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彬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生存發(fā)展的關鍵,也是學校最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之一。眾所周知,普通高中的多數學生入學成績較低,他們和優(yōu)生的差距不僅是知識上的差距,更多的還是學習意愿、學習習慣,甚至是思想品德上的差距。而要改變他們,使他們獲得進步和發(fā)展,就需要把握普通高中學生心理特點,用誠信和愛心獲得學生的信任,用寬容和耐心爭取學生的進步,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形成樂學和健康成長的氛圍,實踐中摸索,亦師亦友,最終會收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幸福感。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普通高中;學生心理特點;誠心;耐心;心理認同感; 集體榮譽感;教育環(huán)境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教學質量的提高又有賴于良好的班風提供的環(huán)境氛圍。因此,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生存發(fā)展的關鍵,也是學校最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之一。眾所周知,普通高中的多數學生入學成績較低,他們和優(yōu)生的差距不僅是知識上的差距,更多的還是學習意愿、學習習慣,甚至是思想品德上的差距。而要改變他們,使他們獲得進步和發(fā)展,就需要把握普通高中學生心理特點,實踐中摸索,亦師亦友。這個過程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經受更多的挫折和失敗。我在普通高中承擔班主任工作已十三年,對此深有體會。經過探索和努力,我所帶的班級雖然生源薄弱,但一輪帶下來,最終成為班風、學風較好,教學秩序正常的班級,獲得師生的好評。現將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一、把握學生心理特點,用誠信和愛心獲得學生的信任
普通高中的學生,學習基礎雖然薄弱,但喜歡交朋友,講義氣,懂感情。要做好班主任,首先就要和他們打成一片,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我和學生除上課、班會、集體活動等正式場合外,就是利用一切課余時間和他們交往。形式有二,一是集體聊天,二是個別閑聊。在不經意的談話中,加深了師生的相互了解和友情。
二、了解學生的“前世今生”,用寬容和耐心爭取學生的進步
普通高中的很多學生不僅有各種不良的行為習慣,還存在很多心理方面的障礙,這些問題很多在初中時就已經形成了。比如特別容易和同學翻臉,和老師頂撞。遇到這種情況,要想短時間轉變他們是不可能的,決不能著急,更不能生氣,要有足夠的寬容和耐心,否則只會加重逆反心理,激化矛盾。
三、強化心理示范效應,建設良好班風,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
班級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教育環(huán)境之一,創(chuàng)設良好班風,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為了把我所帶的班級建設成一個積極向上的團隊,我著重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自主管理班級。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自我教育才是一種真正的教育”。因此我改變傳統(tǒng)的“保姆型”“警察型”的班級管理模式,讓學生成為班集體的主任,自主管理自己。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自主選舉班干,我不提名,不干預。這樣做不僅選出了學生心中最有威望的干部,便于管理,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責任心。對選出來的班干,我充分信任他們,放手讓他們自作主張,獨立工作,我只是從旁給予方法引導。如班干都要輪流做值周班長,周一班會課上值周班干和宿舍舍長要上臺總結一周表現,表揚先進,整改不足。班干也是學生,一旦他們的工作出現失誤,我就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維護他們的威信,使他們更大膽地工作。很快在我的班級里,形成了自主管理的模式,大小事都由班干主動完成,很少用我操心。學生們也樂于服從班干管理,班里樹立了一股正氣,形成了健康的輿論氛圍。
其次是培養(yǎng)班內同學的心理認同感,使學生感到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團隊中。我們班經常開展的工作是學習互助,采取就近原則成立學習互助組,不僅讓優(yōu)生幫助基礎薄弱的學生,還有意選擇學科長短互補的學生展開互助,使學生的學習差異成為有用的教學資源。班集體活動中,我引導他們增強團隊意識,每一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正因為如此,就更需要團隊合作,把團隊成員的潛力發(fā)揮到極致。學校有很多評比活動,如手抄報比賽和墻報比賽、廣播操比賽和軍訓會操、校園科技節(jié)和文化藝術節(jié)、體育運動會等。我的原則是,凡是學校組織的活動,不管大小,也不管多忙,都要全班同學參與,而且要有目標。例如學校的值周評比檢查,我都要求值周班干去看值周評比欄。出現扣分情況,班干們會想辦法拿出對策及整改意見,并要求全班同學趕上來。我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為爭名奪利,也不是出風頭,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心理學認為,一個團隊有了集體行動,有了集體共同的奮斗目標,資源得到優(yōu)化配置,就會產生集體榮譽感,加深了同學們的友誼,增進了班級學生對班集體的心理認同感。
這對于形成拼搏向上的班風十分重要。通過這些活動,我所帶的班級逐漸形成了良好的班風,2007年9月和2015年9月,我所帶的班級先后兩次榮獲柳州市先進班集體稱號,我本人也獲得了柳州市優(yōu)秀班主任稱號。
四、培育良好學風,創(chuàng)造心理示范效應,形成樂學氛圍
首先,對學風嚴格要求。每次接受班主任工作我都宣布,上課或自習不準大聲講話,學習場所要保持足夠的安靜。平時不管多忙,我都在課后了解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對認真聽課、做筆記的學生及時表揚;找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及時談話,批評幫助。
其次是經常主動和各科老師聯系,了解各科學習情況。及時找不交作業(yè)或抄襲作業(yè)的學生談話;找考差了學生分析原因;對學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輔導;對學有進步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增強學習信心。由于班主任經常過問和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班內很快形成了積極的學習氛圍,一些厭學的學生,在這種氛圍中也逐漸愿意學習了。課任老師也都反映,我所帶的班級課最好上,作業(yè)交得最齊,課后問問題的同學也最多。堅持下來,同學們看到我這樣重視班級的學風,這樣關心同學們的進步,慢慢地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示范效應,養(yǎng)成了專心學習的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秩序。
在普通高中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體會到,把握學生心理特點,亦師亦友,對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意義。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須轉變觀念,既要有愛心又要有耐心;既要把握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又要有科學的方法;既要做嚴師,又要做學生的摯友。雖然工作困難,備嘗艱辛,且期間的酸甜苦辣,冷暖自知。但看到很多基礎差和行為習慣差的學生,在這樣的班集體中獲得了發(fā)展和進步,成為一名合格或優(yōu)秀的高中生,心里就充滿了幸福感。