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鳳
【摘 ? 要】 ?在大班繪本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幼兒在良好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同時,教師要挖掘繪本故事中蘊含的道理,提高幼兒的道德認知水平。以繪本閱讀為突破口,幫助幼兒改掉不良行為習慣,通過閱讀分享等活動,幫助大班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guān)鍵詞】 ?繪本;習慣;認知;常規(guī)
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的兒童讀物,因其畫面有趣,構(gòu)思精巧,深受幼兒喜愛。繪本中不僅含有大量知識,還蘊含著許多做人的道理。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激發(fā)幼兒對繪本閱讀的興趣,讓幼兒增長見識,提高認知水平。
習慣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的固有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幼兒一生都有益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利用圖書和繪畫,引發(fā)幼兒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薄坝變旱恼Z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語言教育應密切結(jié)合幼兒的實際生活,在各種活動中進行?!贝蟀嘤變旱暮闷嫘暮軓姡麄兿矚g閱讀繪本,渴望通過閱讀了解事物的秘密,但大班幼兒的閱讀經(jīng)驗有限,教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繪本閱讀活動,讓幼兒從繪本中汲取營養(yǎng),豐富認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同時,大班幼兒正處于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的是非觀念正在形成之中。教師需要加強他們的道德認識,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該如何運用繪本的教育功能,幫助大班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呢,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運用繪本內(nèi)容,提高幼兒常規(guī)認知水平
大班幼兒對是非觀念已經(jīng)有了一定認識,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事情堅決不能做。但是他們畢竟年齡小,容易受外界誘惑,行為發(fā)展容易發(fā)生偏差。繪本是幼兒喜愛的一種活動,教師可以利用繪本的教育功能,讓幼兒從書本中汲取正能量,從而指導自己的言行。
比如大班繪本故事《菲力的17種情緒》中,繪本中描寫了菲力熱情、沮喪、沖動、傷心等多種情緒情感,教師可以重點引導幼兒分辨什么是積極情緒,對人有益,什么是垃圾情緒,對人身心有所影響,從而讓幼兒學習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做出沖動的事情。
又如在繪本《灰狼家的小飯桶們》中,“小飯桶”小灰狼們只吃飯不做事,好吃懶做,還沖撞別人,大家都不愿跟他們做朋友,也沒人邀請他們?nèi)プ隹?。小灰狼們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學習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努力學習燙衣服、梳理毛發(fā)、漱口,有禮貌地說“您好”、“請”和“謝謝”。故事很簡單,但告訴孩子們一個樸素的道理,做客時要有禮貌,要衣著整潔,不隨便插嘴,不沖撞別人。
在日?;顒又?,有的孩子為了逃避責任,常常撒謊,不敢承認錯誤。通過繪本故事《不是我的錯》,讓幼兒知道推卸責任是不對的,做錯了事情就要勇敢的承認,并能及時改掉缺點。孩子們先是自己閱讀,接著大家討論故事中人物的對與錯,明確觀點,形成行為共識,那就是有錯就要改。繪本故事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觸動,讓幼兒在自然狀態(tài)中接受教育,從而修正自己的言行,讓自己的言行符合班級常規(guī)需求,為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自覺遵守常規(guī)的習慣
大班幼兒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閱讀水平,他們會一頁一頁的翻書,能根據(jù)繪本畫面上的提示符號,進行想象與聯(lián)想。大班幼兒表現(xiàn)欲強,有與人分享閱讀經(jīng)驗的愿望,教師要給幼兒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幼兒日益增長的需求。教師要投放足夠的繪本,讓幼兒充分閱讀繪本,實現(xiàn)交流與分享,在相互學習中,體驗合作閱讀的快樂。
合適的閱讀環(huán)境,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繪本閱讀角”,教師在墻角放置軟墊子、毛毯鋪地,旁邊是一排排書架,各類繪本書籍分類擺放。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安靜優(yōu)雅的氛圍,讓幼兒可以靜心看書。區(qū)角墻壁上的閱讀常規(guī)要求,教師用醒目的標志提醒幼兒要盡量保持安靜,不打擾別人。這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是對幼兒進入閱讀區(qū)角的行為要求,長此以往,幼兒就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了。
三、以繪本為突破口,幫助幼兒改掉不良行為
班上的繪本,常常有小朋友借回家閱讀,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設計“借書卡”,每借一本書,在借書卡上都記錄下來,以便及時收回書本。有的孩子借書時間長了,或許不記得還書了,教師要及時提醒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里歸還書本?!坝薪栌羞€,再借不難”的誠信理念要從小埋下。這樣,從幼兒身邊事物入手,從細微小事入手,對培養(yǎng)幼兒良好品質(zhì),具有較大的推動意義。
有時候,好看的繪本書在小朋友們的翻動下,也會變舊,也會損壞,教師要及時提醒幼兒學習修補繪本故事書。有的時候,兩人合作看書時,由于操作不當,也會發(fā)生紙面撕壞的現(xiàn)象,誰撕壞的誰來修,這個認知,告訴孩子要敢于承認錯誤,做一個有擔當?shù)娜恕.斎?,最要緊的是提醒幼兒合作看書時要懂得謙讓,不爭不搶,好看的書大家輪流看。
四、通過閱讀分享,提高幼兒相互學習的能力
培根認為,“習慣是人生的主宰”。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在不斷提升,他們知道閱讀時要保持安靜,明白拿的哪里的書本,還要放到哪里去。幼兒良好的習慣不僅能讓孩子學會閱讀,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與判斷能力,更讓幼兒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繪本中的故事大都有趣,孩子們閱讀后,會在“故事大王”時間里,繪聲繪色地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來。繪本中蘊含的道理,大家都能感知,并共同受到教育。
總之,在大班繪本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幼兒在良好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同時,教師要挖掘繪本故事中蘊含的道理,提高幼兒的道德認知水平。以繪本閱讀為突破口,幫助幼兒改掉不良行為習慣,通過閱讀分享等,提高幼兒相互學習能力,幫助大班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