銨,與此同時,并吸入0.6~1.5 最低肺泡有效濃度(MAC)異氟醚。②觀察組:給予觀察組患者行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在麻醉之前的15 min 時行0.05 mg/kg 咪唑安定靜脈注射,時間超過10 min,并在手術(shù)過程中實時監(jiān)測MAP、HR 等各項生命體征指標。于腰椎T12~L1間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偏頭側(cè),此時注入3 mL 利多卡因(2%),并觀察血壓等情況,初始劑量需要根據(jù)血壓的實際情況決定,間隔5 min 之后注入10 mL 鹽酸羅哌卡因(分2次注入),達到阻滯目的。誘導選擇舒芬太尼0.4 μg/kg、咪唑安定5 mg、維庫溴銨0.1 mg/kg、丙泊酚1.5 mg/kg,完成之后行插管,使用呼吸機控制呼吸。麻醉維持選擇丙泊酚0.75~1.25 mg/(kg·h)、維庫溴銨0.05 mg/(kg·h)行靜脈微泵,七氟醚行靜吸,在手術(shù)過程中靜脈輸注的速度控制在8 mL/(kg·h),之后根據(jù)患者術(shù)中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速度等,于術(shù)前10 min 停止輸入維庫溴銨、七氟醚、丙泊酚,手術(shù)完成之后手術(shù)室內(nèi)等待蘇醒。
療效判定標準: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HR、MAP、拔管時間、完全清醒時間以及清醒質(zhì)量。清醒質(zhì)量分為:①優(yōu):能夠有效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各項操作,并且能夠正常交流,可保持安靜。②良:在外界的語言等刺激下能夠進行反應(yīng),呼之能夠睜眼,在吸痰的時候有輕微體動。③差:不能夠有效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各項操作,呼之沒有任何反應(yīng),而且存在明顯的躁動情況。優(yōu)良率=(優(yōu)+良)/總例數(shù)×100%。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麻醉誘導前后MAP 及HR 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誘導前后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比較(±s)
表1 兩組麻醉誘導前后心率以及平均動脈壓比較(±s)
組別 n MAP(mmHg) HR(次/min)麻醉前 麻醉后 麻醉前 麻醉后觀察組 52 100.4±13.7 86.0±8.2 79.4±11.0 76.4±9.2對照組 52 100.5±13.4 79.7±11.9 79.7±11.9 86.6±9.4 t 0.038 3.144 0.133 5.592 P 0.970 0.002 0.894 0.000
兩組拔管時間以及完全清醒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拔管時間以及完全清醒時間比較(±s,min)
表2 兩組拔管時間以及完全清醒時間比較(±s,min)
組別 n 拔管時間 完全清醒時間觀察組 52 4.1±1.1 2.2±0.5對照組 52 15.6±3.7 14.1±3.4 t 21.484 24.970 P 0.000 0.000
兩組患者清醒質(zhì)量情況比較:觀察組清醒質(zhì)量優(yōu)良率為98.1%,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腹腔鏡是一種與電子胃鏡相似的器械,并帶有微型攝像頭,腹腔鏡手術(shù)是充分利用此項技術(shù)以及其相關(guān)的器械而進行操作的一種手術(shù)。對于婦科來說,在腹腔鏡手術(shù)當中行硬膜外麻醉上抬氣腹一直到膈肌段,會影響到呼吸情況,但是如果行全身麻醉則能夠有效避免出現(xiàn)此問題。而正壓通氣會不斷加重患者氣腹情況,漸漸地會影響HR 及MAP等血流動力學指標,增加氣道內(nèi)壓力,對呼吸道會造成一定程度氣壓傷。本文研究提示,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效果更顯著,對患者造成的損傷更小,能夠有效避免硬膜外麻醉以及全身麻醉所導致的一系列不良反應(yīng),觀察組麻醉誘導前后血流動力學變化更加平穩(wěn)[3]。
綜上所述,對于行腹腔鏡手術(shù)患者實施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阻滯,能夠保持血流動力學平穩(wěn),縮短拔管時間以及清醒時間,而且清醒質(zhì)量優(yōu)良率較高,患者能夠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操作,提高恢復速度,具有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