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進
歌唱是人類表達思想感情最自然、最直接的一種方式,是人們用以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抒發(fā)思想情感、寄托理想希望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我國古代音樂專著《樂記》記載,凡人之起,由人心生也??梢姡璩囆g的魅力取決于歌唱的情感表現(xiàn)。歌唱藝術的核心是情,歌唱藝術的本質是抒情,正如捷克歌唱家費爾迪南曼什坦所言:情感是歌唱的靈魂。因此,以情感人是歌唱藝術的靈魂,是充滿激情與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活動。
一、聲情并茂是歌唱藝術的審美標準
以情感人是表演藝術的審美基礎,美妙的歌聲能使人心曠神怡。我國自古就是禮樂之邦,儒學大師孔子就曾發(fā)出過盡美矣,又盡善矣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嘆,以形容音樂的美好,而春秋時期韓國女韓娥在齊國的歌唱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典故,更是形容歌唱動人的經典故事。歌唱藝術是用優(yōu)美的聲音來表達人們豐富的情感世界。歌唱藝術作為音樂的一個種類,它除了具有旋律、節(jié)奏等音樂語言所泛指的音樂特征之外,還有其特殊性,就是歌唱性的語言??梢哉f,歌唱藝術中的聲音訓練最終要以表現(xiàn)語言所表述的情感為目的,只有這樣,才可能獲得具有真正藝術價值的美聲。
二、走出歌唱藝術聲情關系的誤區(qū)
在歌唱學習與訓練中,聲與情始終是相伴而生不可分開的統(tǒng)一體。但由于聲與情均有著自身的不同特點與規(guī)律,因此在學習與訓練中,會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偏頗,需要認真對待,正確處理,方可達到聲情并進、聲情并茂的理想境界。演唱者要達到聲情合一的境界,必須避免走入下述常見聲情關系的誤區(qū)。
1.重聲輕情
在歌唱藝術實踐中往往存在重視聲音技術,忽略情感表現(xiàn)的問題。聲音是手段,情感才是目的。常見問題是有些聲樂學習者常以炫耀自己的聲音技巧成為歌唱的目的,而忘掉聲音的情感與思想內涵,致使聲情脫節(jié)。這在學習美聲唱法的學生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因為他們在學唱過程中,必然進行大量聲樂技巧訓練,久而久之,為追求聲音、表現(xiàn)技巧而忘記了情感的基調。歌唱中過多強調了聲音的圓潤、氣息的支持、聲區(qū)的統(tǒng)一、共鳴的位置等,然而一登上舞臺,他們就為聲音而緊張,往往這樣的歌唱有聲無情,甚至僵硬、呆板,演唱缺少藝術感染力。
2.重聲輕字
歌詞為歌曲的旋律提供了藝術構思的基礎。現(xiàn)代聲樂藝術的主要因素是字,而不是音。實際上,歌唱就是通過字的內容和意義表達,最終實現(xiàn)思想感情的表達。因此,字必定是首要的,而音始終只能是音樂的輔助者??斔魇敲缆晫W派中第一個廢除那種常規(guī)的、忽視歌詞成為音樂奴隸的傳統(tǒng)唱法的歌唱家。他的歌唱,不僅表達了字里行間的內容,更表達音樂的內在感情和意義。他就是通過動人的聲音和清晰準確的吐字,使聽眾懂得和感受到歌曲含義,這也使他成為相比其他聲樂家更杰出的藝術家。這都佐證了語言是美好聲音的基礎,是情感表達的靈魂的觀點。
3.重情輕聲
在歌唱實踐中常見一些歌者盲目追求情感的表現(xiàn),不重視聲音的基本功及藝術規(guī)格,憑著嗓音的本錢,激動時聲音在喊,弱音時要么是捏著嗓子,要么是漏著氣,聲音缺乏正確的技術支持及藝術規(guī)格,這是難以達到真正的歌唱情感表現(xiàn)的。如果歌唱者缺乏自如運用聲音技術的能力,聲音沒有規(guī)范,隨意性很強,或僵硬或柔弱,該弱弱不下去,該強也強不起來,甚至聲嘶力竭,大喊大叫,上氣不接下氣,一個長樂句要分成幾小句來唱,這樣的情感表達也就失去了歌唱藝術的審美價值,即使正確的情感自然也無從抒發(fā)。所以,有技術支持及藝術規(guī)格的聲音才是歌唱藝術表現(xiàn)的手段。富有豐富情感的聲音,應該以可控制的正確的發(fā)聲方法為手段。
4.聲情脫節(jié)
在聲樂學習與教學中,不少人錯誤地認為先練好聲音才能表現(xiàn)情感,把自己的注意力幾乎全部傾注到聲音的技術技巧訓練上,托辭說:聲音沒解決,談不上情感表現(xiàn),存在先聲后情的傾向。這種傾向較多存在于學院派的教學與學習中。這種聲情脫節(jié)的現(xiàn)象,應引起人們高度重視。因為,在學習與教學的全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聲情并進,既要有聲音同時又要有情感,須臾不得分離。聲音和情感結合得越和諧完美,歌唱藝術的表現(xiàn)力越強。只有聲和情高度結合,才能使聲更好地為情服務,才能使歌唱富有更強的生命力。只有以聲傳情,以情帶聲,互相依靠,互相促進,建立正確的聲情關系,才能逐步進入 自由歌唱的藝術境界
三、文化藝術修養(yǎng)是情感表現(xiàn)的文化基礎
所有的表演藝術形式,包括聲樂在內,都是以生活為依據的,藝術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源泉。
歌唱者要善于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中積累知識,同時還要豐富和加強自身文化藝術修養(yǎng),盡可能地接觸和學習各種不同門類的藝術形式和不同風格、體裁的藝術作品,擴大自己的藝術視野,加強藝術感知和想象能力,以便能較準確地將作品特定的情感和風格表現(xiàn)出來。只有經過長期的積累,結合藝術實踐的磨練,才能在演唱中通過理解作品的深刻內容,把自己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世界之中,并借助自己的豐富經驗與藝術修養(yǎng)來演繹作品,實現(xiàn)藝術的二度創(chuàng)作。
四、歌唱情感與表現(xiàn)內容
首先要準確把握作品情感的主題思想。在演唱前要對音樂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和分析,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代和創(chuàng)作意圖,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著名聲樂教育家喻宜宣教授說:“如果對作品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微,就無法理解作品,更達不到藝術表現(xiàn)的境界?!弊髑业淖髌诽N含著豐富的思想內容和復雜的藝術技巧,演唱者要在歌唱的文學語言和作曲家的旋律起伏中把握住豐富的感情因素,準確而充實地表現(xiàn)其完整的藝術形象。
其次是抓住作品的情感格調。無論是哪一種藝術形式的創(chuàng)作靈感,都是在強烈情感沖動下產生的,要達到“聲情并茂”的藝術境界,就必須以情感人。音樂中那種微妙的、難以言表的內心情感,要依靠不同色彩的聲音才能生動地表達出不同情感格調的內涵,聲音色彩會隨著感情色彩的變化而變化,從而恰如其分地表達思想情緒。
最后,準確表現(xiàn)作品的情緒變化。通過對作品本身所體現(xiàn)的情緒和情景的把握,達到對作品“情和意”的理解與把握,從而準確地表達出作品情感表現(xiàn)的內涵,增強情感的藝術表現(xiàn)力,用不同的聲音來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作品情緒、情感的變化發(fā)展,決定著演唱者音色的變化和演唱者情緒的變化,從而去準確表達人物性格和內心世界。以聲傳情、以情帶聲,二者互相依賴、互相促進,最終達到歌唱藝術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