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引入奧爾夫教學體系以來,它就對中國普通學校的音樂教育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歌唱一直保持著音樂教育中的的重要位置,奧爾夫樂器的參與能夠有助于提升歌曲的表現(xiàn)水平。對于中學生來說,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樂器是他們學習音樂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樂器演奏音樂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沒有民族化問題。我們運用這些樂器的目的,并不是將它們作為音樂教育的目的,而是實現(xiàn)教學和藝術的必要手段。通過對奧爾夫樂器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解讀和研究,本文探討了奧爾夫樂器該以怎樣的方法,更好地協(xié)助中國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育;樂器;教育體系
引言:
卡爾奧爾夫(1895-1982),德國著名作曲家兼音樂教育家。他自己創(chuàng)立的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形成的,由于其科學性和特點的優(yōu)勢而廣泛傳播[1]。奧爾夫創(chuàng)立的音樂教育體系已經(jīng)發(fā)展了七十多年,它是20世紀世界上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音樂教學體系[2]。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的教育理念是關于一種原創(chuàng)的音樂教育理念。原始音樂不僅僅是一種獨立的音樂[3],它與動作,舞蹈和語言緊密結合。該體系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引入中國,影響了中國音樂教育的諸多方面。它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強調參與性、即興性和實用性[4]。
伴隨時代的進步和學科的發(fā)展,為了突出音樂課程的審美功能,充分展示了音樂課程的人文屬性,和學生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jié)摿Φ恼n程價值[5]。從奧爾夫對原創(chuàng)音樂的解讀,我們能夠看出原始音樂教育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模式。大多數(shù)音樂教育工作者已經(jīng)熟悉完全陌生的奧爾夫樂器,并開始嘗試將它們應用于音樂教學實踐[6]。音樂教育應為不同標準和個性的學習者提供機會,奧爾夫樂器是教育體系對世界樂器創(chuàng)作的最大貢獻之一[7]。奧爾夫的音樂教學方法不是一個具體的方法。奧爾夫給了我們一種思想和力量,通過音樂教育,達到人類最高智慧[8]。通過對奧爾夫樂器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的解讀和研究,本文研究了奧爾夫樂器如何更好地協(xié)助達成教育領域新課程的教學目標。
一、奧爾夫樂器在音樂課堂的教學實踐
音軌樂器的進步,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道路。由此產(chǎn)生的奧爾夫音響樂器,可根據(jù)樂器的原材料和音色特征分為木制木琴、金屬鐘琴和鐘琴。奧爾夫的教學方法作為輔助手段和技術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有時它并沒有被真正使用,這需要歸因于奧爾夫樂器的體系和教科書傳播。新課程標準的總課程內容主要包括感受與欣賞、表演、創(chuàng)作、音樂及相關文化四個方面。這四個區(qū)域的內容基本上需要可以聆聽和播放普通的打擊樂器[9]。在音樂開始之前,盡可能緊湊地放電儀器,但給予播放器足夠的空間以便自由移動。及時放置儀器,使用扁平的凳子作為座位,腳應該舒適著地。
在教學中,學生的社會發(fā)展主要通過交流與合作行為來實現(xiàn)。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有利于學生的社會發(fā)展。學生社會發(fā)展的互動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學生社會性發(fā)展互動關系
奧爾夫的音樂教育理念從古老的源頭開始,創(chuàng)新音樂教育。主要不是教給學生學習什么,而是要開導和探索學生的潛能。這個概念是古老的,但許多音樂教育已經(jīng)偏離了音樂的起源和本質,這意味著音樂教育的革命。在每一首音樂練習之后,你應該可以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進行游戲。當小組不需要直接幫助和參與時,也能夠完善在指揮和指導下播放音樂。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思想原則
從音樂的起源和本質出發(fā),奧爾夫音樂使用最原始、樸實的音樂材料和形式來設置音樂活動。它為現(xiàn)代化建設培育了大批高素質的音樂專業(yè)人才,肩負著培養(yǎng)需要音樂人才的教學和管理的重要使命。原始音樂不是純粹的音樂,而是與動作和舞蹈語言緊密結合,這是人類的原始狀態(tài),是最原始和最接近人類的心靈的狀態(tài)[10]。具有特色的綜合聲樂訓練能夠提升學生在聲樂藝術教學中的聲樂練習能力,彰顯“舞臺社會化,課堂舞臺化”音樂表演專業(yè)課程的精髓。參與者必須在奧爾夫音樂活動中,做出最重要和最原始的回應。
