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枝 蘇文靜
【摘 要】 目的:探究產前超聲五步檢查法判斷胎兒心臟畸形的準確率及作用。方法:選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600例孕婦作為研究目標,采用隨機法分為研究組與比較組。研究組孕婦在孕周15~40周行超聲診斷,同時施行五步檢查法對胎兒心臟畸形情況進行篩查,比較足孕婦施行傳統(tǒng)三步檢查法篩查胎兒心臟畸形情況,比較兩組檢查法的診斷準確率。結果:研究組產前超聲五步檢查法共發(fā)現(xiàn)胎兒心臟畸形情況30例,檢出率為3.75%,比較組產前三步檢查法共發(fā)現(xiàn)胎兒心臟畸形情況15例,檢出率1.88%,研究組產婦分娩后行產后診斷,發(fā)現(xiàn)準確率為100.00%,比較組產婦分娩后診斷發(fā)現(xiàn)共有30例胎兒出現(xiàn)心臟畸形情況,準確率為50.00%,較研究組差異明顯(P<0.05)。結論:對產婦產前施行超聲五步檢查法能夠更準確判定胎兒心臟畸形情況,精準度高。
【關鍵詞】 產前超聲;五步檢查法;診斷;心臟畸形
伴隨著當前醫(yī)療水平的逐步提高,產前胎兒檢查準確率逐年上升。超聲檢查技術能夠對胎兒各個身體部位進行觀察,進而降低誤診、漏診率,助于醫(yī)護人員處理各類緊急情況。據(jù)臨床醫(yī)學數(shù)據(jù)顯示,胎兒出現(xiàn)先天性心臟畸形情況的概率約3%,嬰兒由此死亡的概率約45%。超聲診斷技術可以無創(chuàng)對胎兒心臟血流情況及結構進行觀測,提高心臟畸形診察率[1]。本院選用超聲五步檢查法判斷胎兒心臟畸形情況,獲取良好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600例孕婦作為研究目標,采用隨機法分為研究組與比較組。研究組800名孕婦平均年齡為(27.93±2.55)歲,平均孕周為(28.54±2.62)周,其中初產婦550名,經產婦250名。比較組800名孕婦平均年齡為(28.11±2.37)歲,平均孕周為(28.67±2.49)周,其中初產婦551名,經產婦249名。兩組產婦在孕周15~40周均進行超聲診斷,符合有關診斷標準,且孕婦及家屬均明確知曉實驗內容與過程,簽署同意書。比較兩組產婦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研究分析。
1.2 方法
所有產婦檢查設備選用美國GE VOLUSION E8四維彩超,設定探頭頻率為3.0~5.0MHz,根據(jù)操作指示完成胎兒超聲診斷,記錄檢測內容[2]。如果首次檢測時發(fā)現(xiàn)疑似心臟畸形胎兒,對孕婦進行隨訪。如果孕婦選擇引產,需對產后死胎進行尸檢,如果孕婦選擇分娩,需產后對胎兒進行動態(tài)心電圖檢測,進而對檢測準確率進行判定。
比較組產婦施行傳統(tǒng)三步檢查法診斷,具體內容包括:第一步,判定胎兒位置;第二步,結合胎兒心臟形狀、位置、房室瓣連接關系、室壁厚度等信息診斷心室情況;第三步,根據(jù)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各橫切面及左心室、右心室流出道橫切面進行超聲檢查,同時對肺部主動脈分支的橫切面等開展輔助檢查,從而對胎兒的心臟各結構和動脈進行綜合性評估。
研究組產婦施行超聲五步檢查法診斷,具體內容包括:第一步,細致觀察母體,判定胎兒位置;第二步,通過“左手定位法”,重復確定胎兒具體位置,醫(yī)護人員將左手平伸,拇指與其余四指呈直角關系,拇指指示胎兒頭部方向,手心指示胎兒腹側方向,進而判定胎兒心臟部位。第三步,詳細分析胎兒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橫切面,觀察胎兒心臟大小,確定心臟軸向及位置。第四步,基于胎兒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橫切面明確前提上,通過超聲診斷掌握胎兒左、右心室流出道的橫切面情況。另外,細致觀察血管切面情況,進而掌握胎兒心臟各大血管情況。
1.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兩組產婦超聲診斷結果并進行分析,包括:檢測出胎兒心臟畸形情況的例數(shù),所占比例等。計算產前、產后診斷準確度,記錄兩組產婦的妊娠結局,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比較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組間差異以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產前超聲診斷結果比較
研究組通過超聲五步檢查法檢測出共有30例胎兒存在心臟畸形情況,檢出率為3.75%,比較組通過三步檢查法檢測出共有15例胎兒存在心臟畸形情況,檢出率為1.88%。具體數(shù)值詳見表1。
2.2 兩組孕婦產前超聲檢查準確率比較
根據(jù)產后超聲診斷及尸檢報告的數(shù)據(jù)顯示,研究組心臟畸形兒的數(shù)量為30例,該組產前檢查方式的準確率為100.00%,比較組心臟畸形兒的數(shù)量為30例,該組產前檢查時共查出心臟畸形兒15例,準確率為50.00%,差異明顯(P<0.05)。具體數(shù)據(jù)詳見表2。
3 討論
胎兒心臟畸形屬于臨床先天常見病,發(fā)病率高,約占新生兒的3.0%左右[3]。所以產前檢查對判斷胎兒心臟健康具有重要價值。然而,影響產前篩查結果的因素較多,如:母體胖、羊水多、檢查者自身水平不足等,另外胎兒位置的局限,胎兒心臟較小等,對超聲檢測結果都具有影響[4]。本文針對產前超聲五步檢查法判斷胎兒心臟畸形行的準確率及作用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胎兒存在心臟畸形的檢出率為3.75%,比較組為1.88%,研究組心臟畸形兒檢查方式準確率為100.00%,比較組為50.00%,則研究組檢查準確率明顯高于比較組(P<0.05),由此證實,超聲五步檢查法能夠更準確判定胎兒心臟畸形情況,精準度高,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素寧.超聲五步檢查法對產前篩查胎兒心臟畸形的診斷價值研究[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7,32(08):80-82,86.
[2] 石延輝,韓芳芳,阮偉麗等.產前超聲篩查五步檢查法對胎兒心臟畸形的診斷價值[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7(12):65-66.
[3] 路維,張峰.產前超聲篩查五步檢查法對胎兒心臟畸形的診斷價值[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01(23):138-139.
[4] 陳奕男,秦將均,覃英梅等.五步標準化產前超聲篩查在胎兒心臟畸形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9):4756-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