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嫻
摘 要 本文以ESP學派體裁分析模式為理論基礎,以符合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標準和滿足學生實際寫作需求出發(fā),闡述體裁分析教學法在高職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旨在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交際能力。
關鍵詞 體裁分析 ESP學派 高職英語 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53
The?Application?Model?of?ESP?School?Genre?Analysis?in
English?Writing?Teaching?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HU?Xian
(Wuhan?Technical?College?of?Communications,?Wuhan,?Hubei?430065)
Abstract Based?on?the?theory?of?genre?analysis?model?of?ESP?school,?this?paper?elaborates?the?application?model?of?genre?analysis?teaching?method?in?English?writing?teaching?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iming?at?effectively?improving?students'?communicative?competence?in?English?writing.
Keywords genre?analysis;?ESP?School;?higher?vocational?college;?English?writing?teaching
0?引言
英語寫作,尤其是應用文體寫作是高等職業(yè)教育階段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重難點之一,是有助于學生就業(yè)和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一項重要能力。在英語寫作課堂上,有的教師傾向于采用成果教學法,注重詞匯,語法和固定格式的講授和訓練,相對枯燥,學生難以提高興趣,容易形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寫作困境。也有教師傾向于過程教學法,注重對學生經(jīng)歷寫作過程和相互協(xié)作的引導,但教學耗時較長,相互討論自主學習的質(zhì)量難以得到保障,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明顯。
隨著體裁教學法的興起,以體裁分析模式或于傳統(tǒng)寫作教學相結合的過程體裁教學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研究。但此類理論研究較多,多用于專業(yè)英語、學術英語教學。本文旨在根據(jù)高職英語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需求,探討一種基于ESP學派體裁分析的寫作教學模式,以期幫助英語教師提高高職英語寫作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提高學生寫作交際能力。
1?ESP學派體裁分析理論基礎
1.1?“體裁”和“體裁分析”
自20世紀80年代起,“體裁”(genre)一詞的定義不再僅僅是指一切藝術作品的種類、樣式和其藝術結構在歷史上的某種穩(wěn)定形式,它的概念被廣義地涵蓋了人類所有的言語交際活動。國外語言學家對“體裁”一詞做出過不同的闡釋,比如:體裁是語篇的類型,它是由結構的必要成分來定義的(R.Hasan,1977);語言體裁指的是“交際事件的類型”,如“笑話”、“故事”、“講座”“問候”、“會話”等(Saville-Troike,1982);體裁是一種有步驟的、以交際目的為導向的社會交往活動(J.R.Martin,1993);體裁是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對人類交際事件進行分類的結果。所謂交際事件就是人們按照特定目的和特定程式運用語言在社會中辦事的實例(J.M.Swales,1990)。
在國內(nèi),20世紀90年代末秦秀白、方琰等學者在述評國外學者對“體裁”定義的基礎上,引入“體裁理論”并逐漸引起重視?!绑w裁分析”(genre?analysis)從文學和修辭領域的研究范疇被引入到語言學研究領域。秦秀白從系統(tǒng)功能主義語言學的視角深入討論語言運用中的“體裁”,它是人們在運用語言進行社會交往時遵循的約定俗成的運用體式或程式,具有交際目的,對語篇建構有制約作用,特定的體裁結構在詞匯和語法層面上有特定表現(xiàn)形式。因此,“體裁分析”是語篇分析的深入挖掘,“能幫助我們解析語篇的組織模式,從而挖掘特定語篇所具有的特定的宏觀認知結構”(秦秀白,1997),用以分析語言的社會職能、交際目的和得體性。
1.2?ESP學派體裁分析模式
體裁分析研究有三個主要學派:(1)ESP專門用途英語和EAP學術英語學派;(2)新修辭學派;(3)澳大利亞學派。其中,?ESP/EAP學派體裁分析重在分析實用環(huán)境語篇,比如:學術論文、文獻綜述、研究報告、各類信件、通知等。本文討論高職學生英語寫作,主歸于專門用途英語,而學術英語學習幾乎不涉及,故以下筆者將其簡化為ESP學派體裁分析。
英國語言學教授Swales在1990年首次提出“語篇體裁分析”的理論框架。他強調(diào)體裁的社會層面,一組交際事件被認定為一種體裁的主要標準特征是某些共有的交際目的,語篇體裁決定了對內(nèi)容、觀點立場及形式上的約束。新加坡學者Bhatia在Swales的基礎上,認為體裁是一種可辨認的交際事件,在體裁規(guī)定框架內(nèi)仍可傳達個人意圖或交際目的。(秦秀白,1997)。
Swales(1990)和Bhatia(1993)分別以科研論文和推銷體裁為研究對象創(chuàng)立了“語步(moves)和步驟(steps)”體裁分析模式(梁文花,秦洪武,2009)。Swales的層次動向理論(move?approach)以語步為分析語篇的基本單元,在每一個語步中包含了不同的步驟。ESP學派體裁分析模式以語篇的社會交際功能為出發(fā)點,對語篇篇章結構進行語步分析,再對結構中的每一個語步進行語言特征和使用策略的步驟分析。
