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基于GM(1,1)-MC的大壩變形預測模型
李苗
(江西水利職業(yè)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針對灰色模型GM(1,1)受隨機擾動較大影響模型預測精度這一問題,提出一種基于灰色馬爾科夫鏈的狀態(tài)轉移預測模型。在GM(1,1)模型預測結果的基礎上,利用馬爾科夫鏈(MC)對殘差序列進行誤差修正,建立灰色馬爾科夫GM(1,1)-MC組合狀態(tài)轉移預測模型。通過對水布埡大壩沉降變形預測結果分析表明,GM(1,1)-MC預測結果更接近實測值,該模型能有效提高預測精度。
大壩變形;灰色模型;馬爾科夫鏈;GM(1,1)-MC模型
變形監(jiān)測是大壩安全監(jiān)測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壩變形作為大壩安全性態(tài)的一項重要指標,為大壩安全運行提供決策[1]。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的飛速發(fā)展,灰色模型、BP神經網絡、支持基向量、卡曼濾波、小波分析等在大壩變形預測中得到廣泛應用,預測模型對分析大壩變形起到一定作用,同時進一步推動大壩安全監(jiān)測的發(fā)展?;疑P驮跀?shù)據(jù)序列短、信息量少、數(shù)據(jù)波動性不大時預測精度較高,但是大壩變形監(jiān)測中,觀測數(shù)據(jù)隨時間的推移擾動性逐漸增大,這將影響預測精度。
馬爾科夫鏈(MC)不受過去狀態(tài)的影響,狀態(tài)轉移概率ij能夠反映隨機擾動的影響程度[2]。因此,MC適用于受隨機擾動較大的動態(tài)預測,同時可以彌補GM(1,1)預測模型的不足。利用GM(1,1)模型對初始數(shù)據(jù)進行預測擬合,并對殘差序列采用MC模型預測,實現(xiàn)GM(1,1)模型與MC模型兩者的優(yōu)勢互補。本文將GM(1,1)-MC模型應用于水布埡大壩壩體沉降變形預測,進一步驗證其適用性和可靠性。
灰色GM(1,1)預測模型基于灰色系統(tǒng)理論[3],可有效解決小樣本、貧信息的數(shù)據(jù)預測。
利用累減得到原始數(shù)據(jù)序列(0)的預測函數(shù):
=1,2,…,
式(2)中:ij()為i經步轉移到j的次數(shù);i為狀態(tài)i的總次數(shù)。在統(tǒng)計i時,由于最后一個序列的發(fā)展狀態(tài)未知,因此,要把最后個狀態(tài)剔除,則第步序列的狀態(tài)轉移概率矩陣()可表示為:
選取預測值前個實測值(=),根據(jù)狀態(tài)轉移概率矩陣中的第(=1,2,…,)個實測值經(=,1,…,1;+=+1)步轉移到預測值狀態(tài)的概率,把個概率進行求和,最大值的相對誤差狀態(tài)為預測值相對誤差所處狀態(tài)。
確定預測值相對誤差所屬狀態(tài)即預測值所屬狀態(tài),對GM(1,1)預測值進行誤差修正:
水布埡水電站是目前世界在建和已建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共選取18組沉降數(shù)據(jù)進行預測分析。整個建模預測過程采用MATLAB軟件編程實現(xiàn),相對誤差預測狀態(tài)如表1所示。2014-07-21的預測值處于3狀態(tài),據(jù)馬爾克夫殘差修正理論公式(3),可計算出2014-07-21的壩體內部沉降變形GM(1,1)-MC預測值為1 152.55 mm,實測值為1 153.61 mm,GM(1,1)模型預測值為1 151.36 mm,GM(1,1)-MC模型預測值為1 152.5 mm與實測值更接近,因此,該模型可有效地提高預測精度,以此類推可求出其他日期的GM(1,1)-MC模型預測值,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GM(1,1)-MC模型預測值與真實值更為接近,而GM(1,1)模型預測值與真實值偏差較大,表明GM(1,1)-MC模型預測精度高于GM(1,1)單一模型預測。
為進一步驗證GM(1,1)-MC模型的優(yōu)越性,引入相關系數(shù)2和均方差MSE對兩種模型擬合度進行綜合評價。
GM(1,1)單一模型預測結果2=0.939,MSE=0.066;而GM(1,1)-MC模型預測結果2=0.987,MSE=0.028,因此,進一步驗證了GM(1,1)-MC模型綜合性能和精度均較高。
表1 2014-07-21相對誤差預測狀態(tài)
觀測日期轉移時步所屬狀態(tài)E1E2E3E4 2014-06-231E11/31/301/3 2014-05-222E201/21/20 2014-04-243E31/31/31/30 2014-03-194E40013 概率統(tǒng)計 0.6671.1671.8330.333
圖1 GM(1,1)和GM(1,1)-MC模型擬合曲線
本文提出將MC引入灰色GM(1,1)模型中,對其殘差進行修正,建立了基于馬爾科夫灰色GM(1,1)-MC壩體內部沉降預測模型,并通過水布埡工程實例將該模型與GM(1,1)模型進行對比。結果表明,GM(1,1)-MC組合模型擬合度及預測精度均較高,在大壩安全監(jiān)測中有一定實用價值。
[1]吳中如.水工建筑物安全監(jiān)控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何成剛.馬爾科夫模型預測方法的研究及其應用[D].合肥:安徽大學,2011.
[3]鄧聚龍.灰色系統(tǒng)理論教程[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0.
[4]周從華.隨機模型檢測理論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TV698.1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9.010
2095-6835(2019)19-0029-02
李苗(1990—),女,山西運城人,碩士研究生。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