學生在沒有任何修改或偽裝的情況下互相支持、幫助和鼓勵。學生能夠在接受和寬容的氛圍中更真實地表達自己。圖2是用于構建有效課堂環(huán)境和學習效果的路徑分析模型。
圖2 路徑分析模型
今天的小學和中學有很多音樂教師,但沒有傳統(tǒng)的音樂教室能夠真正給孩子們一個新的課堂。對樂器的運用并不能取代聲樂教育,相反,人們首先用來表達音樂感受的工具,作為開發(fā)、形成和學習音樂的第一個工具,都是人聲。奧爾夫樂器能夠在中學音樂教學中訓練和學習節(jié)奏、音樂元素和其他內容。合作社的學習形式有利于多語種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政府的音樂教育機構或學校能夠組織音樂教師進行課外學習培訓,不僅為學校注入新鮮血液,還提升了教師的能力。
三、結論
在中學音樂教學中使用奧爾夫樂器不僅是文中提到的內容,如何更好地在教學中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是每位音樂教師未來的重點研究課題。在全國音樂素養(yǎng)不斷提升的形勢下,奧爾夫原聲樂器將逐漸在學校內外的音樂教育中流行起來,體現(xiàn)出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伴隨學校音樂教學環(huán)境的改善,樂器的購買和樂隊的排練是一種趨勢。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練習,奧爾夫樂器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使用,充分體現(xiàn)其效果,有助于我們的音樂教育。奧爾夫音樂教育能夠利用人與音樂之間的特殊關系,來對他們調整人際關系的能力和技能進行有效培養(yǎng)。最后將這些能力與技能推廣和轉化為日常互動,從而有效地改善中學生的人際關系。這種溝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是無法通過個人努力實現(xiàn)的,它要求政府、學校、教師和其他方面協(xié)作努力。
參考文獻:
[1] Juntunen,Marja-Leena. Teacher educators visions of pedagogical training within instrumental higher music education. A case in Finland[J].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2014,31(02):157-177.
[2] Hallam S,Rogers K. The impact of instrumental music learning on attainment at age 16:a pilot study[J]. British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2016,33(03):247-261.
[3] 李丹丹. 奧爾夫音條樂器在中國學校音樂教育中的傳播實踐[J]. 音樂傳播,2013(3):116-120.
[4] 袁雅麗. 淺析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與民族樂器的運用[J]. 大眾文藝,2014(24):239-240.
[5] 劉繼東. 論小學音樂教學奧爾夫樂器的運用[J]. 藝術評鑒,2017(10):93-94.
[6] 馮亞,周駿. 奧爾夫音條樂器在我國學前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 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6):135-139.
[7] 謝芳. 我的音樂我做主——淺談奧爾夫音樂教育中打擊樂器在大班律動課的運用[J]. 新課程(上),2015(8):106-106.
[8] Nijs L,Leman M. 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in the instrumental music classroom:A?longitudinal study with the Music Paint Machine[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4,73:40-59.
[9] Lindgren M,Packendorff J,Sergi V. Thrilled by the discourse,suffering through the experience:Emotions in project-based work[J]. Human Relations,2014,67(11):1383-1412.
[10] Roden I,Grube D,Bongard S,et al. Does music training enhance working memory performance? Findings from a quasi-experimental longitudinal study[J]. Psychology of Music,2014,42(2):284-298.
作者簡介:
許晴,女,漢族,河南博愛人,中學二級教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