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巧蓮
【摘 ? 要】 ?為社會培養(yǎng)健康的人才是我們教育的任務,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在當前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視。然而,不同的對象存在有不同的心理問題,教育方法也有變化,本文著重研究班主任怎樣針對班級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 ?小學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父母人對孩子的教育也在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家長對孩子教育的要求高了,在教育上的投資更大了,現(xiàn)代信息傳播的便捷對孩子的學習更有利了……這些可喜的狀況給學校的教育帶來了更可喜的發(fā)展,然而,伴隨而來的情況也使學校的教育面臨著新的問題,那就是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嚴重缺乏,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yǎng),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學生學習壓力的增大等等使學生的行為、心理等發(fā)生著新的變化,如:自我封閉、不自信、膽小、固執(zhí)、缺乏愛心、辨別是非能力差、缺少情感體驗等,這些給學校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也使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學校工作中一項重要任務。
“學校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最適宜的場所,學??梢越探o學生一些解決問題的技巧,并通過特殊問題的干預和心理咨詢,轉變學生的行為?!倍嘀魅闻c學生相處的時間較多,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工作有機結合,是針對目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措施。
一、關注心理健康教育
作為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才能使每個孩子快樂成長。
1.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長經(jīng)歷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是不同的,也會形成學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有的學生好動,有的學生文靜,有的學生合群,有的同學孤僻,有的自信,有的自卑等等,作為班主任,要深入了解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狀況、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心理變化,找出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才能對癥下藥,事半功倍。
我曾教過這樣一名學生,在校表現(xiàn)一直很好,成績比較優(yōu)秀,有段時間變得情緒低落,沉默不語,還出現(xiàn)許多不良行為,成績也是直線下降,不聽爺爺?shù)墓芙?,氣得爺爺?shù)綄W校來找老師告狀。我找他來談心教育,他表示改正,但不久又管不住自己了。為什么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突然會這樣呢?我找到他的爺爺仔細查找原因,原來,他的父母一直在蘇州打工,現(xiàn)在離婚了,本來還能通過電話與孩子交流,現(xiàn)在各忙各的,電話也不多了,突然間讓他感到成了沒人關心的孩子,對什么都失去興趣,沒有了上進的動力。知道了“病因”,我改變了批評教育的方式,而是跟他談怎樣面對父母的離異,怎樣樂觀積極地對待生活與學習,并且與其父母聯(lián)系,告知情況,爭取到家庭的支持,這樣他很快又恢復到了正常的狀態(tài)。
所以,班主任只有做一個細心人,了解學生,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才能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孩子健康地成長。
2.做好班級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困擾,大多是暫時性的,但任其發(fā)展下去就可能成為心理疾病,如果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能幫助解決,但當留守兒童存在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的時候只能求助于老師,作為班主任,有責任幫助尋求心理咨詢服務,及時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在輔導過程中要講究方法,比如,要注意安全、保密原則,對有心理障礙的兒童不能有歧視、冷漠的態(tài)度,老師必須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愛心,在輔導中既要引導兒童正確認識自己的問題,又盡可能不給他們留下心理陰影,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在輔導過程中,班主任不僅要多與這些學生交流,更要和父母多聯(lián)系,在學校家庭的緊密結合下,班主任可以找到最好的心理輔導方式。
3.做好家長的心理引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的教育是學校不能代替的,然而,家長的心理是否健康也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班主任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要了解家長的情況,才能更好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可以通過定期開家長會給家長介紹心理健康知識;通過家校平臺隨時與家長溝通交流;與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家長共同探討根本原因,研究教育方法。
總之,爭取健康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才可以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較適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在活動的實踐與體驗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完善自我,學會自我訓練,達到健康發(fā)展的目的。那么針對小學生怎樣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課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談幾點認識。
1.精心選擇活動內(nèi)容,設計多樣的活動形式。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有共性的地方,更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學校,甚至不同的班級都會各有特點,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要有獨特的輔導方式,所選擇的活動內(nèi)容一定得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找到他們渴望解決的問題。
根據(jù)這些情況,筆者設計過一些活動內(nèi)容,如《孤獨時怎么辦?》《感恩的心》《尋找快樂》《做自信的我》《和同學發(fā)生矛盾時怎么做?》《學會寬容》《我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因為活動課有輕松快樂的氛圍,能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所以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自我,分析自我,尋找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學生得到更健康的引導。
2.合理開發(fā)自然資源。城鄉(xiāng)結合的地區(qū)既有城市的繁華,又有農(nóng)村的自然風光,有寧靜的夜晚,有滿眼的綠色,置身在大自然中,能凈化我們的心靈,尋找到無盡的快樂,然而,越來越多的孩子也像城市孩子一樣,躲在小屋里,他們的興趣主要是看電視、吃東西等。如果讓孩子們走出狹隘的天地,享受自然的樂趣,會避免很多的心理問題,如孤獨、自我封閉、無聊、厭倦等。所以,班主任可以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引導學生去親近自然、欣賞美麗、發(fā)現(xiàn)奧秘,能達到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還屬于較新的課程,在當前的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中怎樣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從我們試行的情況看,它已經(jīng)越來越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視,它的開展也一定會越來越完善,讓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地成長應該是每個教師和家長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