2基于ESP學派體裁分析的高職英語寫作教學模式
2.1?ESP體裁分析適合用于高職英語寫作教學
體裁教學法是將體裁分析的思維模式引入到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范文介紹某一體裁,講解其功能、體裁結構、語言特點等,”(韓金龍,2001),引導學生分析該語篇的社會語境、交際目的及語言特點,突出語言知識與實際社會活動的密切結合,在此理解基礎上進行寫作練習。
高職大學英語的課程要求正是讓學生能在涉外交際的日?;顒雍蜆I(yè)務活動中進行簡單交流;教學對象是高職院校各專業(yè)學生,大多數(shù)學生具有語言基礎不夠扎實,不喜死記硬背,希望能較快掌握英語書寫的心態(tài)特點;寫作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涵蓋工作生活場景中具有明確目的性的應用文,其中包括如各專業(yè)學生都適用的個人簡歷、求職信、邀請信、投訴信、便條、備忘錄、電子郵件、名片等,也包括針對某一專業(yè)的業(yè)務文件,如物流國際文書、旅游英文酒店簡介、房產(chǎn)營銷廣告等。以上寫作內(nèi)容都隸屬于專門用途英語,ESP體裁分析模式正是針對專門用途英語語篇,指向性強,“語步-步驟”的模式清晰易懂。該模式融入高職英語寫作教學會讓學生對于某種應用文的交際目的更加明確,通過分析而不是死記硬背地記住某應用文體的結構和語言特征,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此,融入ESP學派體裁分析模式的體裁教學法適合于高職英語寫作教學。
2.2?基于ESP體裁分析的寫作教學具體步驟
實施ESP體裁分析寫作教學分為六個環(huán)節(jié),以下以英語邀請信寫作為例闡述具體步驟:
(1)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在課前以分組形式將邀請信的多個范文分發(fā)給學生閱讀,如國際展會邀請、學術會議邀請,生日派對邀請,婚禮邀請等,為學生營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加強對該應用文體的感性認識,此時學生往往更關注詞匯、語法、句法層面。
(2)示范分析環(huán)節(jié):教師以分發(fā)給學生的其中一篇范文為例,展示如何圍繞其交際目的、篇章結構和語言特征進行語步-步驟(M-S)體裁分析。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站在語篇作者的角度去思考:
語步(M)分析:作者寫這篇應用文的目的是什么?即該語篇的交際目的是什么?如能成功邀請客戶,提出合作意向等。為達成目的,信件中具體寫了哪幾個方面?即該語篇的篇章結構是怎樣的?如國際展會邀請信可以分為5個語步:M1發(fā)出邀請;M2展會詳情;M3新產(chǎn)品推薦;M4試探合作意向;M5期待得到回復。
步驟(S)分析:為實現(xiàn)邀請這一交際目的,作者使用語言上有哪些特點?比如:S1時:一般現(xiàn)在時(M1)、一般將來時(M2、M3);S2態(tài):主動語態(tài)(M1)、被動語態(tài)(M2、M3);S3:在M4中多使用情態(tài)動詞would,could等委婉語氣;S4:行文使用正式禮貌用語,如appreciate,please等;S5:句式上,在M4和M5中使用帶please的祈使句和疑問句以及“if”條件句。
(3)摹仿分析環(huán)節(jié):令學生以小組形式,模仿教師示范的分析,對課前分發(fā)的其它范文進行體裁分析,旨在鞏固學生對范文體裁的理解,熟悉體裁分析方法,加深對邀請信的交際功能,篇章結構和語言運用的記憶。
(4)獨立寫作環(huán)節(jié):基于小組討論結果,教師布置新的寫作任務,令學生獨立完成一篇邀請信的寫作。前三環(huán)節(jié)重在理解語篇和掌握分析方法,本環(huán)節(jié)則將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5)深入分析環(huán)節(jié):采用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結合的方式。教師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學生習作,要求學生再次進行體裁分析評價,分析該習作是否明確表達了邀請的交際目的,結構上是否涵蓋核心語步,是否使用禮貌用語等。教師在學生評價基礎上,分析普遍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修改意見。
(6)修改升華環(huán)節(jié):學生參照教師修改意見用體裁分析方法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此環(huán)節(jié),除去體裁分析外,教師還應注意學生是否在詞匯、語法上存在錯誤,應由教師指出或?qū)W生互助的形式加以糾正。
通過以上六個環(huán)節(jié)教學,讓學生真正掌握邀請信的寫作方法,使其篇章結構和語言特征內(nèi)化到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中。
3結語
綜上所述,將由Swales和Bhatia為代表的ESP學派體裁分析模式應用到高職英語寫作教學較為合適,能夠形成可操作性較強,覆蓋面較廣的教學模式,尤其可幫助以就業(yè)為主要目標的職業(yè)院校學生理解應用文的社會交際功能,有效掌握其寫作方法,幫助其提高英語寫作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秦秀白.“體裁分析”概說[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7(06):9-12.
[2] 秦秀白.語篇的“體裁分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S2):7-8.
[3] 韓金龍.英語寫作教學:過程體裁教學法[J].外語界,2001(04):35-40.
[4] 姚文俊.體裁分析在英文求職信中的應用[J].山東外語教學,2003(4):47-49.
[5] 梁文花,秦洪武.我國近十年“體裁理論”研究概觀[J].外語教學,2009(01):44-47.
[6] 吳艷,喻海燕,劉羨麗.體裁分析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1):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