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教學是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本文重點論述了信息化教學的方式在中職數控專業(yè)課《機械識圖》課程講授中的應用,以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專業(yè)課;運用
Abstract:In this paper.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is guided by modern teaching ideas,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applied with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iz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map reading, a specialized cour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Key words:informatization-based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apply
隨著教學信息化的普及,教師開始將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不僅如此,利用信息化教學,還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文從信息化教學的特點及優(yōu)勢、課程學習現狀、信息化教學手段在課程中的運用,以《機械識圖》課程中的三視圖為例,分析信息化手段應用于課程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信息化教學手段在課程中的運用方式。
一、信息化教學的特點及優(yōu)勢
信息化教學能夠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支持,調動盡可能多的教學媒體、信息資源,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教師的組織和指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建構者,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很多資源通過網絡可以共享,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學生認知特點,通過信息化手段,將一些枯燥的知識點做成形象的動畫、視頻等資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提高教師本身的素質,為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
二、《機械識圖》課程學習現狀
目前《機械識圖》課程所教授的模式多采用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方式,這種方式的學習相對原來最傳統(tǒng)的講授方式更利于學生把握住任務的重點,從任務的提出到任務的解決,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完成“任務”的形式將《機械識圖》相關知識和技能有機地融為一體,使學生能夠更容易掌握所學知識點。但是教師對于課堂的教學模式多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具結合多媒體手段來讓學生認識圖形和繪制圖形,利用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機械識圖》課程的生動性,讓所學的知識不再拘泥于課本。但是多媒體的教學方法也有缺點,比如長時間觀看教學視頻,會讓學生感到疲倦,另外進度也不易把控,教師為了講授多媒體的內容,就會不自主地加快進度,但這樣忽略了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學習會更加困難。因此,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中職《機械識圖》課程教學起著決定性作用。
三、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機械識圖》課程中的運用
根據《機械識圖》的學習現狀,為了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掌握課程的重點及難點,以《圓柱三視圖》這節(jié)課為例,在課堂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中,采用了微信公眾平臺,微信群、在線視頻、微課、授課軟件app等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一)課前的準備環(huán)節(jié)
教師在課前將本次課的任務清單、教學資料、微課資源上傳到微信公眾平臺,提前讓學生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當學習完成后進行課前小測,小測的題目是根據本節(jié)知識點由淺入深的設置的,課前小測后的數據會通過網絡后臺反映出來,測試完后教師可通過后臺查看學生完成的情況及測試的結果,與此同時通過測試結果分析出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薄弱點,并在課中講解前有的放矢進行調整。
(二)課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
課程的導入采用了微信視頻連線企業(yè)師傅,企業(yè)接到的任務是加工圓柱銷零件,但是只有實物,沒有圖紙,如何解決圖紙的問題呢?這就是學生本次課的學習任務:按照企業(yè)要求繪制圓柱三視圖。采用視頻連線的方式不僅引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企業(yè)真實加工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要想辦法如何去解決三視圖的繪制問題,接下來讓小組代表展示在網上搜集到的三視圖實物并上傳到微信群中的圖片,在展示的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圖片結構特征,為接下來的學習圓柱的形成和組成奠定了有效的基礎。
(三)課程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
首先,針對課前學習后小測出現的問題,教師針對存在問題定點講解和分析,通過之前的學習加上教師的講解,實現學生對重難點的頓悟。之后,在進行課中檢測,檢測結果實時傳輸到后臺,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實時評價。在任務實施環(huán)節(jié),仍然采用任務驅動、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其中一組學生進行圓柱三視圖的繪制,一名同學說步驟,另一名學生跟著步驟利用投影儀將繪制的過程投影在白板上,投影儀的使用很好的解決了繪圖演示的局限性,繪制完成后各小組討論步驟的可行性及優(yōu)缺點,這期間人人參與,大家都能體會到成長的喜悅。最后,學生要按企業(yè)要求來進行三視圖的繪制,在繪制的過程中教師利用授課助手app來對繪制過程中存在問題圖形進行拍照,并上傳到白板進行強調, app的使用讓學生能非常的直觀看到繪制中產生的問題,能夠有效避免其他學生出現類似問題。
(四)課后的鞏固環(huán)節(jié)
學生小組選出優(yōu)秀作品上傳至公眾號,學生對小組作品進行投票選出最優(yōu)秀作品。另外,小組的課后知識鞏固也可以登錄課程的微信公眾平臺,學生可以針對學習情況對知識點進行補充學習,教師可在線上為學生答疑及與其交流、討論。而且上傳的微課視頻也可供學生隨時隨地觀看,這樣,學生可利用空閑時間自主學習,也可與教師建立起融洽、平等的互動關系。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重難知識點分解開來,特別針對課前小測的共性問題,要重新調整教學策略,利用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教學任務,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們。通過校企產品為原型,使得學習和工作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感受真實企業(yè)生產工作環(huán)境。實踐證明,根據學科特點合理地運用信息化方法,能夠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實現優(yōu)勢互補。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知識的傳授形式不再單一,師生間的互動更為流暢,課堂的呈現方式更直觀生動。但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并不是量的累積,而是在教師準確把握學科特點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姜昊宇.信息化教學在機械制圖課程中的應用.課程改革.2017年03期.
[2]朱加芬.淺談中職機械基礎課程信息化教學.教學探索. 2016年28期.
[3]苑永波.信息化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比較.中國電化教育.2001年08期.
(作者單位:大港職業(yè)成人教育中心)
作者簡介:王濤,出生于1985年3月,男 ,漢族,籍貫遼寧盤錦,職稱為二級教師,主要從事機械及數控加工方向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