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俊策
【摘 要】目的:探討電視胸腔鏡在急性膿胸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對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確診為急性膿胸2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分成兩組,其中電視胸腔鏡組14例,開胸組14例,總結兩組手術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胸腔置管時間、術后應用抗生素時間、住院時間情況,從而分析探討胸腔鏡手術和傳統(tǒng)手術對治療急性膿胸療效的結果。結果:28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無圍手術期死亡。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胸腔鏡組的手術時間短、術后引流量少、胸腔置管時間短、術后應用抗生素時間短、住院時間短( P<0.05) 。結論:應用電視胸腔鏡治療急性膿胸是一種安全、有效、可靠方法。
【關鍵詞】電視胸腔鏡;手術;急性膿胸
【中圖分類號】R6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056-01
急性膿胸是化膿菌引起的胸腔感染,多繼發(fā)于肺部感染、胸部外傷、胸內手術、膿血癥等[1]。傳統(tǒng)的開胸手術創(chuàng)傷大、出血多、術后恢復時間長。電視胸腔鏡手術對膿胸的治療有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住院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電視胸腔鏡手術已廣泛應用于急性膿胸的外科治療[2]。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28例急性膿胸患者分別應用電視胸腔鏡及開胸進行手術治療的臨床資料,并比較它們的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與分組
1.1.1 病例選擇標準:①急性期膿胸,病程<6 周。②肺部感染者無明顯肺部病灶、無咳膿痰;結核者無活動性結核,抗結核治療 2 周以上。③經胸腔閉式引流治療效果不佳。④胸部 CT顯示無臟壁層纖維板形成。⑤無重要臟器功能不全。
1.1.2 臨床資料:符合納入標準的急性膿胸患者有28例,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總計14例應用胸腔鏡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組總計14例應用傳統(tǒng)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跨度20~72歲,平均年齡為(52±4)歲,人均住院日(12.2±1.1)d。其中所有患者均由相同手術組的醫(yī)師完成手術,而且比較患者其他的資料.相互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1.2 方法:胸腔鏡組:所有患者均選用全醉,雙腔氣管內插管,健側90度側臥位。一般胸腔鏡觀察孔選擇在腋中線 7、8 肋間,局限性胸腔鏡手術患者根據B超或者CT檢查的結果進行定位,以膿腔的最低位置作為第一切口[3],置入胸腔鏡探查操作孔的選擇需根據探查而定,常于腋中線4、5 肋間以及腋后線 7、8 肋間各一。術中在胸腔鏡下,用卵圓鉗夾紗球、鈍頭吸引器在膿腔內進行分離和吸引,清除膿性壞死物,分離胸腔內分隔和粘連帶,暴露整個胸腔,清除膿液、膿塊和壞死組織,剝除臟層、壁層、膈胸膜表面的膿苔沉積以及增厚的纖維板,使被壓縮的肺組織充分膨脹。然后沖洗胸腔,用雙氧水、碘伏、生理鹽水反復多次沖洗至水清亮、無纖維漂浮物。再次膨肺,對較大、較集中肺漏氣予以修補,探查胸腔,嚴密止血。手術完畢放置胸腔引流管。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開胸膿胸病灶清除、纖維板剝脫術。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對計量資料用t 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胸腔鏡組和開胸組,皆無嚴重并發(fā)癥。兩組的手術時間、術后胸腔引流量、胸腔置管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胸腔鏡組明顯低于開胸組。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膿胸在早期曾按病程時間來劃分,病程小于6周為急性膿胸,在3個月以上為慢性膿胸。膿胸在病理生理上被分為3期:急性滲出期(I期)、亞急性纖維化膿期(II期)和慢性纖維膿腫期(III期) [4]。I期:胸膜及肺組織仍保持原來的彈性,膿性積液流動性好。II期:膿性積液開始出現特征性黏稠及纖維板形成,并出現分隔癥。III期:纖維板開始增厚、機化,炎性組織逐漸壓縮下面組織,并引起胸腔收縮。最后縱膈同側移位,膈肌抬高,肋間隙變窄 。前兩期被稱為急性膿胸。
急性期膿胸的治療原則徹底排凈膿液,使肺早日復張;控制感染;全身支持治療。胸腔穿刺、胸腔閉式引流以及常規(guī)開胸行胸膜纖維板剝脫術是治療急性和亞急性膿胸患者最常見的手術方式。急性膿胸特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感染的膿胸,膿液比較粘稠,容易出現胸管引流不暢,發(fā)生廣泛粘連,最終將導致纖維膜、纖維板的形成、膿腔分隔,可演變成慢性膿胸。有報道急性膿胸傳統(tǒng)的胸腔引流治愈率僅 24% ~ 70%[5]。而傳統(tǒng)開胸手術由于其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量大、手術創(chuàng)傷大,已經較少使用。隨著微創(chuàng)外科技術不斷發(fā)展,在胸腔鏡輔助下行膿胸清除術已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6]。通過以上研究,實驗組具有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小、手術創(chuàng)傷小、留置胸管時間短、術后使用抗生素時間短、住院時間短等顯著優(yōu)勢。胸腔鏡手術治療已經成為治療急性膿胸的主要方法。
參考文獻
[1]陳孝平, 汪建平. 外科學[M]. 8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 271.
[2]張志豪, 杜開齊, 張錦賢, 等. 胸腔鏡與開胸術在膿胸廓清術治療中的比較分析[J]. 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10(11):130-131.
[3]趙獻軍. 胸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方法治療急性膿胸的療效比較[J].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3(5): 136-138.
[4]邵松海, 馬治欣, 李杰, 等. 電視胸腔鏡治療膿胸36例分析[J ].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0(3): 389-390.
[5]謝模彥, 劉小玲, 何德林. 電視胸腔鏡輔助小切口配合胸腔灌洗治療急性膿胸[J]. 中國醫(yī)生進修雜志,2007,30( 9) : 56-57.
[6]馮偉榮, 馬駿, 白曉鳴, 等.急性期膿胸行胸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 ]. 實用醫(yī)技雜志, 2015(4): 4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