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宏山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推行以及學生個人學習需求的轉變,眾多新型的教學理念被提出,這些新型理念既符合當下教學實際,也能滿足學生個人發(fā)展的需求,在具體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完成具體的教學活動設計,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綠色教育是一種相對比較新型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擺脫傳統(tǒng)功利化教學理念的束縛,以學生為主體,在考慮到學生學習需求的前提下,組織各項教學活動。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綠色教育原則以及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對具體的教學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綠色教育;實施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5-0068-01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綠色教育受到越來越多教師和家長的關注,具體的教學方式也正在逐步完善。由于綠色教育主要是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貫徹素質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而不再把教學局限于學生對于書面知識的死記硬背。這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對于學生的個人能力提升也有更大的促進性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貫徹以人為本的綠色教育原則,要求教師及時更新自身的理念,構造活潑生動的課堂,同時組織各種探究性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1.堅持“以人為本”的綠色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導教師進行具體教學設計的主要標準,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除了結合具體的語文教學內容,教師必須要按照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具體的設計活動,使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小學教學過程中,雖然學生沒有面臨升學壓力,但是受到環(huán)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很多教師仍然把提升學生的成績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把學生的書面成績作為衡量其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的唯一標準。以人為本是綠色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應用到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使教學活動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還要發(fā)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讓其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轉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在我國目前的小學階段教學過程中,部分年齡較大的教師固守原來的教學理念,沒有認識到綠色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學習仍局限于書面知識的理解。作為一名教師,應不斷學習先進的學習理念,促進自身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并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將先進的學習理論和理念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
2.構建活潑、生動的課堂
為了深入貫徹綠色教育原則,教師應該在具體知識的講解過程中,通過生動化的講解,構建活潑生動的課堂。尤其是對于語文教學來說,語言表達是教學的主要形式,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教學目標之一。為了構建活潑生動的課堂,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輔助性教學工具,并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游戲化學習等各種手段來使課堂不再處于傳統(tǒng)的嚴肅狀態(tài),構建活潑生動的課堂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還可以降低學生在知識理解過程中的難度。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寫景類文章的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了解這類文章的寫作方式,同時掌握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教師可以利用課前的時間搜集與西沙群島相關的圖片,然后播放給學生。在組織具體課文的閱讀過程中,也可以選擇適當?shù)囊魳罚瑺I造活潑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對于這篇文章的閱讀和學習興趣。為了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教師也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轉變學生以個人形式進行閱讀的枯燥模式,分段朗讀,結合課文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部分朗讀都是值得推薦的閱讀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在與他人合作閱讀的過程中,促進班級內良好閱讀氛圍的形成。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綠色教育原則要求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書面內容的掌握,而是要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參加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素質,其中合作探究精神是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合作探究精神的形成,既可以促進學生當下階段學習效率的提升,也可以為其以后各個學科的深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一方面體現(xiàn)在他們能夠與其他學生進行合作,完成具體的學習任務,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在學生能夠根據(jù)具體知識的情況進行深入挖掘,通過適當?shù)淖灾鲗W習掌握重點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可以滲透到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例如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古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增強學生對這首古詩的理解。由于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自己對于古詩的理解完成探究過程,還要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意識也會得到提升。針對這首古詩的具體特點以及小學階段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強的情況,教師可以留給學生相應的探究性問題,發(fā)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讓學生對古詩所傳達的具體內容、情感以及具體語句的表達方式進行分析。
結語
在綠色教育原則指導下設計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不僅要考慮到綠色教育這一原則以及具體要求,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使實際的教學活動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具有獨特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態(tài)度,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因素,并將之作為教學設計過程中的重要原則,才能使教學活動更加貼近學生實際。在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理解的同時,促進其自身各項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春南,李秀英.試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綠色教育的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12.
[2]趙娣.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綠色教育的實施[J].中華少年,2017(33):95-96.
[3]閆寶忠.小學語文課堂中綠色教育的有效滲透[J].新課程(小學),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